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71.
经室内侵染力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皆能侵染雷公藤丽长角巢蛾Xyrosaria lichneuta幼虫,不同菌株的侵染力存在显著差异。3株白僵菌中,Bb27菌株毒力最强,菌液为1×10^5~1×10^9个·mL^-1五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孢子悬浮液时,害虫15d校正死亡率在58.3%-100%之间;LT50分别为9.36d,6.26d,3.89d、2.54d.2.10d;LC50为4.87×10^4个·ML^-1。3株绿僵菌中,MaZPTP01菌株毒力最强,5种孢子浓度15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2.4%、69.0%、76.2、92.9%、95.2%;LT50分别为11.47d、6.89d、4.36d、2.68d、2.13d;LC50为7.39×10^4个·mL^-1。Bb27和MaZFIT01菌株可应用于林间作进一步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72.
杨灿朝  蔡燕  梁伟 《生物学杂志》2010,27(1):76-79,60
鸟类巢寄生的寄主无论是成乌还是雏鸟,对宿主都是极具伤害性的,因为它们降低了宿主的生育力,然而,无论是在寄主种内还是种间,其伤害性的差异变化很大。综述了以往对这种伤害性差异的各种解释,以往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伤害性所带来的利益。认为寄主的伤害性行为可以像病原体的伤害性一样进行分类,伤害性在为寄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代价,所以,由病原体伤害性进化研究衍生而来的平衡假说,适用于解释鸟类巢寄生伤害理论的进化。  相似文献   
273.
本文报道了黑蛋巢菌属Cyathus的三个新种、一个新变种和一个新记录种,它们分别是:四川黑蛋巢菌C.sichuanensis Liu et Y.M.Li,关帝山黑蛋巢菌C.guandishanensisLiu et Y.M.Li,云南黑蛋巢菌C.yunnanensis Liu et Y.M.Li,五台山黑蛋巢菌垣曲变种C.wutaishanensis Liu,Shangguan et Yuan var.yuanquensis Liu et Y.M.Li和栗褐黑蛋巢菌C.badius Kobayasi。模式标本除C.yunanensis Liu et Y.M.Li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外,其余均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74.
本文报道了黑蛋巢菌属Cyathus的三个新种、一个新变种和一个新记录种,它们分别是:四川黑蛋巢菌C.sichuanensis Liu et Y.M.Li,关帝山黑蛋巢菌C.guandishanensisLiu et Y.M.Li,云南黑蛋巢菌C.yunnanensis Liu et Y.M.Li,五台山黑蛋巢菌垣曲变种C.wutaishanensis Liu,Shangguan et Yuan var.yuanquensis Liu et Y.M.Li和栗褐黑蛋巢菌C.badius Kobayasi。模式标本除C.yunanensis Liu et Y.M.Li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外,其余均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75.
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图象与主巢方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我国南方诸省危害土质堤坝的主要白蚁危害种,一般多为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其次是黄翅大白蚁Macrotemes barneyi Light。然而也有些水库则以黄翅大白蚁为主,如广东湛江志满水库1982年据分群孔普查出黄翅大白蚁21巢,其中分群孔图象标记清楚的有12巢例;黑翅土白蚁只有一巢例;海南土白蚁7巢例;黄翅大白蚁占该坝白蚁危害种数的72.41%。 为提供堤坝白蚁找巢技术,从1978—1982年对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分布图象与主巢方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76.
黑线仓鼠巢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董维惠  侯希贤 《兽类学报》1989,9(2):103-109
1987年6—9月用标志重捕流放法在呼和浩特地区对黑线仓鼠的巢区进行了研究,雌、雄性的巢区分别为2720.6±576.0平方米和7684.1±1736.6平方米,活动距离分别为95.5±14.4米和135.9±12.4米。黑线仓鼠巢区和活动距离季节变化不明显,雄鼠巢区6—9月全部重叠,雌鼠巢区只有9月份不重叠,雌、雄性巢区彼此重叠。  相似文献   
277.
短尾猴黄山鱼鳞坑群四季巢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岐山  熊成培 《兽类学报》1989,9(4):239-246
本文采用无线电发讯器和直接跟踪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短尾猴黄山鱼鳞坑群四季巢区的利用与环境的关系。鱼鳞坑群的春季巢区为2.75平方公里,夏季为1.62平方公里,秋季为3.62平方公里,冬季为2.5平方公里。四季巢区有重叠现象,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巢区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不明显,与分布在黄山的短尾猴整体情况有所差异,反映了短尾猴适应环境而表现的一种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278.
首次发现武汉地区粽管巢蛛胚胎细胞中存在B染色体,观察数目为1~28条,B染色体数目从有丝分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在非整倍体细胞中,随着A染色体的减少逐渐增多。B染色体形态稳定;大多数为等臂染色体,少数具亚端着丝点和端着丝点;外观上明显小于A染色体。  相似文献   
279.
曾庆韬  晏建章 《蛛形学报》1996,5(2):132-136
首次发现武汉地区粽管巢蛛胚胎细胞中存在的B染色体,观察数目为1~28条,B染色体数目从有丝分裂晚前到中期逐渐减少,在非整倍体细胞中,随着A染色体的减少逐渐增多,B染色体形态稳定,大多数为等臂染色体,少数具有亚端着丝点和端着丝点,外观上明显小于A染色体。  相似文献   
280.
本文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栖息在自然环境中香鼬(Mustealaltaica)的活动节律及其巢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香鼬多营独居生活.除繁殖期外,无论雌雄个体均无长期稳定的巢穴,经常更换活动的位置。香鼬的每日活动主要为玩耍、自身的修饰、光浴、探视和取食,在繁殖期还有育幼及对幼鼬的保护。在不同时期香鼬日活动高峰和巢区大小均有不同。幼鼬出洞活动前,其亲体雌性成鼬活动呈现两个明显的高峰,11:00~13:00和16:00~17:00,雄性成鼬则只有一个活动高峰在11:00左右;在这一时期,成体香鼬的地面活动高峰与其食物──高原鼠兔的地面活动高峰不相吻合,雌性成鼬的巢区面积为7.21ha,雄性成鼬的巢区面积为11.7ha。幼鼬出洞活动后,雌性成鼬的活动高峰为8:00~9:00和17:00~19:00,巢区面积平均为82.72ha。幼鼬扩散期间;雌性成鼬的活动高峰期分别为8:00~9:00和15:00~20:00。在这两个时期。成体香鼬的地面活动高峰与高原鼠兔的地面活动高峰趋于一致。影响香鼬活动和巢区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的丰富度、猎物的活动性和繁殖行为,同时种群密度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