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4篇
  免费   1751篇
  国内免费   4387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649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588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一步离心,直接从纯化包涵体抽提出均一、完整的AsGV(Agrotissegetum granulosis virus)DNA分子。电镜观察和限制性内切酶二种方法测得AsGV DNA基因组大小为112.Okb。  相似文献   
72.
在SO_2熏气9h过程中,小麦叶片中乙烯先上升,约6h达高峰,后下降;ACC含量则随熏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停止熏气,乙烯继续下降,ACC含量也明显降低。MACC含量从熏气3h后不断上升,脱离接触后仍继续增加。6-BA预处理对SO_2引起的乙烯和ACC上升有促进作用,但对MACC含量无明显影响。SO_2熏气提高了乙烯形成酶活性。6-BA预处理对SO_2伤害有保护作用。对逆境乙烯的产生与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本文研究了固氮螺菌(Azosptrillum brastlense)的放氢现象和吸氢酶活性以及与固氮作用的关系。测定了57株固氮螺菌的放氢现象及其固氮酶活性,其中不放氢41株,微放氢14株,其放氢量为2·63—31.00n mol C2H4/ml菌液·小时。放氢量较多的2株R38{和R256A都是从水稻根表上分离获得,其放氢量分别为185.75n mol H2/ml 菌液·小时和547.00 moIH2/ml 菌液·小时。测定了53株螺菌的吸氢酶活性,它们均具有吸氢能力,其吸氢量各异,0-63-27·38n mol H2/ml菌液。小时。生长在含有NH4CI培养基上的固氮螺菌既没有固氮能力,也不产氢。在无氮培养基上所产生的氢是固氮过程中放出的氢。实验结果指出,C2H2抑制氢酶的活性。当吸氢的菌株与放氢菌株混合培养时,其固氮酶活性比单株纯培养高,有氢存在时,固氮酶活性比不加氢时高。  相似文献   
74.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提纯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对四林棉铃虫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于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四株棉铃虫NPV分为两个包埋类型:单粒包埋型和多粒包埋型。soI.{3株和H.M株属前者,VHA 273株和XIA 10株属后者。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或病毒粒子只与它们同源抗血清有反应。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各具有特异的抗原。四株NPV的多角体蛋白不仅与同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反应,而且也与异 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交叉反应,说明四株NPV多角体蛋白具有共同的抗原。而四株病毒粒子与同源的病毒粒子抗血清有反应,在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四株NPv病毒粒子各具有自己特异的抗原。  相似文献   
75.
埃及伊蚊感染鸡疟原虫(Plasmodium gallinaceum)18天后解剖,电镜下观察唾液腺内孢子体的形态。孢子体长7μm、宽0.8μm;复合膜由一层外膜、二层内膜及膜下微管组成。发达的膜下微管与孢子体重要的运动功能有关。细胞核约位于正中。胞质较均一,有时有空泡存在,胞质中有散在核糖体,未观察到内质网。孢子体有胞口。发达的棒状体及众多的微线体,可能与孢子体需侵入媒介唾液腺细胞、尔后再侵入鸟类宿主中胚层细胞有关。因而,任何作用于棒状体、微线体并导致其结构及功能变化的药物,都将影响甚至阻断孢子体对宿主细胞的入侵,这就为疟疾的药物预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鲜盾叶薯蓣中原始皂甙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新鲜根茎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到薯蓣皂甙元棕榈酸酯(diosgenin palmi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纤细皂甙(gracillin)、原纤细皂甙(protogracillin)和原盾叶皂甙(protozingiberemissaponin),后者为一新甾体皂甙,结构推定为3-O-{α-L-鼠李吡喃糖(1→3)-[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26-O-{β-D-葡萄吡喃糖}-薯蓣皂甙元(3-O-{α-L-rhamnopyran0syl(1→3)-[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diosgenin)。  相似文献   
77.
由开花前1—4天的向日葵子房中取出胚珠,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漂浮培养,诱导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为单倍体的胚状体.亦诱导了珠被绒毡层产生胚状体。对两种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及其形态发生特点作了显微观察与描述。  相似文献   
78.
水浮莲种子是一种奇特的需光种子。在黑暗中,GA_2或BA均不能代替光照诱导萌发,可是0.1μl/l乙烯却能引起部分种子萌发,在1000μ1/1乙烯的作用下,发芽率可达80%,接近全光照处理的萌发水平(91%发芽率)。ACC也能诱导水浮莲种子的萌发,0.1 mM浓度可获30%发芽率。在较短光照下,ACC对种子萌发有增效作用。在光照前应用ACC,其诱导效应大于两者同时施用。在照光萌发中,种子的内源ACC含量及乙烯释放量均显著增加。CoCl_2和AOA均能抑制光的诱导萌发。推论光打破休眠诱导萌发的作用是与乙烯的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从6个黄瓜栽培品种、3个雌性系和2个F,杂种的子叶游离原生质体,培养后均获得持续的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其中37—1G×78-50F1;代杂种的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在IAAO.2、KTStmg/l或不加生长索、仅加BA2mg/l的培养基上,产生出大量的体细胞胚,胚状体在转到MS大量元素减半、不加任何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后,形成了有根、芽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80.
何天相   《广西植物》1985,(3):185-187
<正> 材料与方法 供切片用的木材标本由梁健英先生(K0658A)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其平均直径为2.35厘米。于横切面上,从髓向外连续选取木样2个;依照一般方法,完成本材显微研究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