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78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华南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类型的初级生产力和养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2.
43.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 V.区系相似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应用相似系数即关联系数进行植物区系相似性分析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集合论角度讨论了区系相似性、相似关系及其相似系数的实质.作者以为在区系相似性分析中应用R.R.Sokal和C.D.Michener(1958)提出的简单匹配系数比较适宜,同时亦能避免以往区系相似性分析中缺乏可比性及某些“表相”相似等问题.最后,还提出了总体相似系数和类型相似系数二个新概念,以便按照吴征镒教授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学术思想统一研究各个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对此,作者用了6个区系实例进行了演算说明.  相似文献   
44.
药食同源的野蔬植物——藿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食同源的野蔬植物——藿香董然刘述(吉林农业大学野生植物资源室130118)(敦化市特产局)藿香(Agastacherugosa)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木植物,株高0.5~1.5m,有香气,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叶对生,卵形,叶柄1~4cm,叶片长2-8...  相似文献   
45.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器分析结果表明,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人工种植的银木(Cinnamomumseptentrionale)种群中,其枝叶精油主要化学组成在各植株间存在很大差异,发现精油存在1,8-桉叶油素,樟脑,异丁香酚甲醇和9-氧代橙花叔醇等四个化学类型.除异丁香酚甲醚类型外,其余类型均为第一次报道.综观樟属其它种的化学类型研究可见,化学类型在樟属植物中普遍存在种内多型性和种间共性.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基因工程抗体的主要类型(包括嵌合抗体、人源化CDR移植抗体、亚分子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研究方法和用途;克隆可变区(V)基因的策略,从正常或免疫B细胞获得V区基因和抗体基因库技术;在大肠杆菌中、噬菌体内和哺乳类细胞中高效表达抗体及其片段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7.
短盖巨脂鲤卵巢发育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短盖巨脂鲤各个生长时期卵巢组织学研究以及成熟卵超微结构观察,获得短盖巨脂鲤生长发育过程中卵巢发育规律;同时对卵母细胞核仁排出物与核质关系及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根据卵巢的卵母细胞组成确定了其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48.
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地区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并对照测定野生与人工栽培样品,结果人工栽培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野生高。  相似文献   
49.
朱华   《广西植物》1995,(4):307-318
本文研究了中国产粗叶本属植物30种4亚种和7变种的地理分布,划分出三个分布区类型,十二个变型和四个亚变型。根据种多度和分布特征,中国粗叶本属植物在分布上表现出与中国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相匹配的分布规律,并受几条植物地理界线的作用。通过对地理替代类群和一些特殊分布式样的分析,显示了所谓的“田中线”和一条北起四川峨眉向南经贵州西南部至广西西部的界线对粗叶木种的分布,特别是对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日本替代分布具有明显的作用。这导致笔者认为“田中线”作为中国-日本分布的西界而另一第线作为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东界。进一步的分析还揭示由云南南部沿缅甸、泰国向南延伸的横断山余脉既充做一条植物南-北迁移的通道又是一条中南半岛西部(印-缅)与东部(印度支那-华南)的植物地理界线。  相似文献   
50.
3种燕麦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种燕麦的核型研究余懋群,马欣荣,张庆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贵州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贵阳550025)关键词砂燕麦,野生大燕麦,黑龙江野燕麦,核型KARYOTYPESTUDYOFTHREEOATSINCHINA¥YuMaoq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