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简便自噬相关机理药物在胰岛β细胞上的高通量筛选,实验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将RFP-GFP-LC3质粒转入大鼠胰岛β细胞株(RIN-m5f),用G418对感染细胞进行筛选,激光共聚焦进行活细胞拍摄验证,得到100%表达RFP-GFP-LC3质粒的细胞株。无血清饥饿处理细胞,结果显示:饥饿组GFP/RFP荧光点比值较对照组下降, P62蛋白表达量以及S6K磷酸化水平降低,加入10μmol/L氯喹部分抑制自噬后, GFP/RFP荧光点比值回升。以上结果表明稳定表达RFP-GFP-LC3的RIN-m5f构建成功,并能够以简单的检测方式准确表达自噬全过程,为自噬在糖尿病药物机理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The success of gene therapy is largely dependent onthe development of vectors or vehicles that can selectivelyand efficiently deliver a therapeutic gene to cells or targetissues with minimal toxicity. Viruses are efficient transducing vectors. However, the safety concerns regardingthe use of virus vector in human make nonviral deliverysystem an attractive focus. Nonviral vectors are particularly suitable with respect to the simplicity of use, possibility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lack of s…  相似文献   
13.
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神经干细胞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2型(rAAV2)对神经干细胞球的转染能力.方法:①将FITC标记的rAAV2(FITC-rAAV2)分成两组,A组直接与神经干细胞球混合,B组与肝素混匀后再与神经干细胞球混合,孵育30 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②含有GFP报告基因的rAAV2(rAAV2-GFP)与神经干细胞球孵育30 min后,分成两组:A组继续在培养箱内培养,B组分散成单细胞后移植到大鼠脑内,一个月后分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球和大鼠脑组织切片中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③将含有低氧启动子(低氧应答元件,HRE)、VEGF和GFP的rAAV2(rAAV2-HRE-VEGF-GFP)转染神经干细胞球后分为两组:A组在低氧条件下培养,B组在常规条件下培养,72 h后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FITC-rAAV2转染神经干细胞球的结果:A组有明亮的绿色荧光,B组基本无绿色荧光;②rAAV2-GFP转染神经干细胞球后一个月,A、B两组均可以看到绿色荧光;③rAAV2-HRE-VEGF-GFP转染神经干细胞球后72 h,A组可见绿色荧光,B组无绿色荧光.结论:rAAV2可以与神经干细胞球特异性结合,rAAV2携带的外源基因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以有效表达,rAAV2携带外源基因的表达可以人为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两个高表达人TNFα和IL-1β细胞系,建立抗炎药物筛选细胞模型。方法:运用PCR的方法从载体pCMVSport-TNFα和p CMVSport-IL1β上扩增目的基因,以亚克隆方法将目的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FLAG-CMV中,用单酶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重组效果,然后将重组成功的质粒转入HEK293细胞系内,挑选能够稳定表达并遗传的单克隆细胞株,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结果:三种鉴定方法均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株T3、T4均能较高表达炎症因子TNF-α;细胞株I2、I3、I5均能较高表达炎症因子IL-1β。结论:成功构建了TNFα和IL-1β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为筛选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7):1403-1404
<正>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研究组通过表达突变型的MAVS蛋白,构建了丙型肝炎(HCV)病毒感染可诱导固有免疫反应的新型细胞系,发现RIG-I并不是HCV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模式识别受体。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HCV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体,能够通过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建立持续性感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病毒在感染过程中被宿主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从而激活固有免疫系统产生抗病毒反应。研究表明RIG-I样受体解旋酶家族中的宿主蛋白RIG-I在肝细胞中转染HCV基因组的3'UTR RNA可以被RIG-I识别并激活干扰素的表达,是HCV的模式识别受体,但该现象从未在HCV病毒感染过程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6.
基因治疗2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9月14日美国NIH临床中心首次采用基因治疗成功治愈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而患重度联合免疫缺损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疾患,至今已整整20年,其发展迅速,从单纯的重组技术导入基因DNA发展到了涵盖DNA和RNA两个干预水平、和基因上调(如基因增补、矫正、置换等)及下调(基因失活)的两大策略,近年来的进展使得基因治疗登入《Science》杂志2009年度十大科学进展,我国在基因治疗领域诞生了第一个上市药物,有10多个制剂临床前和多个在临床研究。基因治疗在遗传病治疗中具备巨大潜力,已经成为当代生命科学中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染Canstatin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将Canstatin基因通过脂质体法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行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克隆。用SDS-PAGE电泳检测Canstatin蛋白在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建立HepG-2细胞人工基底膜基质凝胶体外三维细胞培养模型,观察HepG-2细胞能否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并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管道形成能力。结果:Canstatin在转染人HepG-2细胞中表达并分泌至上清液中,人肝癌HepG-2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条件下能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Canstatin基因转染HepG-2细胞组的管状结构数量高于空载体组和HepG-2细胞组,转染细胞管道形成能力明显受抑制。结论: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可形成血管生成拟态,Canstatin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咽鳞癌细胞总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IL-4(rhIL-4)诱导不成熟DC(iDC),提取人咽鳞癌细胞FaDu总RNA后,转染入人iDC,成为FaDu RNA/DC疫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40、CDS0、CD83、CD86、HLA-DR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DCs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能力.用LDH法评估转染肿瘤总RNA的DC瘤苗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与转染前比较,人咽鳞癌细胞FaDu总RNA转染后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表面CD40、CD80、CD83、CD86、HLA-DR分子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在体外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下咽癌免疫效应(P<0.05).结论:人咽鳞癌细胞的总RNA转染的DC肿瘤疫苗能诱导CD8+,CD4+T细胞免疫,是较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下咽癌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Ad easy腺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含人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SERCA2a)基因重组腺病毒,并在HEK293细胞中扩增制备重组腺病毒.方法:将人SERCA2a基因全长c DNA(3700bp)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成功构建pAd-TrackCMV SERCA2a重组质粒,经Pme I酶切线性化,采用电击法转入到已含Ad easy质粒的电感受态菌BJ5183进行重组.挑选同源重组质粒,Pac I酶切线性化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荧光检测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将重组病毒和SD大鼠心肌细胞共培养,western-blot检测SERCA2a可以在大鼠心肌细胞过表达且影响了胞内SERCA2a的活性.结果:成功包装含人SERCA2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可以有效感染SD大鼠心肌细胞.结论:利用新型腺病毒载体在短时间内成功构建了携带有人SERCA2a基因的腺病毒,为以后进一步研究人SERCA2a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用低分子量的聚乙亚胺(PEI)开发一种新的非病毒基因转染系统,为基因在皮肤组织中的有效转染提供一种可靠、廉价的方法。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真核表达质粒与阳离子聚合物聚乙亚胺结合,用肝癌细胞株CM7721试验,研究其转染效率及可能引起的细胞毒性;进一步转染小鼠皮肤组织,研究转染基因的表达位置及持续表达时间。结果发现,低分子量PEI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最高可达55%,转染效率与PEI结构无关(P>0·05),但是随着PEI分子量的增加,其转染活性略有下降。同时,随着分子量的增加,PEI对细胞的毒性也相应加大;小鼠皮肤转染实验显示,转染24h后,gfp即可在皮肤组织的毛囊、汗腺、皮脂腺等处高效表达,表达可持续7~9d;进一步对皮肤用氮酮、维甲酸处理后,gfp可在皮肤组织的颗粒层细胞中高效表达。PEI是一种高效、有用的非病毒基因转染载体,能够在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及动物皮肤组织中进行基因转移,这对皮肤疾病的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