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79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刺激隐神经C类纤维诱发体感皮层电反应(平均诱发电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猫的隐神经A类纤维单独兴奋时,可引起同侧脊髓背表面电位 A-SSP(潜伏期 2.6±0.4ms)和对侧体感皮层诱发电位 A-CEP。A-CEP由早成分(潜伏期 9.6±1 1ms)和晚成分(203.0±10.gms)组成。当 C类纤维选择性传入时,出现特异的 C-CEP(潜伏期 134.4±25.9ms)和C-SSP(115.8±15.6ms)。C-CEP的幅值较A-CEP 小,并随C类纤维传入的数量而改变。C-CEP的最大幅值位于后乙状回一定部位,多为负或正-负电位,在皮层深层其相位倒转。与A-CEP相比,C-CEP的中枢延搁时间较长,跟随频率较低,对镇痛药较敏感。表明C-CEP不同于A-CEP,它是由C类传入所引起的,是在体感皮层内产生的。当A类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只有A-CEP和A-SSP出现,而不出现C-CEP和C-SSP。在阻断电流逐渐增强过程中,C-CEP较C-SSP后出现;而在撤销阻断过程中,则C-CEP较C-SSP先消失。提示C类传入在中枢可能被A类传入所抑制,这种抑制可以发生在脊髓和脊上水平,后者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22.
23.
24.
尹治成 《四川动物》1989,8(2):30-30
经历年来调查全省已报告蚊虫10属120种,分布于168个县、市,占全省县、市的87%。本文参照四川省综合自然区划(王告函等,1981),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4个区、11个亚区,即:成都平原、盆中浅丘区、盆中深丘区、盆东平行岭谷、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康定木里巴塘高山深谷区、岷山邛崃山山地、马尔康理塘切割高原、若尔盖红原沼泽区和石渠色达丘状高原。各区划内蚊虫种类分布的差别是明显的(见表)。山地(表内Ⅳ—Ⅷ)蚊虫种类最多,占全省种类的85%(102/120),其余依次为丘陵,占64%(77/120),平原占55%(66/120),高原仅占10%(12/120)。各地貌区…  相似文献   
25.
对类杆菌属常见的9个菌种25个菌株作电镜观察,观察到类杆菌表面凹凸不平和纤维状物质,其细胞壁与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一样具有三个电子致密层和二个电子透明层在菌细胞中央有电子透明区的丝状结构和电子密度高的核蛋白体。还观察到荚膜及菌体外的微泡结构。使用电予显微镜作超微结构观察有助于深入研究厌氧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6.
利用我们研制的厌氧培养皿及管,共检验了39份牙髓炎及牙周炎标本,分离出厌氧菌59株,标本中厌氧菌分离的阳性率为100%。其中类杆菌28株,消化链球菌9株,消化球菌7株,韦荣氏球菌5株,真杆菌2株,梭形杆菌8株。在类杆菌中产黑素类杆菌21株,占类杆菌总数的75%。结果表明使用厌氧培养皿及管研究厌氧菌简便、有效、经济,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27.
淅西早寒武世牙形类及高肌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28.
贵州晴隆中营晚二叠—早三世腹足类的食性与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席与华 《古生物学报》1989,28(5):683-686
  相似文献   
29.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侏罗-白垩系界线及Buchia新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前言我国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但绝大部分为陆相地层。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徐衍强等,于虎林县龙爪沟地区首次发现含菊石的海相层料,经王义刚等研究,时代属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王义刚,1983,100页)。七十年代后期,张弥曼等报道了松辽盆地吉林前郭、农安等地嫩江组合Sungarichthys longicephalus Takai等半咸水海湾相地层的发现,认为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张弥曼、刘智成,1977;张弥曼、周家健、刘智成,1977);熊宪政等(1976)于黑龙江穆棱下城子、伊林两地  相似文献   
30.
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89,41(6):529-535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34.2±18.4ms的C-CEP。在Ⅵ小叶蚓部原裂附近C-CEP以正波为主,幅值最大,并在深层位相倒转。C-CEP的潜伏期较长,频率响应较低,幅值较小,随C类纤维传入量而变化,且对镇痛剂较敏感。结果表明C-CEP是由单纯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在小脑皮层内产生,是小脑皮层对慢痛信息传入的反应。提示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皮层,引起诱发电位。当A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C-CEP不出现,可能是被A类纤维传入所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