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从Dyerbers在1978年指出二十碳五烯酸(EPA)有益于人类健康以来,人们已发现二十碳五烯酸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和高血压,防癌抗癌,促进大脑发育,预防老年痴呆,保护视力等功能。目前其唯一商业来源为深海鱼油,但由于鱼油资源有限,且其中的N-3PU-FA由于被氢化和掺入人造黄油或起酥油而破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徐天宇,1995)。人们一直在探索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新来源。研究表明,能产生有意义EPA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和藻类(戴传超等,1995)。藻类的培养由于受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轮叶蒲桃果实红色素提取与基本性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轮叶蒲桃果实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剂,定量定性分析光、温度、氧化还原介质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叶蒲桃果实色素最佳提取剂为酸性乙醇,属花色苷类色素。室内自然光对色素影响不大,该色素在80℃以下较稳定,对氧化剂、还原剂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33.
应用酶解技术分离出桔梗科四种植物(桔梗、轮叶沙参、杏叶沙参和羊乳)的胚囊。对胚囊的形态结构和贮藏物质的变化作了观察比较。它们的成熟胚囊结构基本相同,均由卵细胞、一对助细胞和中央细胞组成。反足器退化较早。但形态、大小等有一定差异。桔梗胚囊狭长,细胞质浓密;沙参(包括轮叶沙参与杏叶沙参)的胚囊也较狭长,细胞质不如前者浓密;羊乳胚囊非常宽大,而细胞质相当稀薄,与前三种植物的差异较大。它们均含有贮藏物质,显微化学反应表明主要系多糖物质。多糖颗粒的形状、大小各有特点,在胚囊受精前后的消长变化也有不同。其中羊乳与其它三种植物之间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4.
李秉滔  黄燮才   《广西植物》1985,(2):79-84
<正> 一、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1.腋上花萝芙木 新种 图1 Rauvolfia superaxillaris P. T. Li et S. Z. Huang, sp. nov. Species R. tiaolushanensi Tsiang affinis, sed foliis coriaceis, nervis lateralibus utrinsecus paulatim prominulis, infructescentiis superaxillaribus 4—5.5 cm longis differt.  相似文献   
35.
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玉浩拉.  RL 《动物学报》1995,41(2):125-133
1992年对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人工受精孵胚胎发育后期和前仔鱼期连续剖察表明,受精后约96小时胚体听囊内出现一对矢耳石,孵出后第2天耳石上出现第一个日轮,之后每天形成一轮。在当镜和扫描电镜下测定了幼、成鱼矢耳石的形态、直径、日轮数及其间距变化。耳石矩径与鱼体长呈线性关系,75尾幼、成鱼的关系式为y=3\28x+248.30  相似文献   
36.
文章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齐口裂腹鱼仔稚鱼耳石早期形态发育与生长特点、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轮纹沉积规律。结果表明: 在13.5-17.2℃孵化条件下,微耳石和矢耳石在出膜前形成,而星耳石于出膜后第12天出现。在仔稚鱼生长过程中,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矢耳石经历近圆形、锲形后发育为箭矢状,星耳石形状由近圆形发育为星芒状。微耳石的前区、背区和腹区及矢耳石的背区和腹区生长呈幂函数关系,而微耳石的后区、矢耳石前区和后区生长以及两对耳石的前后区半径之和与全长均呈线性相关。在(18.50.5)℃和(15.61.1)℃条件下,50%矢耳石样本第一轮纹均在出膜后第 2 天形成(分别为出膜后18h和19h),以后每天形成一轮。微耳石和矢耳石轮纹数均与日龄呈线性相关,方程斜率均与1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对耳石的轮纹沉积均为日周期性。这些结果为研究齐口裂腹鱼野生种群繁殖期和早期生活史特征等生态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7.
罗献瑞  赵素云   《广西植物》1986,(Z1):49-61
本文报道有关中国防巳科植物研究的一些资料,涉及青牛胆属(Tinospora)、细圆藤属(Pericampylus)和轮环藤属(Cyclea)三个属。考虑到青牛胆属和轮环藤属植物有较大的药用价值,而《中国植物志》防巳科的出版又尚需时日,故将这两属的分种检索表一并收入本文,供鉴定标本时参考。  相似文献   
38.
<正> 广东位于祖国的中南部,地处亚热带与热带地区,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不同的地域含不同的植被类型和繁多的植物种类,药用植物的种类与资源也极丰富。。本省民间应用植物药(药材)防病、治病及人工种植药材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中就记述了本省不少的药用植物种类。近年来,随着四化建设的需要,我省植物药的应用与生产也不断发展和提高,成为我国药材,特别是“南药”的主要产地之一。著名药材,如巴戟天、砂仁、益智、何首乌、桔红、广藿香、广防己、金钱草等,行销  相似文献   
39.
40.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具有合成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潜力,放线菌新种是寻找新型抗生素先导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来源。【目的】挖掘药用植物地黄内生放线菌资源,并对地黄轮纹病拮抗菌株leaf-16进行新种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五步消毒法分离河南道地药材地黄的内生放线菌,以地黄轮纹病原真菌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该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一株抗地黄轮纹病的放线菌新种leaf-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细胞壁化学组分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对菌株leaf-16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经平板对峙实验得到8株抗地黄轮纹病的放线菌,其中菌株leaf-16经16S rRNA基因测序、形态比较、生理生化、化学组分和分子生物学以及DNA-DNA杂交分析,确定菌株leaf-16为1株链霉菌新种,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folium。【结论】菌株leaf-16为1株链霉菌新种,具有抑制地黄轮纹病原真菌的活性,为进一步分离新型抗地黄轮纹病的生物制剂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