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木犀科系统研究中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电泳分析了木犀科7属51种(亚种,变种及某些被归并的种)植物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个别种的种内酶谱有变化,但各个种都有能与其他种相区别的酶谱,各属也具有其特征酶谱,过氧化物同工酶适宜的作为木犀科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酶谱认为不分亚科,各族独立为宜,酶谱支持雪柳属和连翘属分别从族及丁香族中独立出来单独建族;支持撤消丁香族,将丁香属并入木犀榄族而靠近女贞属,根据酶谱及  相似文献   
22.
反相胶束体系中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和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系统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在CTAB/H2O/CHC.3-isooctane(1∶1,V/V)反相胶束体系中的催化行为。在一定条件下酶反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研究水含量、底物浓度、PH、温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对酶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酶表现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抑制酶活,最适PH为7.0。在低水含量(W0<5)的胶束体系中保温后,酶的活力发生不可逆的改  相似文献   
23.
兼具SOD和GPX活力的双功能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苯甲基磺酰氟(PMSF)和H2Se相继处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将酶分子中的丝氨酸(Ser)转化为硒代半胱氨酸(SeCys),从而引入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因,使其在SOD酶活性大部分保留的情况下,具有GPX活性,其GPX活力是PZ51活力的30倍,研究了双功能酶的最佳制备条件,包括PMSF的剂量、反应最适温度及H2Se处理时间等,并用电子能谱、DTNB等方法  相似文献   
24.
He-Ne和CO2激光对茶树花药培养的药裂率和出愈率的影响,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按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的序列:He-Ne:20J/cm^2〉CK〉He-Ne:30J/cm^2〉CO2:35.4J/cm^2。对He-Ne激光照射花药及其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主要表现在弱酶带的变化上,无规律差异。  相似文献   
25.
用苯甲基磺酰氟(PMSF)和H_2Se相继处理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u,Zn-SOD),将酶分子中的丝氨酸(Ser)转化为硒代半胱氨酸(SeCys),从而引入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团,使其在SOD酶活性大部分保留的情况下,具有GPX活性,其GPX活力是PZ51活力的30倍。研究了双功能酶的最佳制备条件,包括PMSF的剂量、反应最适温度及H_2Se处理时间等,并用电子能谱、DTNB等方法测定了双功能酶的硒含量;测定了双功能酶对不同底物的米氏常数及双功能酶的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大鼠皮下注射TNT,以HPLC分析其在晶状体内的代谢过程,并检测晶状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发现在注射TNT后2h即可在晶状体内检测到为量极少的TNT及其代谢产物,第12h一氨基二硝基甲苯含量达最高峰。鼠龄较小的大鼠晶状体内TNT及其代谢产物高于鼠龄较大的大鼠.多剂量注射TNT时大鼠晶状体内一氨基二硝基甲苯于第2天达到高峰,TNT于第5天达饱和状态,第18天一氨基二硝基甲苯含量与TNT含量相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注射TNT的第2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第5天和第18天维持在低活性状态。实验表明TNT在晶状体内是通过硝基还原而代谢的.TNT进入晶状体后初期可诱发晶状体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增高,后期则导致晶状体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27.
凤眼莲能够吸收和在体内聚集外源苯酚,体内的酸含量随着环境中酚浓度的上升而上升。从生长于合酚培养液中的凤眼莲体内能够检测到酚糖苷,说明凤眼莲体内有酚精苷转移酶的存在。浓度小于50mg/L的外源酚能提高凤眼莲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酚氯化酶与过氧化物酶在线粒体和微粒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而酚糖苷转移酶则不存在于这些细胞器中。  相似文献   
28.
采后的鸭梨果实果心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含量高于果肉,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果肉,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别不大。随着采后天数的延长,果实的过氧化物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9.
雌性特异血清蛋白存在于成熟雌性大阪鲫鱼血清中,雄鱼则无。注射雌二醇可诱导雄鱼及成熟雌鱼合成这种蛋白质并引起鱼肝细胞粗面内质网增加,糖元颗粒减少。从诱导的大阪鲫鱼血清中分离出电泳纯的雌性特异血清蛋白的分子量为466000±4000(n=10),电泳谱带有3条,用纯的雌性特异血海蛋白制备的兔抗鱼抗血清不与雄鱼血清发生免疫反应,而与正常成熟雌鱼及诱导鱼的血清形成1条免疫沉淀线。免疫细胞化学定位诱导及成熟雌鱼的肝细胞核外细胞质有阳性颗粒,在卵母细胞外围有成团的阳性颗粒分布。  相似文献   
30.
化学突变具有底物结合部位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含硒抗体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发了一种制备抗体酶的新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专一地与谷胱甘肽(GSH)的巯基反应,合成出半抗原GSH-S-DNP。用戊二醛将半抗原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上,制成全抗原。再用标准的单抗制备法获得具有GSH结合部位的单抗(4A4IgG)。用苯甲基磺酞氟(PMSF)和H2Se相继处理该单抗,则将单拉结合部位上的丝氨酸(Ser)突变成硒代半胱氨酸(SeCys,因而在单抗结合部位上引入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团。突变后的单抗具有GPX活性,其活力已达到天然GPX的数量级水平。动力学行为也与天然GPX类似。这种新的含硒抗体酶有优于GPX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