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451.
452.
【目的】外来入侵种锈色棕榈象是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旨在探讨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规律,旨在为今后锈色棕榈象传播蔓延控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微卫星技术测定12个锈色棕榈象中国地理种群在9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序列,使用PopGen32、BOTTLENECK、STRUCTURE等软件对锈色棕榈象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2个地理种群中,有9个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平均值>0.5);瓶颈效应的检测结果显示,除云南蒙自的锈色棕榈象种群在近期遭遇了瓶颈效应以外,其他种群近期均未经历瓶颈效应;广西和江西的锈色棕榈象种群在大多数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其他种群在9个微卫星位点中基本都偏离该平衡;12个地理种群在9个SSR位点的Fst值大部分都小于0.18,平均值为0.1769,基因流Nem为0.4332~2.1130;Structure和主坐标分析法(PcoA)将12个地理种群划分为3支。【结论】锈色棕榈象种群间主要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部,种群间遗传变异的变化并不明显,大部分种群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新入侵地江西新余和四川崇州的地理种群可能由福建传入。中国锈色棕榈象种群可能存在多个入侵源和入侵路径。  相似文献   
453.
三色视觉进化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体对于颜色的感觉来源于视网膜中不同视觉色素细胞的相对激活程度。除了对短波敏感(蓝)的视觉色素之外,一般的哺乳动物只拥有一种长波敏感(绿)的色素。因此,像小鼠那样的动物只能区分蓝色和绿色。在大约三到四千万年以前,灵长类祖先的视觉色素基因发生了一次复制,衍生出了人类赖以识别红色的色素基因。对于人们今天独特的三色视觉来说,新基因的产生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一种能力的产生其实远非一个基因的突变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45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消化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多年来IB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备受关注[1-2],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3]。IBD的发病机制是遗传易感性、环境影响和肠道屏障受损等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4-5]。  相似文献   
455.
应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6.
虞国跃  李晓清 《昆虫知识》2006,43(2):146-146
该种俗称石墙蝶。翅展45~60mm,翅面上的斑纹像中名中的“网丝”或俗名中的“石墙”,深色条纹与翅脉纵横交错,而粗粗一看更像沏的石墙一般,石块大小不一,但纹路清晰;英文则通称为Common Map(普通地图)。当它停息在岩石、沙土地时,翅面上的斑纹具有很强的保护色作用,尤其停在石灰  相似文献   
457.
【背景】壳聚糖是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的一种多糖,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但壳聚糖是否影响炭黑曲霉(Aspergillus carbonarius)和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生长和发育尚未见报道。【目的】明确不同浓度壳聚糖对A. carbonariusF. sulphureum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测定两种真菌的菌落直径、生物量和菌丝干重,观察产孢量、孢子萌发和芽管长度,比较抑菌的差异。【结果】壳聚糖处理可显著改变两种真菌的菌落形态,处理浓度越高菌落皱缩和变形越明显;壳聚糖还可以有效抑制两种真菌的菌落生长、菌丝干重和菌丝生物量,抑制效果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对F. sulphureum的抑制效果更好。壳聚糖可抑制两种真菌的产孢量、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处理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对F. sulphureum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壳聚糖对A. carbonariusF. sulphureumEC50值分别为0.12 mg/mL和0.075 mg/mL。【结论】壳聚糖可有效抑制A. carbonariusF. sulphureum的生长发育,抑制效果呈浓度依赖,F. sulphureum对壳聚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58.
马拉色菌毛囊炎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6月~2008年6月期间我所诊治马拉色菌毛囊炎108例。对于其中资料齐全的67例,我们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9.
为研究tRNA^Trp与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的相互识别及其结构、功能关系,纯化了枯草杆菌TrpRS并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将TrpRS固定化,固定化TrpRS的蛋白质回收率为为95.5%,活力回收率为31.3%。研究了固定化TrpRS的酶学性质。其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方面均比液相TrpRS有了较大的提高,最适温度、最适pH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工作稳定性良好。以固定化T  相似文献   
460.
本实验报道了以离体培养方式诱导日本冷杉(AbiesfirmaSieb.etZucc.)与二色蜡蘑(Laccariabicolor(Maire)Orton)的外生菌根合成的方法。日本冷杉能否与广谱性的外生菌根菌二色蜡蘑形成人工菌根?菌根结构的诱导是否只发生在植物体整体水平上?这些是本实验的关注点。研究结果显示:无菌幼苗接种10周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外生菌根的特征,即由高度分叉的外延菌丝体形成的厚实的菌套以及由内延菌丝体形成的哈蒂氏网。将来源于下胚轴的愈伤组织与二色蜡蘑的菌丝体进行共同培养,3周后,菌丝体开始接触愈伤组织的表面,并且侵入到愈伤组织的细胞间,形成拟哈蒂氏网结构。愈伤组织可以作为一种菌根学研究的有效的培养体系。这一方法可望为冷杉类植物菌根学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