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 脱氧 D 木酮糖 5 磷酸合酶(DXS)是甲基 D 赤藓醇 4 磷酸(MEP)途径中控制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的第一个限速酶。该研究对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DfDXS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qRT PCR技术分析其在外源激素、干旱、盐胁迫、高温及低温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旨在探究DfDXS基因在香鳞毛蕨萜类生物合成及抗逆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香鳞毛蕨抗逆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 DfDXS1基因全长2 139 bp,编码712个氨基酸,而DfDXS2全长2 160 bp,编码719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转酮醇酶保守域,包含焦磷酸硫胺素结合位点和转酮醇酶结构域;DfDXS氨基酸序列与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和银杏(Ginkgo biloba)的DXS等关系较近。(2)水杨酸(SA)处理下,DfD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脱落酸(ABA)抑制DfDXS的表达;DfDXS1/2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乙烯利(Eth)抑制DfDXS的表达,但DfDXS1处理3 h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3)聚乙二醇(PEG)、高温和低温均诱导DfDXS1上调表达。研究推测,香鳞毛蕨DXS基因在萜类物质合成与逆境胁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克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Vta1基因,检测Vta1在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复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反转录-PCR与PCR方法筛选草地贪夜蛾Vta1基因及缺失Vta1N-端MIT结构域的突变体并构建其瞬时表达质粒,通过转染Sf9细胞检测表达;构建Vta1及其突变体的双分子荧光互补表达质粒,并通过瞬时转染检测其与Vps4及ESCRT-III亚基Vps46与Vps60的相互作用;共转染gp64与Vta1及其突变体瞬时表达质粒,检测瞬时表达Vta1突变体对AcMNPV出芽型病毒产量及病毒基因启动子指导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获得了草地贪夜蛾Vta1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昆虫、酵母与人类Vta1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分别约为20%与50%。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GFP标签的Vta1及其突变体均能在瞬时转染的Sf9细胞中表达。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发现,缺失第1个或第2个MIT结构域显著降低Vta1突变体与Vps4、Vps46或Vps60的相互作用。此外,瞬时表达Vta1突变体显著降低了AcMNPV感染性出芽型病毒的产量,但并未影响AcMNPVie1基因早期启动子和p6.9基因晚期启动子指导的LacZ和GUS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Vta1可能参与杆状病毒AcMNPV子代病毒粒子的组装和/或出芽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73.
金缕梅科一新组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缕梅科一新组合郝日明魏宏图(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ANEWCOMBINATIONOFHAMAMELIDACEAEHAORiMingWEIHongTu(InstituteofBotany,JiangsuProvincean...  相似文献   
74.
北京西山侏罗纪大同锥叶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同锥叶蕨Coniopteris tatungensis 是侏罗纪植物群常见的分子。由于对该植物特征认识的不同, 对其在分类上的归属有不同意见,或归入膜蕨型锥叶蕨C.hymenophylloides,或归入简单锥叶蕨C. simplex。通过对产自北京西山斋堂地区窑坡组下段的标本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 标本的孢子囊群和孢子囊的观察,确认大同锥叶蕨在锥叶蕨属的种级分类上的独立性。文中还初步讨论了其分类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75.
银鲫复合种外源遗传物质整入的RAPD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3,他引:28  
在优化RADPD检测条件的基础上,采用40对随机引物,比较分析了银复合物,异育银鲫和兴国红鲤相互间扩增DNA片段的异同性。总的来说,银鲫复合种和异育银鲫具有基本一致的扩增产物,而与兴国红鲤的扩增产物多数不同,相似率分析表明,银鲫复合种与兴国红鲤之间的相似率为31.6%,异育银鲫与兴国红鲤之间的相似率为28.6%。在分析中,除发现银鲫复合种,异育银鲫与兴国红鲤间共有扩增片段外,还发现了银鲫复合种与兴  相似文献   
76.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水分亏缺对银合欢根瘤的水分关系、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活性)、呼吸活性以及蔗糖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根瘤水势也相继下降。土壤干旱不但显著地抑制了根瘤乙炔还原的活性,而且对根瘤的呼吸活性、ATP的产生以及催化蔗糖降解的碱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也具强烈的抑制作用。然而,根瘤可溶性总糖含量则不受土壤干旱的影响。用呼吸抑制剂DNP处理根瘤后,其固氮酶活性、呼吸活性及ATPI含量都受到极显著的抑制。这都表明,水分胁迫对根瘤呼吸活性及ATP产生的抑制可解释干旱条件下固氮酶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77.
选择阴石粉背蕨(Aleuritopteris humatifolia)和金粉背蕨(A.chrysophylla)及其相关类群共27种植物,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叶绿体rbc L,trn L-F和mat K序列,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 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用MEGA6.0软件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并采用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阴石粉背蕨1个样品和金粉背蕨2个样品的rbc L,trn L-F和mat K序列间差异很小,最大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其它近缘种的种间最小遗传距离,结合两个种叶片形态、孢子、囊群盖和根状茎鳞片等形态学特征的对比研究,作者认为阴石粉背蕨应该作为金粉背蕨的异名处理。  相似文献   
78.
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是植物类黄酮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有关蕨类植物CHS基因的序列及功能信息尚不完善。本研究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模式蕨类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CtCHS基因(GenBank登录号:JX027616.1),其cDNA序列全长为1616 bp,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为1215 bp,编码404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CtCHS与问荆(Equisetum arvense)、松叶蕨(Psilotum nudum)和3种薄囊蕨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聚为一枝,说明这些蕨类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且为单系起源。通过构建原核表达体系成功获得CtCHS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CtCHS基因的表达明显受紫外光(UV)诱导。CtCH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水蕨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孢子囊柄是蕨类植物孢子囊与叶片的连接结构,但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并不完全清楚。本文作者在观察维明鳞毛蕨(Dryopteris zhuweimingii)和东方荚果蕨(Pentarhizidium orientale)孢子囊柄的结构时发现:(1)两者的孢子囊柄都由3列细胞组成;(2)两者孢子囊柄的细胞壁可明显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次生细胞壁的S1层,呈螺旋状紧密排列,紧贴外壁但容易分离;外层为初生细胞壁。这一结构对支持和保护孢子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报道了中国肿足蕨科一新记录属——翼囊蕨属(Didymochlaena Desv.)。该属为泛热带分布的单型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本文结合原始文献对该属及其折囊蕨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