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一类多分子反应微分方程模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类广义捕食系统生物种群生态常微模型建立几组无闭轨的充分条件,为开拓涉及该类模型制作参考类作全局制图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文〔2〕的基础上,研究三维动力系统的Lyapunov分枝问题.放宽了文〔2〕中关于向量场函数的限制,相应地给出从空间闭轨族扰动产生孤立周期解的判定方法.应用判定定理及椭圆函数的积分技巧,研究了具有收获与投放的三种群Volterra模型,得到了存在周期轨道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室内研究了不同化蛹温度及羽化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én自然种群性比及羽化规律的影响,试验共设4种处理,A:化蛹温度25℃,羽化温度25℃;B:化蛹温度25℃,羽化温度22℃;C:化蛹温度22℃,羽化温度25℃;D:化蛹温度22℃,羽化温度22℃。结果表明:(1)A处理条件下,雌、雄蜂的羽化历期为4 d(47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5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2.5%。(2)B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5 d(57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5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2.5%。(2)B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5 d(59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7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0.5%。(3)C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3d(79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7天,羽化率分别为11.5%、10.5%。(3)C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3d(79 d),雌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79 d),雌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78天,羽化率为9.2%,雄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8天,羽化率为11.4%。(4)D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4 d(98天,羽化率为9.2%,雄蜂羽化高峰期为化蛹后第8天,羽化率为11.4%。(4)D处理条件下,羽化历期为4 d(912 d),羽化高峰期均为化蛹后第10天,羽化率分别为13.5%、13.9%。(5)A、B、C、D处理条件下性比(♀/总数)分别为0.41、0.39、0.82和0.76。在4个处理温度组合中,22℃条件下化蛹的蜂蛹性比要高于25℃,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但在化蛹温度相同时,不同羽化温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6)化蛹温度为25℃和22℃时,性比分别为0.40±0.07、0.79±0.05;羽化温度为25℃和22℃时,性比分别为0.59±0.11、0.56±0.0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化蛹温度22℃与25℃处理间在1%水平和5%水平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P<0.05)。⑺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比(Y)、化蛹温度X1、羽化温度X2间的线性关系为Y=3.324-0.128X1+0.012X2(R2=0.753,F=9.975,P<0.01)。研究表明,相对于25℃而言,22℃左右更适合半闭弯尾姬蜂的室内扩繁。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阿维菌素对半闭弯尾姬蜂保护酶系和解毒酶系的影响,采用试管药膜法以阿维菌素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处理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分别于处理后1、12、24和48 h测定其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亚致死浓度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寄生蜂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表现为诱导作用;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后诱导作用;对酯酶(E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半闭弯尾姬蜂对阿维菌素的防御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硝黄散外敷联合加味五虎汤口服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对肺功能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MPP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0,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黄散外敷联合加味五虎汤口服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和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症状(咳嗽憋喘、发热、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7 d后用力肺活量(FVC)、最高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FEV1/FVC均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NF-α、IFN-γ和IL-4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痰热闭肺型MPP患儿采用硝黄散外敷联合加味五虎汤口服治疗,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改善其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一类具阶段结构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渐进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类具阶段结构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渐近性质.文中假设由幼年阶段转化为成年阶段的转化率依赖于幼年个体数量.建立了捕食种群一致持续生存与绝灭的条件.证明了稳定的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
对分离所得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4属6种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明确了闭小囊菌属(Kernia)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并以检索表形式比较了中国已报道小囊菌科5个属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二尖瓣返流(M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中心实施外科手术治疗6例PDA合并MR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实施PDA缝扎术和二尖瓣置换术,1例实施PDA缝扎术和二尖瓣成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月、3月和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6例术后PDA均无残余分流.心脏彩超检查显示,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LVEDD显著缩小(P<0.01),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进一步缩小(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以及术后1年和术后3月比较LVEDD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术后比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在术后随访中未出现栓塞和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治疗PDA合并MR疗效满意.术前单纯重度MR患者易漏诊PDA,应尽可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