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吴洪超  龚大洁  杨莉  赵鹏 《四川动物》2007,26(2):419-421
通过实地调查,证实中国林蛙在甘肃省康乐县也有大规模种群分布,并对康乐县中国林蛙冬季越冬环境进行了调查。对其冬季活动状态做了定点观察,发现在气温、水温都很低的初冬季节,无论成体还是幼体均活动正常,无冬眠现象。根据此现象分析了其原因与生态学意义,为该物种的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2.
从2007年4月到9月,对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号。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以往在八大公山采集保存的蛾类标本1000余号一起,共鉴定出19科175种,其中7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种为主。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细菌分布、耐药性,为临床采取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全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地调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有样必采,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人次发病率为2.2%,例次发病率为3.1%;鉴定出的226株病原体中,G 菌64株,占28.3%,G-菌126株,占55.8%,真菌36株,占15.9%。按分离菌株数排列,依序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鲁氏不动杆菌、粪肠球菌、白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是66.7%和95.5%,大肠埃希菌等G-杆菌对3代头孢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70%。结论该院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符合一般规律,其病原体以G-菌为主,且对3代头孢类等高档抗菌药物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94.
毛竹基因组大小和序列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竹(P. pubescens)是世界重要的竹类植物之一, 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2/3以上)、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 毛竹属于禾本科, 为四倍体(4x = 48), 是该科中特殊的草本植物. 禾本科中多个基因组已被或正在被测序, 但竹类植物基因组研究还未见报 道. 本研究以被测序的玉米(B73)和水稻(日本晴) 基因组作为内参, 利用流式细胞仪(FCM)获得大小约为2034 Mb毛竹基因组, 其与玉米基因组大小相仿, 远大于水稻基因组. 为了明确毛竹基因组是否与玉米基因组一样由大量重复序列组成, 进行了毛竹基因组随机测序, 获得近1000条基因组调查序列(GSS). 序列分析表明, 毛竹基因组的重复序列组成比例23.3%, 明显低于玉米(65.7%); 其重复序列主要由Ty1/Copia和Gypsy/DIRS1 2类LTR逆转座子(14.7%)构成, DNA转座子和其他重复序列比例均较低. 但由于测序数量等原因,该结果还有待今后更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分析. 本研究对毛竹和其他竹种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同时该研究是第一次对竹类植物基因组的序列构成进行了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95.
在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153种,分别属于92属,72科.通过对苔藓植物的优势类群、科属的区系成分、垂直分布以及群落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1)物种多样性丰富.(2)优势类群明显.(3)垂直分布显著.(4)温带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96.
对甘肃小陇山东岔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分析整理,共记录81科、211属、308种,药用植物资源绝大多数为野生,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选取以五味子、天麻、猪苓等为代表的9种大宗药材进行重点介绍,同时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东北马鹿种群现状调查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北地区的马鹿(Cervus elaphus)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栖息地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马鹿种群的生存状态。本文于2019至2020年采用样线法和粪堆计数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野生马鹿种群恢复现状开展调查,估算其种群密度及数量。结果显示,与10年前相比,黄岗梁、白音敖包、大冷山、赛罕乌拉、乌兰坝和高格斯台的马鹿种群密度均有显著增长(P<0.05),研究区域现有马鹿总数量约为(9644.2±1378.6)头,种群密度(2.5±0.9)头/km^(2)。本次调查从种群密度、数量及增长率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促进马鹿种群恢复的措施,为改进大兴安岭南麓马鹿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8.
自2009年首次在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中华虎凤蝶种群以来,在该保护区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野外调查监测。通过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6个分布点的野外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环境中的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及豆科植物为主,共计有46科96属128种;不同栖息生境中种群数量差异较大,高山灌草丛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主要生境,而梯田生境、乔木林生境中,其种群数量均很低,展现出与低矮芒草丛的保温遮阴特性以及寄主植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寄主植物的复壮和围栏的建设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栖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其种群数量的增效作用显著。为深入研究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保育工作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当地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正>翼手目为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目,中国的翼手目多样性也在不断更新,Smith和解焱(2009)统计中国翼手目118种,蒋志刚等(2015)则认为中国翼手目有7科34属134种。广东省翼手目有6科24属55种(邹发生和叶冠锋,2016),此后也仍陆续有新纪录,如长指鼠耳蝠(Myotis longipes)(张琴等,2017)、卡氏伏翼(Hypsugo cadornae)(Xie et al., 2021);我们前期对澳门翼手目的调查,发现5科8属10种(黄继展等,2013)。  相似文献   
100.
在室内查阅标本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调查,对秦岭地区紫堇属植物及其地理分布进行全面修订。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共有紫堇属植物28种,其中5种为秦岭特有种。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8种为秦岭广布种,7种为秦岭西部分布种,7种为秦岭中部分布种,1种为秦岭东部分布种,3种为秦岭中部和西部分布种,2种为中部和东部分布种。根据修订,给出了秦岭紫堇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