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三种绞股蓝植物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布于陕西省的3种绞股蓝植物进行了染色体观察。其结果:绞股蓝染色体数为2n=2x=22,长梗绞股蓝为2n=2x=22,心籽绞股蓝为2n=6x=66。后两种为本文首次报道。 这些观察结果为我国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和推广利用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记陕北子长晚三叠世一新的古鳕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记述了陕北子长晚三叠世古鳕科(Palaeoniscidae)一新属新种──子长瓦窑堡鳕(Wayaobulepis zichangensis gen. et sp. nov.)。其一般形态特征如身体长纺锤形、背鳍基长,后部对着腹鳍和臀鳍之间的空隙、鳍条粗壮、饰缘棘鳞细小、悬挂骨倾斜、鳃盖骨很高大、鳞片小及横列鳞数目多等,与澳大利亚中至晚三叠世的Myriolopis很相似,但新属具有吻较尖、背鳍鳍条数目较少、鳞片具有众多的斜嵴、后缘成梳齿状以及具有背嵴鳞等显著特征区别于Myriolopis。瓦窑堡鳕在体形、鳍的位置、鳃盖骨高大及鳞片的纹饰等方面也与欧洲中至晚三叠世的 Gyrolepis相似,但新属以背鳍基较长、臀鳍基较短、背峪鳞发达及鳍条粗壮等特征区别于Gyrolepis。根据瓦窑堡鳕的性质和化石层位的情况,将合鱼化石地层的时代定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23.
陕西洛南龙牙洞动物群的特点、时代及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陕西洛南龙牙洞中采得哺乳动物化石30多个属种,与之共存的有洛南直立人及其石制品。该动物群中同时具有古北区和东洋区的动物,为华北-华南动物地理区系间的一个过渡性动物群,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可与公王岭动物群对比。动物群的性质反映了当时洛南地区乃至秦岭东段为一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环境,部分属种可能主要因为不适应急剧变化的气候而绝灭。  相似文献   
124.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在陕西宁强县发现了苋科(Amaranthaceae)植物头花杯苋Cyathula capitata Moq.,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sa K.Krause,豆科(Fabaceae)植物四川黄芪Astraga?lus sutchuene...  相似文献   
125.
陕西竹子上的蚧虫寄生蜂二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陕西竹子的蚧虫寄生蜂2新种,即寄生白尾安粉蚧Antonina crawi的棒节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lavatus sp.n.和寄生竹半球链蚧Bambusapis hemisphaerica的长尾秀德跳小蜂Pseudectroma longicauda sp.n,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特征图。本文也是抑虱跳小蜂属和秀德跳小蜂属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标本存放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26.
127.
陕西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张文辉  康永祥 《植物研究》1999,19(4):374-384
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二个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接地带,生长着相当丰富的木一植物种类,计有木本植物1260种,分别隶属于101科,324属。其中中国木本植物特有属27个,陕西土著特有种25个。本文在主要区系晟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陕西木本植物区系的5个基本特征:1,种类丰富;2.历史起源古老;3.南北区系差异明显;4.陕西土著特有成分繁多;5.珍稀濒危植物聚集。  相似文献   
128.
杨柳  周天华  王勇  牛鑫 《西北植物学报》2023,43(7):1218-1226
陕西羽叶报春为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其开花物候、传粉者及访花行为、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以明确陕西羽叶报春的传粉特性及制濒机制。以勉县陕西羽叶报春野生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首次对陕西羽叶报春的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羽叶报春种群花期为2-4月中旬,单花花期一般为14~17 d;单花开花进程中花部形态有6个明显发育变化:全部被萼片包裹、花苞伸出并为深粉色、花朵打开为淡粉色、花冠为白色、花朵枯萎、花冠脱落花萼宿存。(2)陕西羽叶报春为异花授粉植物,蜜蜂属为其主要传粉者。(3)柱头在花粉未开裂前就具有可授性,可授性逐渐增强;花药在花瓣打开后的第3天才开始开裂、散粉,在第4天活力最高,为98.18%,此后逐渐减弱。(4)繁育系统检测显示,长、短柱型花的花粉/胚珠比分别为902.26和831.48,杂交指数为4;套袋实验显示,陕西羽叶报春异型交配可育,同型交配不可育。由此表明,陕西羽叶报春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自交不亲和,需要传粉者。综上所述,陕西羽叶报春传粉者种类少、自交不亲和、胚珠败育现象可能是导致陕西羽叶报春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9.
为评价日本荚蒾(Viburnum japonicum)的耐盐雾能力,对4 a生实生苗用不同盐雾浓度处理(盐雾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0%、1%、2%、3%),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叶绿素含量(Ch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盐雾处理的日本荚蒾植株能够存活,但生长不良,大于2%的盐雾处理的植株全部死亡。随着浓度的升高,日本荚蒾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Fv/Fm及Chl含量下降,而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盐雾胁迫通过伤害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改变植物可利用光能范围及降低叶绿素含量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0.
陕北延长群一新古鳕类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本文记述了在陕西北部耀县铜川组发现的古鳕科一新属、种——延长三叠鳕(Triassodusyanchangensis,gen.et sp.nov.)。在对其形态特征作较详细描述的基础上,认为它既与美国晚三叠世的吐鲁瑟欧鳕(Turseodus)很接近,又与我国四川须家河组(晚三叠世)的蜀鳕(Sh-uniscus)相似。基于上述的理由,认为铜川组的时代是晚三叠世。根据迄今在我国晓三叠世发现的鱼类,探讨了我国晚三叠世的鱼群与北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