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7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28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血液输注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治疗手段,血液成分中的病原体灭活是降低输血风险的重要措施。临床上综合利用S-303法、PEN110法、补骨脂素S-59光化学法、核黄素光化学法、有机溶剂/去污剂法、亚甲蓝光化学法等灭活血液成分中的病原体。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在水体灭菌中的显著成效引发广泛关注。对血液成分中常用病原体灭活技术进行了简述,并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82.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百合科葱属常见的植物,富含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新鲜的大蒜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纯化,获得1株产香浓郁的菌株KLBMPAS015。采用固相微萃取固定吸附,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解吸附分析技术(SPME-GC-MS)对菌株KLBMPAS015的挥发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代谢产物的香气成分主要为:n-丁酸2-乙基己基酯(n-butyric acid 2-ethylhexyl ester)(1.36%)、1-丁醇3-甲基-丙酸(1-butanol,3-methyl-,propanoate)(25.40%)和戊基惕各酸(iso-amyl tiglate)(65.51%)。产香真菌KLBMPAS015的戊基惕各酸含量相对较高,在天然香料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3.
从黑果枸杞中分离得到18株黑果枸杞内生真菌,其中从棘刺分离得到3株,从根部分离得到10株,从茎部分离得到5株。对其内生真菌使用固体发酵技术放大培养后,使用固相微萃取材料对黑果枸杞内生真菌挥发性成分进行固定吸附后,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解吸附分析。结果表明,4株黑果枸杞植物内生真菌(KLBMPLR001、KLBMPLR004、KLBMPLR013和KLBMPLR018)中的挥发性成分多属于有机酸、芳香烃、酯类及其少量醇类、酚类和倍半萜化合物。4株菌株有机酸百分含量分别为48.69%、51.26%、47.75%和17.78%;芳香烃类百分含量分别为6.79%、19.23%、8.65%和5.75%;酯类百分含量分别为17.18%、7.37%、5.45%和7.95%。  相似文献   
984.
有害的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280~320 nm)辐射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但也有研究证明,UV-B辐射可诱导生物碱合成。然而,UV-B辐射能否提高颠茄(Atropa belladonna L.)中托品烷类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的含量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颠茄实生苗为材料,研究UV-B不同照射度强、时间(d数)对颠茄的氮代谢、生物碱含量及TAs代谢途径中的几个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天数的增加(5~30 d),低强度(LU,5μW/cm^2)UV-B处理与对照(无辐射)比较,硝态氮、莨菪碱、东莨菪碱含量无显著差异。然而,中等强度(MU,10μW/cm^2)和高强度(HU,15μW/cm^2)UV-B辐射,明显增加硝态氮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谷氨酸脱氢酶(glutamine dehydrogenase,G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重要的是,中、高强度UV-B辐射显著降低了颠茄的叶片与茎中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荧光定量PCR揭示,莨菪碱合成的关键酶腐胺N-甲基转移酶(putrescine N-methyltransferase,PMT)编码基因、莨菪碱-6-β-羟化酶(hyoscyamine-6-β-hydroxylase,H6H)基因表达呈高度组织特异性,主要是在根部表达。与对照比较,低强度照射25 d引起pmt在根部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而中、高强度照射导致其下调;h6h在根部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托品酮还原酶Ⅰ(tropinone reductaseⅠ,TRⅠ)编码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随照射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上述结果表明,低强度UV-B辐射促进氮代谢,有利于莨菪碱合成;而长期中、高强度UV-B辐射,尽管促进了谷氨酸代谢,但却使pmt和h6h表达降低,不利于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积累。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UV-B辐射强度和时间,对颠茄合成TAs的影响不同,可为大田试验生产莨菪碱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5.
王琼  卢聪  李法云  范志平 《生态科学》2017,36(4):185-193
河流生境是维持河流生态完整性, 维护河流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更科学准确的对河流生境质量进行评价,以辽宁省清河为研究区域, 分别采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赋权法确定权重, 构建河流生境质量评价指数(RHI), 以选择一种合理赋权方法。结果显示, 熵权法河流生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清河流域生境质量较好的河段3 个, 生境质量一般的河段6 个, 没有生境质量为好和差的河段。主成分分析赋权法评价结果显示生境质量为好的河段2 个, 生境质量较好的河段1 个, 生境质量一般的河段2 个, 生境质量为差的河段4 个。比照清河生境实际情况, 主成分分析赋权法与实际情况相贴切并对指标进行优选, 避免各指标重复赋权, 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生境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986.
采用含水乙醇提取、三氯甲烷脱色、正丁醇萃取和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新疆产菊科植物火绒草(Lentopodium lenotopodioides)全草中获得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二氢去氢二松柏醇4-O-β-D-葡萄糖苷(1)、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2)、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3)、去氢二松柏醇9′-甲醚-4-O-β-D-葡萄糖苷(4)、(-)-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5)、(-)-杜仲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6)、枸橼苦素C(7)和咖啡酸(8)。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报道。在500μmol L~(-1)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987.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2):231
Stipa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is the most typical formation of desert steppe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imary plots data obtained from fieldwork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s from 2010 to 2016 as well as some earlier records, we studied the Stipa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across China systematically, including the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distributed mainly on the Ulan Qab Plateau and western Xilin Gol Plateau. Due to the arid biotope of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semblage including height, coverage, biomass and species richness were normally lower than that of most Stipa formations in Eurasian steppe region. Moreover, 165 seed plants belonging to 85 genera and 29 families were recorded in the 80 study sites, in which rare species (occurrence frequency <20%) made up 87% of the total plants while common species and constant species could only be found occasionally. Species with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exceeding 50% included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Convolvulus ammannii, Cleistogenes songorica, Allium tenuissimum. In addition, Hemicryptophyte and therophyte were the two dominant life forms, covering 55% and 20% of the species, respectively. As for the ecological type of water, typical xerophytes accounted for 47% of all species which is followed by super-xerophytes and meso-xerophytes. Middle Asian areal-type and east Palaeo-North areal-type were the two major floristic elements, containing 37% and 26% of the speci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life forms and dominances of the species within the community,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in China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6 association groups, 29 associations.  相似文献   
988.
为了解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法兰地品种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从新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获得1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没食子酸乙酯(2)、鞣花酸3-O-α-L-鼠李糖苷(3)、苄基β-D-葡萄糖苷(4)、淫羊藿次苷F2(5)、苄基6-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β-D-葡萄糖苷(6)、苯乙基6-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β-D-葡萄糖苷(7)、反式肉桂酰基β-D-葡萄糖苷(8)、顺式肉桂酰基β-D-葡萄糖苷(9)、反式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10)、顺式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11)、反式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12)、山柰酚(13)、反式椴树苷(14)、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15)、槲皮素(1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7)、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18)和根皮苷(19),化合物1~12为芳香类,其余为黄酮类。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法兰地品种中报道,化合物4~9为首次从草莓中获得。  相似文献   
989.
石生针茅(Stipa tianschanica var.klemenzii)草原是中国荒漠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该文利用2010–2016年生长季的野外调查数据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中国石生针茅草原的生态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以及类型划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石生针茅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西部和乌兰察布高原,常分布在棕钙土基质的高平原上;分布区气候干旱,群落高度、盖度、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较低;根据80个样地的数据统计,石生针茅草原共记录到种子植物165种,隶属于29科85属,其中以偶见种(存在度<20%)居多,占87%,常见种和恒有种较少,存在度大于50%的物种有石生针茅、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物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居多,分别占55%和20%;水分生态类型以典型旱生植物居多,占47%,其次为强旱生植物和中旱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亚洲中部和东古北极成分为多,分别占37%和26%;根据生活型和物种的优势度,石生针茅群系可划分为6个群丛组、29个群丛。  相似文献   
990.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采集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花和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结果表明,从百里香花和叶总离子流图中分别鉴定出24、14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9.573%和97.187%。百里香花和叶主要成分包括酚类和萜烯类,其中百里香酚在百里香花和叶中分别占35.38%和4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