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101.
迄今只报道于我国的梁山珊瑚Liangshanophyllum, 以复中柱较小且简单、横板带宽、横板多水平或稍倾的特征区别于卫根珊瑚Waagenophyllum。本文对两属各种的复中柱大小(占体径比值)进行数据统计和差异性分析, 结果表明在这一特征上, 两属没有显著差异; 定性分析复中柱简繁、横板带宽窄和水平横板发育程度,表明这些特征没有高于种一级的分类意义。结合其他的相关研究成果, 建议废除Liangshanophyllum一属(亚属)。  相似文献   
102.
记述革板螨属3新种和派伦螨属1新种:井冈山革板螨Gamasholaspis jinggangshanensis sp.nov.,何氏革板螨Gamasholaspis hochyicheni sp.nov.,新阿革板螨Gamasholaspis novakimotoi sp.nov.和沙县派伦螨Parholaspulus shaxi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内外板单瓣嵌插术与改良Brisson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76例隐匿性阴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内外板单瓣嵌插术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改良Brisson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阴茎伸长长度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患儿实施为期3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1)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选择短于对照组,阴茎伸长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3)实验组患儿术后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随访显示,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结论:相比于内外板单瓣嵌插术,改良Brisson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更优,且远期随访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IIN)与锁定加压钢板(LCP)两种内固定方法对股骨干骨折(FSF)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创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FS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IIN组(n=54)和LCP组(n=43),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围术期指标、创伤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IIN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59%,高于LCP组的76.74%(P0.05),IIN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少于LCP组(P0.05);IIN组浅表感染率、内固定物断裂率、骨折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LCP组(P0.05);IIN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高于LCP组(P0.05)。结论:相较于LCP内固定,IIN内固定对FSF患者的创伤较轻,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5.
Gong PB  Liu QS  Feng ZY  Qin J  Chen Q  Yao DD  Huang XL  Gao ZX 《动物学研究》2011,32(2):236-240
食物资源或能量收支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行为模式。该研究采用高纤维饲料和标准鼠饲料分别饲喂两组板齿鼠,以红外摄像机录像第20天时各组板齿鼠取食、活动、休息和理毛等4种行为,分析了板齿鼠的昼夜节律及高纤维食物对其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板齿鼠的活动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高纤维食物对板齿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夜间活动、取食增多,而白天休息增多。  相似文献   
106.
荔枝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及穿孔板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树思   《广西植物》2007,27(3):397-400
运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对荔枝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在荔枝的次生木质部中导管分子存在着多种的样式,并且导管分子穿孔板存在着3种类型:两端均为一个单穿孔板;一端一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两个单穿孔板;一端两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三个单穿孔板。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α-SMA在原代培养生长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传代培养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rat costochondral growth plate chondrocyte,RGC),免疫细胞化学(ICC)和Western blot分别对1-5代RGC中α-SMA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原代培养的RGC不表达α-SMA,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α-SMA阳性染色的细胞比例从原代的0增加到第5代的24.2±4.3%(n=3),Western blot结果与ICC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原代培养的RGC并不表达α-SMA,随着RGC传代次数的增加,表达α-SMA的细胞比例和表达量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08.
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庆阳晚中新世地层的犀牛的骰骨标本,尺寸巨大,超过泥河湾高加索板齿犀(Elasmotherium caucasicum)的平均值。庆阳标本的形态与板齿犀族其他标本相同,很可能属于大型板齿犀类的中华板齿犀。与现生犀牛相比,其骨体与结节的组合形式具有功能上的意义,骨体平面和结节主轴之间的夹角暗示着板齿犀类所占据的生态类型。通过骰骨的形态分析推测,中华板齿犀和更进步的板齿犀类生活在以森林为主的环境,这与之前关于板齿犀类生活环境的推断不同。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拟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6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悬吊组(n=87,给予传统丝线悬吊治疗)和钛板组(n=82,给予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颈椎疼痛时间、术后再关门发生率、轴性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管矢状径、颈椎管横截面积、颈椎曲度、开门角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术后颈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悬吊组,术后再关门发生率低于悬吊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钛板组高于悬吊组(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轴性症状评分高于术后2个月,且钛板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轴性症状评分均高于悬吊组(P0.05)。与悬吊组相比,钛板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颈椎活动度、颈椎管矢状径升高(P0.05);而钛板组术后2个月颈椎管横截面积小于悬吊组,末次随访颈椎管横截面积大于悬吊组(P0.05)。悬吊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小于术前、术后2个月(P0.05),钛板组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颈椎曲度、开门角度均大于悬吊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比传统丝线悬吊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维持患者颈椎功能及活动度,并能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锁骨钩钢板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5周、术后10周肩关节功能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优良率为90.74%(49/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15%(34/53)(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周、术后10周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X线评定、患侧肩部疼痛、关节稳定性评分高于术前,且术后10周高于术后5周(P0.05);研究组术后5周、术后10周上述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41%(4/54),低于对照组的32.08%(17/53)(P0.05)。结论: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