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成满堂  高保国 《蛇志》1993,5(1):21-23
测定120例脑血栓患者和132例健康人体外血栓各值,并结合病情轻重及蝮蛇抗栓酶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体外血栓各值均高于健康人(P<0.001);病情不同,其体外血栓各值间有显著差异(P<0.002—0.001);治疗后体外血栓各位明显下降(P<0.001).表明体外血栓结果对脑血栓患者病情判定及疗效观察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2.
黎丽 《蛇志》1997,9(1):59-59
甘露醇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肾损害19例分析黎丽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545005甘露醇作为一种渗透性利尿剂,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常用首选药物。我们遇到应用甘露醇治疗中老年脑血管意外引起肾脏损害1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方法和结果1.1一般资料本组1...  相似文献   
63.
隐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性真菌,因其有嗜中枢特性,常导致隐球菌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所以其穿过血脑屏障的机制长期受到关注。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如单核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隐球菌荚膜、尿素酶及 CPS1基因等,该文就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影响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因素逐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脑血管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人格特征应用A 型行为类型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0 名20-35岁青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划分出不同类型;脑血管状态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诊断技术测查60 人的大脑中动脉(MCV)的血流速度来判断脑血管的紧张程度。结果:脑血管紧张组:A 型人格为19 人占59.3%,对照组:A 型人格为3 人占10.7%,以A 型人格占优势(x2 =22.85,P〈0.01)。脑血管紧张组(36.2± 5.8)A 型行为问卷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20.3± 2.4))(t=6.81,P〈0.01)。脑血管紧张组P分、N 分、L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血管紧张组E分(内外向)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性格类型相比,外向情绪不稳定型的脑血管紧张组13(40.6%)与对照组4(14.3%)相比所占比例较高(x2 =21.91, P〈0.05)。结论:A 型人格,外向不稳定的人格特征与脑血流速度增快有关,可能是脑血管紧张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transradial angiography,TRA)及术后血管封堵术对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93例行脑血管造影及术后血管封堵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TRA组(n=97例)和经股动脉途径(Transfemoral approach,TFA)组(n=96例)。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术后3 d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穿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受线时间、材料费、穿刺点局部并发症等。结果:TRA组穿刺成功率为98.97%,TFA组穿刺成功率为97.91%,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组的穿刺时间长于TFA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T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组的受线时间、手术时间及材料费显著低于TF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组穿刺点血肿及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较TF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其他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TRA)及术后血管封堵术具有局部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等特点,更为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66.
中风是人类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正确区分中风的类型和症状,从表征迅速诊断发生的中风的类型,对于中风患者对症治疗和制定系统护理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康复和延长生命.本研究系统地论述了中风的分类、不同类型中风的症状以及临床诊断和护理的策略,期望为医生、护理人员以及公众提供中风的认知和自我预防以及护理.  相似文献   
67.
姜向文 《蛇志》2011,23(3):312-3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及时抢救,加强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现将我院救治的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8.
抗血栓药不仅用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也广泛应用在药物溶解支架安装和人工关节置换等外科手术后的血栓预防上.市场还在进一步扩大。负责止血的血小板,为了维持生命.受到多种机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探头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患侧开颅去骨瓣减压和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其中,行普通型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28例,脑室型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32例。比较两组术后甘露醇应用剂量和应用时间,术后局部脑血流参数区域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 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r 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对比剂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TP)恢复情况。结果: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和天数较普通颅内压监测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随访提示脑室型ICP监测组预后良好比例较普通型ICP组显著增加(P0.05)。并且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提示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参数r CBF、r CBV、MTT、TTP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普通型颅内压监测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脑室型颅内监测探头改变了脱水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模式,通过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患者损伤部位的r CBF、r CBV、MTT和TTP可评估脑损伤的程度以及预后,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的脱水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术后3d、5d、7d颅内压,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两组患者术后3d、5d、7d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梗死、脑水肿、硬膜下积液、癫痫、纵裂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颅内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而重残以及死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轻残、植物生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