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广东省古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优势科主要由华夏植物区系的表征科组成;属的分布以泛热带成分占首位,其次是热带亚洲成分,说明本区系受热带植物区系的深刻影响,但属内种系贫乏的热带成分改变不了其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本质特性.与周围地区植物区系比较,显示本区与香港和鼎湖山的关系最密切,在区系分区上应同归属于华夏植物区系的华南亚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样方上测定糙花箭竹的地径、茎高、密度、茎重、枝条重、叶重和鞭系重资料,研究竹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并建立回归数学模型为:茎重Ws=160.942+0.227(D2NH) p<0.001 枝条重WB=76.008+0.039(D2NH) p<0.001 叶重WL=80.643+0.051(D2NH) p<0.001 鞭系重WR=285.554+0.074(D2NH) p<0.001由方程估测出天然糙花箭竹林的各器官干重分别为茎7.558,枝条1.782,叶2.143,鞭系4.795t/ha。总生物量为16.278t/ha,平均净生产量为3.256t/ha。  相似文献   
13.
毛梦婷  张瑾  文姣  陈波  廖丽 《微生物学报》2023,63(6):2066-2077
【目的】南极洲具备独特的环境和相对的生物地理隔离,南极洲各类生境中蕴藏了大量尚未培养和难培养的微生物,也是新颖微生物物种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以南极冰锥洞这类特殊生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条件的多样化提升南极微生物的培养率和多样性,揭示南极冰锥洞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为该环境可培养微生物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南极极端环境未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培养基添加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 promoting factor, Rpf)的方式,提高南极柯林斯冰盖冰锥洞生境中微生物的可培养率,探究该生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采用4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培养基,平行添加Rpf进行菌株培养,经分离纯化与16S rRNA基因鉴定,分析冰锥洞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培养条件对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培养细菌407株,涵盖5个门、18个科、29个属,其中: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为优势门,占72.73%;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为优势科,占69.78%;Lacisediminihabitans属为优势属,占45.70%。从培养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睿  师玮一  周靖宣  方贺  王宇白  徐深  康娟  徐栋 《生态学报》2023,43(5):2101-2113
自然保护区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其对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还不清晰,理解这些规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9年中国历史高分辨率生态环境质量数据CHEQ数据集以及自然因素,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2001—2019年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驱动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CHEQ指数呈现多阶段波动变化,总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平均趋势率为-0.54×10-3/a;在空间上,中国自然保护区CHEQ变化趋势值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且恶化区域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其中自然因素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在-3×10-3/a—0/a之间,人类活动的影响在-1×10-3  相似文献   
15.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群落组成和行为节律进行了红外相机调查,以补充该区域鸟兽多样性本底资料。调查期内共监测了60个相机位点,累计18 525个相机日,拍摄到2 865张独立有效照片,包括8目25科37属,共15种兽类和35种鸟类,其中褐胁雀鹛(Schoeniparus dubius)、褐头鸫(Turdus feae)和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为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动物类群为啮齿目、鲸偶蹄目、食肉目、鸡形目和雀形目。对8种分布广泛、多度指数较高物种日活动节律分析发现:(1)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分别为典型的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且与其他地区种群的日活动节律高度相似;(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  相似文献   
16.
佛洞地遗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勐简村大军赛村民小组燕子洞,坐落于一处东南开口的二叠纪灰岩穿洞,南临南汀河。2016~2017年,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在公路考古调勘期间发现该遗址;为进一步认识滇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17~2018年对该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区域位于洞内第四台面到第五台面间,共发掘20 m2,出土了包括石制品、动植物化石等在内的大量遗物。初步地层年代学分析显示,遗址时代为距今18400~14000年,共包含3期连续文化,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主,总数达到9735件。佛洞地遗址作为一处热带-亚热带生境下的史前遗址,为我们构建旧石器时代晚期滇西地区文化序列、探讨特定自然生态背景下史前人类的文化适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是安徽植物资源集中地之一。区系成分起源古老,孑遗种多,保存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各类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属总数的33.6%、62.96%、3.44%,显示了本区植物区系的亚热带特性。本区植物区系97.6%的成分与华东植物区系共有,且含华东特有种111种,具有典型华东植物区系特征。本区植物区系与西天目山、黄山植物区系关系最密切,其次为大别山和庐山,再次为神农架。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沙地云杉林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徐文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BasicCharacteristics,ExistingProblemsandTheirSolutlonsforSpruceForestonSandlandofBaiyi-naobaoNaturalReserve,InneerMongolia¥XuWenduo(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AcademiaSinica,Shenyang1100l5)(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5):39-44.Spruceforestonsandlandisaspecialtypeofterrestrialforestecosystem,whichonlyexistsattheedgeoftheXiaotengelideserthInnerMongolia,Mongoliafloraisthedominantspeciesintheforest,whichalsoincludesXinganandNorthChinaflora,Thecomposi  相似文献   
19.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腹地主峰分水岭的主段,约在北纬31°06'、东经116°05',安徽省岳西县境内.其西部与湖北省英山县交界,总面积约21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是目前大别山中次生植被保存尚好和植物种类集中分布的代表性地区.该保护区大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多枝尖海拔1721.5米.境内山峰林立,河谷纵横,又是大别山中少有的风景游览区.笔者近几年来对该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植物考察和标本采集工作.该区有1318种(包含种下单位)种子植物,其中有不少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和特有植物,表现出南北植物的汇集.  相似文献   
20.
古田山墙区鸟类共计90种,隶属于13目28科,小黑领噪鹛、白颊噪鹛和黑眉苇莺等3种为浙江省新记录。优势种18种,春夏季鸟类群体密度为60.05只/小时,秋冬季为2 7.2 7只/小时。该地区的鸟类群落可分为农田村落、同叶林和混交林及针叶林和竹林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