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铁和镍对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功能发挥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参与光合细菌光合放氢的重要性,着重进行了铁和镍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Z菌株和一株红杆菌(Rhodobactersp.)细胞生长、光合放氢和光合色素合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Fe3+可显著提高两菌株光放氢能力和生物合成能力,最适浓度的Fe3+可使其产氢能力分别达对照组的1.32倍和2.8倍,产氢得率分别为360.6mL/g和385.9 mL/g,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2倍和1.54倍。9μmol/L Ni2+的添加可使两菌株产氢能力分别达对照组的1.48倍和1.96倍,产氢得率分别为429.7mL/g和456.3 mL/g。而当Ni2+浓度为12μmol/L时,两菌株的产氢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产氢得率分别降低46.7%和19.4%。在铁浓度相同时,添加6μmol/L Ni2+能明显促进两菌株的生长。而当Ni2+浓度大于6μmol/L时,细胞生长受到抑制。Fe3+和Ni2+对Rhodobactersp.菌株类胡萝卜色素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426nm色素峰随铁浓度的增加和镍的添加而消失,同时,产氢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2.
以斑马鱼为实验对象,应用双箱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其暴露在不同浓度的3种重金属(Cu、Pb、Ni)养殖水中,考察其在富集与排出过程中的生物富集规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MS)对斑马鱼体内重金属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斑马鱼富集重金属的动力学参数。对模型拟合度检验表明双箱动力学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可用于描述Cu、Pb和Ni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斑马鱼对水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与暴露浓度呈正相关,而其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具有选择性,对3种重金属生物富集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Cu>Pb>Ni,其中斑马鱼对Cu的富集能力极强。此外,斑马鱼对3种重金属的排出速率系数与生物半衰期均与暴露浓度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半衰期按时间长短排序为Ni>Pb>Cu,但排出阶段结束后,斑马鱼体内的重金属浓度依然高于初始浓度数倍甚至数十倍。  相似文献   
103.
2.20mmol/L的硝酸镍处理水稻幼苗后第3天用稻白叶枯(Xanthimonasoryzaepv.oryzae)挑战接种,硝酸镍处理的稻苗病情比对照明显减轻,并且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明显下降,H  相似文献   
104.
孙帅  李明玉  任刚  曹刚  宋琳  谭铭卓 《生态科学》2013,32(3):351-354
用壳聚糖改性天然沸石粉,制备了改性沸石粉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微量镍(Ⅱ)的吸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沸石粉投加量、镍(Ⅱ)初始浓度以及原水pH 值等因素对镍(Ⅱ)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粉对镍(Ⅱ)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天然沸石粉;当镍(Ⅱ)初始浓度低于0.2 mg/L 时, 投加1.5 g/L 壳聚糖改性沸石粉,经20 min 吸附后,水中镍(Ⅱ)的剩余浓度低于 0.02 mg/L,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要求;提高水的pH 值有利于两种沸石粉对镍(Ⅱ)的去除。另外,两种沸石粉对镍(Ⅱ)的吸附过程均符合Freudlich 等温吸附模型,且改性沸石粉的吸附指数更小,其吸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minTBP-1与IGF-1融合蛋白涂层修饰的纯钛表面对高糖高脂环境下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借助互联网Prot Param工具设计并筛选出亲水性较高的minTBP-1与IGF-1融合蛋白,用于修饰钛表面,分别将正常成骨细胞和高糖高脂环境下培养的成骨细胞接种于其表面,以钛表面无涂层的正常成骨细胞为对照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S染色及定量,比较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周、2周时,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细胞ALP、Ι型胶原、Runx2和OC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1周、2周和3周时,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成骨细胞ALP、OC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高糖高脂环境下培养的成骨细胞扁平、呈不规则多边形,其ALP的表达、钙化结节形成均低于正常成骨细胞(P0.05)。高糖高脂环境下,在目标融合蛋白修饰的钛表面接种成骨细胞1周时,ALP基因及蛋白均有明显表达,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周时Ι型胶原、Runx2以及OCN的基因明显高表达,第3周时OCN蛋白显著表达,与正常成骨细胞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nTBP-1与IGF-1融合蛋白涂层修饰的纯钛表面有利于改善高糖高脂环境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促进了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望为2型糖尿病条件下钛-骨结合的种植体表面改性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6.
人精子蛋白SP22的cDNA克隆、表达及纯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精子蛋白SP2 2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睾丸附睾毒物氯醇硝唑作用于大鼠生殖系统时 ,精子表面SP2 2大量脱落至附睾液中 ,导致生育力降低。深入研究发现SP2 2与生育力存在量的关系。从人睾丸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RT-PCR克隆出人睾丸组织中的SP2 2基因 ,连入pGEM Teasyvector进行cDNA克隆测序。再亚克隆到pET-2 8a-c( + )vectors成功构建pET-2 8a-c( + )vectors SP2 2表达载体 ,并转化BL2 1 (DE3) ,以IPTG诱导表达 ,对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进行优化后以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 30 %。所得蛋白可推动SP2 2的蛋白结构活性、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及在男性不育、癌症等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在水培条件下,尿素态氮的肥效较硝态氮低。镍刺激青菜和对用莴苣的尿素同化,促进植株生长。营养液中镍浓度过高时,植株呈现心叶黄化的生长障碍症状,生长受到抑制。在无土栽培中,营养液中添加适量镍有利于提高水培叶菜类对尿素态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8.
用镍坩埚碱溶消化测定水稻植株硅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采用镍坩埚,以氢氧化钠作溶剂进行水稻植株的消化处理,来测定硅的含量,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短时间内便可熔融、显色过程基本按土壤及肥料有效硅的比色方法进行。测得的结果,与铂坩埚消化处理测定值比较,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相关性达0.99,而且方法稳定,经济节电,适合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9.
重金属复合胁迫下碱蓬萌发生长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重金属复合胁迫对金川镍铜矿区广布植物碱蓬Suaeda salsa(L.)Pall.的影响,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及预实验结果设置胁迫梯度,测定分析重金属胁迫下碱蓬种子萌发和芽期生理指标,并从野外站台取样研究碱蓬重金属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胁迫还是低浓度复合胁迫(Cu20和Ni20复合),发芽期碱蓬的生长均呈现"低促高抑"的趋势,即低浓度(≤40 mg/L)时促进碱蓬生长,高浓度(≥80 mg/L)时抑制碱蓬生长;高浓度复合胁迫(Cu320和Ni320复合)下均抑制碱蓬的生长。MDA(丙二醛)的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胁迫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整体上高于对照组;单一胁迫下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复合胁迫下低浓度提高POD活性,高浓度抑制POD活性;碱蓬叶片的平均转移系数(TF)大于茎部,且平均转移系数大于1.00;碱蓬叶片的富集系数(BCF)大于根部大于茎部。碱蓬对Cu和Ni均具有很高的耐受性,但对于Cu的耐性强于Ni;低浓度时Cu、Ni复合胁迫对碱蓬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Cu、Ni单一胁迫,高浓度时则相反;碱蓬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能力;在当前矿区土壤环境背景下,碱蓬可以作为矿区生态恢复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并寻找补救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184例锁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女性61例,年龄24~76岁,对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失败病例的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并选取记忆合金环抱器或天鹅型记忆接骨器作为再次手术的内固定器械,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首次手术均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应用重建钢板治疗48例,解剖钢板治疗86例,锁骨钩钢板治疗50例,3例术后发生钢板或螺钉断裂患者选用记忆合金环抱器重新手术内固定治疗,2例痊愈,1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再次发生断裂,改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获得痊愈。3例骨不连患者均选择天鹅型记忆接骨器配合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主要与所使用内固定技术不合理及患者早期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关。记忆合金环抱器和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均可作为钢板内固定失败术后的补救方案,但天鹅型记忆接骨器较记忆合金环抱器可提供更好的纵向加压作用,治疗钢板断裂及骨不连患者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