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5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陆均松+黄叶树一线枝蒲桃群落和钝叶水丝梨+线枝蒲桃一托盘青冈群落为例,对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域内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植被的最小取样面积、种群的立木级组成以及物种重要值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泉州的常绿阔叶林包括南亚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照叶林。通过对这两种植被类型的区分成分、生活型、叶的性质以及群落的结构与分布的分析,说明海拔450m以下具有较明显的以厚壳桂、红楠等为优势种的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和景观;海拔450~900m主要以米槠等拷类为优势种的群落,但仍有南亚热带雨林的某些特征;海拔900~1400m以甜槠为主要建群种的群落,属于中亚热带照叶林的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国产唇形科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陈好  马维伟  龙永春  常文华  杨永凯 《生态学报》2023,43(10):3906-3919
氮矿化是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和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研究高寒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氮矿化演变特征,对揭示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干扰背景下的湿地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尕海湿地4种不同退化梯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树脂芯原位培养方法,通过对植物生长季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初期、生长盛期、枯萎期)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研究,分析湿地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氮矿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尕海湿地退化对土壤氮矿化过程有显著抑制作用,与未退化(0.143 mg kg-1 d-1)相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分别减小了0.018 mg kg-1 d-1、0.025 mg kg-1 d-1、0.020 mg kg-1 d-1;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净氨化速率逐渐减小或者不变,而净硝化速率却增大。随时间推移,各退化...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分生物量估测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李意德 《生态学报》1993,13(4):313-320
本文通过对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分生物量估测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材积转换法不适宜估算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分生物量,其结果与皆伐法相比较一般偏高20%—40%;而用实测资料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对原始林林分有较好的估测结果,除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外,树干、树皮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值,与皆伐法的结果比较,相对误差一般在±10%以内,为允许误差范围,而对热带山地雨林的更新林生物量的估测则效果较差,应建立相应的估测模型。平均木法有工作量小的优点,且误差也在16%以下,但要注意取样的树种多样性和取样强度,在实际中应当慎用。另外本文对测定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原始林)的所需面积大小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生物量-面积曲线的概念,确定其最小调查面积为2500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彭少麟 《生态科学》1996,15(2):26-31
恢复生态学是现代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之中。本文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并探讨热带亚热带区域地带性植被的恢复途径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瑶山地区蚱科的新种(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记述采自广西大瑶山地区蚱科昆虫三新种,即拟仿蚱Tetriz simulanoides sp.nov、广西蚱Tetrix guangxiensis sp.nov及短背真长背蚱Euparutetzix brachynotus sp.nov。  相似文献   
18.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神类能量背景值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67种、灌木及大型木质藤本植物16种的各器官的热值。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主要种类的热值差异甚大,即使相同属内的一些种类,均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即在生活型的分类系统中,芽位越高的植物其热值越高,但在同一树种中,不同个体大小的植株,其差异不明显;不同植物种的根系热值也差异不大。一般情况下,树叶的热值较大,树干、树皮、树枝和根系次之。已初步证明了部分热带植物含有较多的硅、锰、铁、钙等元素,它们在样品燃烧后形成了颗粒状的剩余物,这是一个值得更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类能量背景值测定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67种、灌木及大型木质藤本植物16种的各器官的热值。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主要种类的热值差异甚大,即使相同属内的一些种类,均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即在生活型的分类系统中,芽位越高的植物其热值越高,但在同一树种中,不同个体大小的植株,其差异不明显;不同植物种的根系热值也差异不大。一般情况下,树叶的热值较大,树干、树皮、树枝和根系次之。 已初步证明了部分热带植物含有较多的硅、锰、铁、钙等元素,它们在样品燃烧后形成了颗粒状的剩余物,这是一个值得更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分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步峰  周光益 《生态学报》1997,17(6):635-639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流域的定位研究,分析了3年间该群落冠层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的消减、缓冲耗能效应以及年暴雨携带养颁系统中贮存效应,其冠层消减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占总消减能在61.8-71.8%之间,其中大暴雨势能量占年总消减势能的43.9%;大雨、暴雨及大暴雨雨水的年均养分一为55.122kg/km^2,其产流流失为42.917kg/hm^2,年均净积累12.20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