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螟长距茧峰,玉米螟与春玉米间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螟长距茧蜂发生主高峰期比玉米螟成虫高峰期大约推迟6-9天,与春玉米抽雄期相一致。玉米抽雄开花时绝大部分玉米螟幼虫处在易被螟长距茧蜂寄生的Ⅲ、Ⅳ龄。玉米开花后雄穗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发生改变,致使幼虫下垂转移寻找更适宜的食物。螟长距茧蜂被取食玉米雄穗的玉米螟幼虫所吸引,其寄生与玉米螟幼虫的发育和玉米生育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中国特有植物长苞铁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属松科铁杉属,长苞铁杉组(Sect.Heopence Keng et Keng f.), 为我国特有树种;现正处在濒危状态,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长苞铁杉的 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染色体核型、地理分布、生长特性及材性、生态学和群落特性 等。关于长苞铁杉的分类位置,一直争论不休。作者在比较了各种分类观点后,根据上述特性的分析结 果,支持建立长苞铁杉属(Nothotsuga)的主张。最后,文章分析了可能引起长苞铁杉濒危的原因,并提出 了两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3.
长瓣兜兰     
《广西植物》1994,(1):2-2
长瓣兜兰绘图:邹贤桂栽培及配文:谭珍华俸宇星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dianthumTangetWang)是我国植物学家唐进和汪发瓒1940年在《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上描述的新种,分布于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1000—1800m的树干...  相似文献   
34.
长苞冷杉     
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是我国的特有树种,产于横断山脉部分高山峡谷地区。该种曾经是川西南、滇西北和藏东南高山林区冷、云杉林的优势树种之一,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导至林地生态环境恶化,更新困难,自然分布区急剧缩小,种群数量愈渐减少,已处于渐危状态。 长苞冷杉为松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或更高,胸径大者可愈1米;树干通直,树皮暗灰色,常片块状开裂脱落;小枝密被褐色或锈褐色毛;冬芽其形似桃,有树脂。小枝下部的叶  相似文献   
35.
记述产于新疆的我国皿蛛科微蛛亚科2新纪录属:双舟蛛属Dicymbium Mcnge 1867和长插蛛属Silometopus Simon 1926,2新纪录种:黑双舟蛛Dicymbium nigrum(Blackwall,1834)和罗氏长插蛛Silometopus reussi(Thorell,1871)。  相似文献   
36.
长时程增强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7.
侯磊  任毅华  卢杰  薛会英 《生态学报》2023,43(6):2348-2356
为了解雪被覆盖对青藏高原高寒森林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选取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为研究区,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雪被厚度0、10、20、30 cm下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雪被增厚,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钾含量显著升高(P<0.05)。雪被增厚对线虫群落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以及成熟度指数、线虫通路比值(NCR)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NCR值有升高的趋势。雪被增厚使刺嘴纲(Enoplea)及食细菌性线虫的相对丰度增多,同时使20 cm和30 cm雪被下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的最关键的3个土壤环境因子。研究表明雪被厚度会对青藏高原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线虫群落产生影响,雪被增厚意味着较为稳定和温暖的土壤环境,利于土壤细菌数量增加,继而利于土壤有机质分解及钾的释放,为刺嘴纲及食细菌性线虫的增多提供了资源与环境条件。目前仍需对青藏高原地区土壤进行系统调查,以更深入的了解该生态脆弱区土壤线虫分布及其响应环境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8.
泥河湾盆地发现短喙象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泥河湾盆地河北蔚县两个地点发现的化石,它们被鉴定为短喙象类的?Anancus和Pentalopodon两个属。  相似文献   
39.
表观遗传因素是生物学和病理机制的关键调节因子,它们可以与不同的分子通路相互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表观遗传因子通过靶向调控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相关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因此,根据特定的lncRNA/miRNA相互作用,明确lncRNA-miRNA轴对于CRC的诊断、预后及精准靶向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lnc RNA-mi RNA轴在CRC增殖、迁移、侵袭和治疗抗性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40.
【背景】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肠道菌群资源最丰富且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昆虫肠道微生物具有产生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目的】研究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成虫肠道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BPA7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该菌株的发酵粗提物,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抗菌活性追踪,确定抗菌活性部位,通过ESI-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MTS法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从Streptomyces sp. BPA71的固体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已知化合物,通过对比核磁数据确定为糠酸甲酯(1)、吡咯甲酰胺A (2)、吡咯甲酰胺B (3)和吲哚-3-乙酸甲酯(4)。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此外,化合物2对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结肠癌细胞SW480这5株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结论】喙尾琵琶甲肠道来源Streptomyces sp. BPA71可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喙尾琵琶甲肠道链霉菌的活性天然产物奠定了基础,同时丰富了人们对喙尾琵琶甲肠道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