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2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300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72.
通过超滤膜过滤法,在大连市黑石礁海域2500米以内,分离到白色与铁红圆酵母两类海洋酵母。铁红圆酵母分属于Torulopsispulcerrima类群和Torulopsiscandida类群。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液体培养基静止培养条件下,T.pulcerrima类群培养五天半,活酵母数量达到第一次高峰,为1.2×10 ̄8/ml,大约在八天半之后,达到最高数量,为2.0×108/ml。T.candida类群,培养大约二天半后,酵母数量达到第一次高峰,为1.8×10 ̄7/ml,培养大约十天半,活细胞数达到最高峰,为1.2×10 ̄(-8)/ml。由于铁红园酵母具有易培性,耐不良环境能力强的优点,作为未来水产养殖业幼体饵料微生物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双歧杆菌的分离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从重庆市正常人群肠道中筛选出的5株双歧杆菌经厌氧→微氧→有氧的方式进行了数百次传代驯化,最后选送3株送国家认可的法定菌种鉴定单位认可为:86321两歧杆菌、86043青春双歧杆菌和86274婴儿双歧菌。它的成功为我们进一步开发系列双歧产品奠定了很好基础。  相似文献   
74.
75.
泉州的常绿阔叶林包括南亚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照叶林。通过对这两种植被类型的区分成分、生活型、叶的性质以及群落的结构与分布的分析,说明海拔450m以下具有较明显的以厚壳桂、红楠等为优势种的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和景观;海拔450~900m主要以米槠等拷类为优势种的群落,但仍有南亚热带雨林的某些特征;海拔900~1400m以甜槠为主要建群种的群落,属于中亚热带照叶林的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76.
苏敏  郑童  孙艳辉 《生态科学》2023,42(1):181-186
依据基于个体的空间模拟模型,文章构建了食饵感染疾病的一类捕食-食饵系统,并从特征调节的食饵偏好、寄生导致的宿主繁殖率下降以及捕食者对食饵资源的转换等方面研究种群行为的改变对疾病空间传播动态与生物控制的影响。其中,文章采用了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以及规则格子等四种空间网络结构来明确网络异质性对疾病空间动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特征调节的捕食种群对食饵偏好的改变以及对食饵资源的转换行为显著影响了疾病的流行与捕食者的数量。不同网络结构下,疾病的流行与捕食者的数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也说明捕食者对疾病的生物控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寄生调节的宿主生长率对疾病的传播和捕食者数量产生较为微弱的影响。另外,空间网络拓扑结构的异质性对疾病的流行率也产生显著影响,网络结构异质性的增加将不利于局部感染作用的发生,从而抑制疾病的空间传播。最后,斑块发生率的模拟结果揭示,虽然网络节点的度越高越有利于局部相互作用的发生,但是已感染食饵为了权衡感染与捕食风险的正负作用,其斑块发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总之,种群的行为与网络空间结构的异质性均可作为控制疾病传播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7.
我国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MMV)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F(ab′)2-ELISA和ISEM实验,结合病毒粒子长度测定,报道了江苏省如东县农科所大麦黄花病毒源(吕种盐辐矮早3)中除存在大麦花花叶病毒(BaYMV)外,还复合感染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MMV),这是我国BaMMV的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78.
半枝莲中二萜内酯和黄酮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消肿止痛和抗癌等功效。国内学者报道从全草中分得红花素(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印黄芩甙(scutellare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和生物碱。台湾学者从中分离得汉黄芩素(wogonin)、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半枝莲素(Rivularin)。我们从全草的乙醇提取液中分得两个化合物,经鉴定为汉黄芩素、新穿心莲内酯,该内酯在本植物中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9.
桑白蚧恩蚜小蜂Encarsia(=Prospaltella)berlesel(Howard)是寄生桑白蚧Pseudaulacaspls pentagona(Targioni-Tozzctti)的重要寄生蜂,许多国家进行了引进移植,对控制桑白蚧的为害取得明显的成效.本记述了桑白蚧恩蚜小蜂形态特征的鉴别。以及各国引进利用的概况.并讨论了利用寄生蜂防治桑白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0.
菱斑食植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谋  李明周 《昆虫知识》1993,30(4):223-224
<正> (艹舌)蒌是一种重要中药材。近几年来,菱斑食植瓢虫在中牟县(艹舌)蒌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大量枯叶和死株,成为(艹舌)蒌上最主要的害虫。如1988~1990年中牟县林业局及林场的几十棵(艹舌)蒌受害十分严重。最多一株上有虫3800头,一般500多头,最少300头。因受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