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A、B组和对照组,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和运行训练,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以常规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B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IL-6、IL-8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IL-6、IL-8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的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m MRC)低于对照组,A组m MCR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6MWD)高于对照组,A组6MWD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运动训练能明显降低COPD稳定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炎症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大动脉弹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2.
肠道菌群与人体互相依存,与机体的感染、营养、免疫及代谢密不可分,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具有易变性,它的种类和数量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宿主健康状态和生活方式等。近来发现,生活方式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这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本研究就机体不同代谢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运动这种生活方式直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偏瘫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物理治疗(PT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于治疗1、3个月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粗大运动能力(GMFM)评分、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GMFM、F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一个月后ADL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0.48%和76.19%,治疗三个月后分别为95.24%和85.71%,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脑外伤后偏瘫患者ADL及部分运动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4.
目的:检测儿童的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研究评估儿童运动能力的相关指标。方法:设计了一套便携式运动能力检测系统,检测儿童的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本系统由运动能力检测设备和上位机数据分析存储展示部分组成。结果:研制的便携式运动能力检测系统具有可穿戴、功耗低等优点,能够准确地记录儿童的运动数据。结论:便携式运动能力检测系统能够检测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数据和下肢力量数据,及时发现运动能力的缺陷,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和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选择的受试者为12名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学生(年龄:(20.3±2.26)岁; BMI:(21±1.17) kg/m2),采用双盲、安慰剂控制及平衡次序法进行不同补充处理(NBC, UBE或安慰剂,剂量皆为200μg)各1次,每次间隔1周,补充后15 min依序进行最大有氧运动表现测试,以及自行车30 s无氧温盖特测验,旨在探讨氧协同多重烟碱酸铬复合物(NBC)与含铬能量糖(UBE)补充对有氧及无氧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补充NBC和补充UBE后最大摄氧量分别增加5.1%和5.5%,衰竭时间分别延迟2.1%和3.5%,平均动力输出分别增加3.3%和3.8%,最大动力输出提升9.4%和12%,且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补充UBE的衰竭时间也显著优于NBC,补充UBE在温盖特测验后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补充NBC。本研究初步说明,补充NBC与UBE均能有效改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表现。若单就运动衰竭时间而言,由于UBE内含NBC及碳水化合物等其他成分,所以补充UBE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利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EtOAc)和正丁醇连续分离花生红衣中甲醇提取物,并且用硅胶柱层析法从EtOAc可溶性部分中分离出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基于1H-和13C-NMR数据分析结果,提取的该化合物被鉴定为白藜芦醇。通过将从花生红衣中提取的白藜芦醇饲喂运动白鼠,并观察对其肾脏抗氧化能力、红细胞膜抗氧化水平以及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发现,Res对运动白鼠的肾脏抗氧化能力、红细胞膜抗氧化水平以及心肌抗氧化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为Res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和运动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7.
大豆蛋白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等多种生物功能。为了探究不同剂量大豆蛋白对大鼠抗疲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对SD大鼠灌胃不同剂量(200 mg, 400 mg, 800 mg)的大豆蛋白,4周后对大鼠进行力竭游泳实验,并检测大鼠血液、肝脏和骨骼肌的血糖(Glu)、乳酸(Lac)、尿素氮(BUN)、游离脂肪酸(NEFA)、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水平。研究显示,补充大豆蛋白可按照剂量依赖方式提高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补充大豆蛋白可降低大鼠血清的Lac和BUN水平,并提高血清NEFA水平。补充大豆蛋白可降低大鼠血清的CK、AST和ALT水平。补充大豆蛋白可提高大鼠血清SOD及肝脏和骨骼肌组织CAT水平,并降低肝脏和骨骼肌组织中的MDA水平。研究结论初步表明,大豆蛋白可有效提高大鼠的抗疲劳能力、改善能量代谢方式、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运动损伤,从而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大豆蛋白补充剂有望成为提高运动员抗疲劳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功能饮料,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旨在探讨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上肢力量表现和肌肉损伤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时间诱发激活后增强效应后,对卧推(bench press throw, BPT)表现的影响。本研究招募30名大学生男性篮球运动员进行重复交叉实验。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组3 s卧推MVICs (3 MVICs)、3组5 s卧推MVICs (5 MVICs)、对照控制(CON)共3次干预,记录推掷高度与杠铃腾空时间,并分析推掷高度、力量与功率的峰值。研究表明:3 MVICs、5 MVICs、CON处理后,卧推高度在后测各时间点皆显著低于前测平均值,功率峰值在第4分钟、第8分钟及后测平均值上,皆显著低于前测平均值。但是,力量峰值在后测各时间点与前测平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初步认为给予较长的组间恢复时间,3 MVICs、5 MVICs产生肌肉疲劳的程度可能高于诱发PAP的程度,进而无法提升训练良好运动员的上肢爆发力表现。  相似文献   
99.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FGF9)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家族成员之一,属于一种自分泌或旁分泌生长因子。在脑组织中,FGF9主要表达于海马和皮质区,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维持细胞存活的功能。研究发现,FGF家族在抑郁症患者的多个脑区出现表达紊乱,FGF9在抑郁行为中扮演着负调控角色,但其介导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FGF9及其家族成员在抑郁中的作用; 围绕其受体(FGFR)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功能特点,深入分析FGF9调节抑郁行为中的作用机制;结合运动抗抑郁的神经营养假说,提出经由FGFR/GSK3β/β-catenin通路的FGF信号,可能介导抑郁症的运动干预机制的假设。这些将为FGF9介导抑郁行为和运动抗抑郁的有关研究提供理论的基础和探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间歇性运动对肥胖大鼠身体机能影响,为肥胖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普通膳食组(n=20)和高脂膳食组(n=60),适应性喂养8周后,筛选普通膳食大鼠8只和高脂膳食肥胖大鼠32只,用于后续实验。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普通对照组(CS),普通饲料喂养,不做任何运动;高脂安静组(HS):高脂饲料喂养,不作任何运动;高脂持续运动组(HC):进行60 min/d×5天/周×6周;高脂长时间低频率间歇性运动组(HLL):进行30 min/次×2次/天(间歇6 h)×5天/周×6周;高脂短时间高频率间歇性运动组(HSH):进行20 min/次×3次/天(间歇3 h)×5天/周×6周,各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训练强度均为25 m/min。6周后,各组大鼠称重、检测RMR、FBG、TG等生化指标,并测量体脂及肌肉重量。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之间RMR、FBG、TG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HSH、HLL、HC、HS组体重均明显高于CS组(P<0.05)。实验后,HSH、HLL、HC组RMR均明显高于HS、CS组(P<0.05),但HSH、HLL、H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S组体重高于CS组(P<0.05),HSH、HLL、HC组体重明显低于HS组(P<0.05),但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SH、HLL、HC组之间PF、EF、PF/W、EF/W均明显低于HS组(P<0.01),而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大鼠GM、Q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SH、HLL、HC组之间GM/W、QF/W高于HS组(P<0.05),而HSH、HLL、H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SH、HLL、HC组FBG、TG均明显低于CS、HS组(P<0.05),但与HS组差异更显著(P<0.01),而各训练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周不同强度间歇性运动对肥胖大鼠体成分产生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且短时间高频率间歇性运动(HSH)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