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22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的203 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出血部位以及发病年龄与出血部位的 相关性。结果:203 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全部治愈,其发病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0~60 岁多 见(41.9%),下鼻道出血最常见(30.0%),老年人以鼻腔后下部位出血为主,青中年以鼻腔前上部位出血为主。结论:鼻内镜下电凝 结合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微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CD4(Th1)和CD8(Tc1)T细胞对肝癌患者的AFP的应答反应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其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新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HCC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重点分析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对HCC患者的AFP-衍生肽的反应;用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对IFN-γ进行检测。结果:抗AFP的Tc1反应检测阳性结果在对照组为28.5%,在OkudaⅠ期的肝癌患者中为25.0%,在Ⅱ或Ⅲ期的HCC患者中为31.6%。抗AFP Th1阳性反应仅在HCC患者中检测到。抗AFP Th1阳性反应在44.4%的Child-Pugh A级的HCC患者中检测到,但是在Child-Pugh B或C级中仅15.4%。Tc1型反应在Child-Pugh A级肝功的患者中为16.7%,在Child-Pugh B或C级患者中为46.2%。结论:抗AFP Th1应答更多出现在早期肝硬化的HCC的患者中,而抗AFP Tc1应答更可能出现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这些结论为抗肝癌疫苗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和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HCC及癌旁肝组织、20例肝脏良性病变组织中HOXD10、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CC组织中HOXD10、P53蛋白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低分化HCC组织中HOXD10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中、高分化HCC、癌旁及良性病变肝组织(P0.05)。而低分化HCC组织中P53的表达显著高于中高分化HCC组织(P0.05)。HCC组织中HOXD10蛋白的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呈负相关(r=-0.299,P=0.026),而HCC组织中HIXD10、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结节、周边肝硬化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OXD10的低表达和P53的高表达与低分化HCC密切相关,可能作为HCC治疗和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重180-200g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Fake组)、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组(Model组)。Model组为将含1×10~8个/m L 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20μL注入Wistar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制备的骨癌症疼痛模型。Fake组经微量进样器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入骨髓腔;Control组则不进行手术接种,分别于手术后数天(post-cancer cell implantation day,PID)PID 0 d、7 d、14 d及21 d摄片检查手术侧胫骨,观察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变化,PID 0 d、7 d及14 d行胫骨HE染色。结果:PID 7 d摄片检查提示骨密度不均一,HE染色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骨小梁破坏,PID 14 d Model组均与Fake组、Control组行为学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可以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极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CD9蛋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D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口腔鳞癌肿瘤患者石蜡标本合计80例,通过免疫组化手段对CD9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CD9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D9蛋白的关系。结果:CD9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低,其表达水平和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最终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D9蛋白水平的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预测着肿瘤具有更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可能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6.
FoxM1是一种原癌基因。它也是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的转录因子。Fox M1是Forkhead Box转录因子家族重要成员,定位于染色体12p13.3,特异性表达于增殖期细胞中,在细胞终末分化时消失,是一个典型的与细胞增殖相关的转录因子,在细胞G/S及G/M期转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具有Fox M1A、B和C三种剪接异构体。Fox M1B和C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发挥转录激活、促癌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而Fox M1A在癌组织中低表达,发挥转录抑制功能。癌组织中Fox M1B/C的优先选择对于Fox M1发挥促癌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即Fox M1癌相关选择性剪接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下的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入组60例需要MECT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30例)使用氯胺酮诱导麻醉的MECT治疗;异丙酚组(30例)使用异丙酚诱导麻醉的MECT治疗。入组患者在基线期及MECT治疗8次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及连线测验A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汉诺塔测试,出组时评定副反应量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异丙酚组较氯胺酮组降低更明显。结论:氯胺酮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较异丙酚组轻,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评价31磷磁共振波谱(31Phosphorus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31P-MRS)来辨别三种诊断类型:肝细胞癌,正常肝和肝硬化。运用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分析31P-MRS数据,分别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肝细胞癌的诊断分类以期提高识别率。实验结果证明,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后,31P-MR波谱对活体肝细胞癌的诊断正确率从89.47%提高到97.3%,且BP更优于RBF。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转染Canstatin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将Canstatin基因通过脂质体法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行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克隆。用SDS-PAGE电泳检测Canstatin蛋白在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建立HepG-2细胞人工基底膜基质凝胶体外三维细胞培养模型,观察HepG-2细胞能否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并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管道形成能力。结果:Canstatin在转染人HepG-2细胞中表达并分泌至上清液中,人肝癌HepG-2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条件下能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Canstatin基因转染HepG-2细胞组的管状结构数量高于空载体组和HepG-2细胞组,转染细胞管道形成能力明显受抑制。结论: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可形成血管生成拟态,Canstatin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HERG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对比其与正常骨与软组织中表达有何差别.方法: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来自于我科手术室,经免疫组化染色及PCR方法查看其HERG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与PCR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中HERG的表达呈阳性,主要呈膜表达.结论:HERG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呈阳性,且表达水平较高,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