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目的:探讨乳杆菌DM9811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普通细菌计数法。结果:乳杆菌DM9811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作用,以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次之,两者都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乳杆菌DM9811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对细菌、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对小鼠创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小鼠创伤感染模型,切取创面组织做细菌定量检查,第4天活杀取肺、肝组织做细菌定量检查,同时做心血培养。结果: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可显著抑制小鼠创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菌血症发生。结论: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体表创伤感染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分析和探讨性病后泌尿生殖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其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协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常规培养鉴定方法和1999年美国NCCLS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检测泌尿生殖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427例标本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36株,其中MRSA占43.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小于20%有万古霉素、呋喃坦啶、阿米卡星、利福平。MRSA对上述外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性均高于MRSS.呈多重耐药。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性病泌尿系统感染占首位,这些菌株对各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应密切关注MRSA流行和播散。  相似文献   
114.
826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葡萄球菌感染病原菌的分类、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26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26株葡萄球菌感染中,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294株占35.6%,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的凝固酶阴性细菌(CNS)532株占65.4%。葡萄球菌分离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46%)和泌尿道(23.7%)。MRS的产生率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7.9%,表皮葡萄球菌80.3%,溶血葡萄球菌74.8%,腐生葡萄球菌82.5%,其他78.5%。MRSA、MRCNS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几乎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平、头孢哌酮/舒巴坦仍敏感,但发现3例万古霉素低敏株。结论:葡萄球菌感染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MRS菌株高达70%以上,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平、头孢哌酮/舒巴坦仍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5.
采用毒物在营养琼脂中垂直扩散方法,通过测定毒物在营养球脂中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产生蓝色抑菌带的长度,研究Hg、Cr^6 、Pb、CN^—、As、NO2^—、F^—及苯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受试毒物的浓度与抑菌带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具显著意义;对毒物的敏感性为Cr^6 >Hg>As>CN^—>Pb>NO2^—>苯酚>F—;多种毒物共同作用其毒性影响增加。  相似文献   
116.
采用酶切连接和重叠PCR连接两种方法将抗黑色素瘤单链抗体基因和去除N端信号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基因克隆于pET28a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NiNTA系统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MTT法检测融合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结果表明6HisScFvSEA融合蛋白可在E.coli BL21(DE3)中稳定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0%,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融合蛋白可通过激活效应细胞对表达相关抗原的黑色素瘤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多维异核核磁共振方法,结合运用荧光和圆二色等光谱方法,比较研究了V8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含149个氨基酸残基),酶蛋白1-140片段(SNase140)以及在TMP(thymidine 5′-monophosphate)和Ca^2 存在下的SNase140的溶液构象状态。探讨了酶蛋白C末端去9肽后对酶蛋白构象和活力的影响。研究指出,远离酶蛋白活性部位残基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将通过酶蛋白两个亚结构域之间所形成的氢键,影响酶蛋白活性部位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酶蛋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8.
119.
熊剑  董伟  李勇  王纲 《生物技术通讯》2003,14(3):207-209
葡激酶(SAK)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含有13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大量研究证明它具有潜在的溶血栓特性。但葡激酶是一种外源蛋白,注入体内会引起不良反应,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对蛋白质进行化学修饰。本综述SAK的结构、洛栓机理、化学修饰及临床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0.
口蹄疫病毒三价复合多表位佐剂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O型、A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全基因和AsiaI型FMDV两个基因拓扑型的结构蛋白VP1基因上的5个抗原表位基因作为主要免疫原基因,以来源于非结构蛋白3ABC和结构蛋白VP4上的3个Th2细胞表位基因作为辅助基因,构建了O型、A型和Asia1型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在此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为基因佐剂,通过分子设计构建了SEA与OAAT融合表达基因。将构建好的表达盒OAAT与SEA融合表达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P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口蹄疫三价基因佐剂DNA疫苗pEA。经Western blotting和IFA检测,目的蛋白在Hela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小鼠免疫实验表明,pA和pEA免疫组的血清抗体均能分别与O型、A型和AsiaI抗原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显著,且pEA免疫组和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A免疫组;同时pA和pEA免疫小鼠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pEA免疫组的IL-2、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pA免疫组。用O/NY00和Asia1/YNBS/58株FMDV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