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氯胺酮对单足致炎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o H  Li QJ  Lu GW 《生理学报》2000,52(4):351-353
在大鼠脊髓背角用细胞外记录技术共记录到32个单位。角叉菜胶一侧足底注射致炎后,电刺激该侧足底内外侧神经激动其中A、C纤维时,脊髓背角神经元诱发放电数均显著增加;静脉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后,A、C纤维刺激诱发的放电反应均显著下降甚至消失。致炎后脊髓背角深层单位出现Windup现象,静脉注射氯胺酮后该现象减轻消失。结果提示:角叉菜胶致炎导致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和Windup;NMDA受体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预处理对急性内脏痛大鼠的影响,初步阐述三七总皂苷对急性内脏痛的影响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6),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24),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n=24)。正常组常规条件饲养,不做干预及建立急性内脏痛模型;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和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大鼠分别预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86 ml/kg)或7 mg/ml的三七总皂苷(2.86 ml/kg),每12 h一次,连续7 d,第8天腹腔注射1%乙酸(10 mg/kg),建立急性内脏痛模型,立即观测SD大鼠扭体反应。按(30、60、90、180 min)不同存活时间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法观测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VPI评分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下调内脏痛模型VPI评分,减轻疼痛。免疫组化显示在相同时间点,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大鼠GFAP表达弱于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尤其在30、60、90 min存活组。结论:对SD大鼠急性内脏痛模型预先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可以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急性内脏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段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方法:通过前列腺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制作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时间为0、4、12、24d,用热辐射痛阈测定法和前列腺病理进行疼痛模型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L5-S2脊段后角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模型,并观察到L5-S2脊髓背角中存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可以引起L5-S2脊髓中枢小胶质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可引起神经炎性疼痛,有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常崇旺  耿宁  李楠  王景  马久红  王学廉 《生物磁学》2011,(21):4061-406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米替林干预对脊髓电刺激(SCS)治疗幻肢痛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科行SCS置入术且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研究的幻肢痛患者,共获7例。术后SCS均开启,阿米替林治疗在术后1个月时开始。疼痛、情绪、生活质量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法),现时疼痛强度评分法(presentpain intensity。PPI),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疼痛失能指数(Pain disability index,PDI)。结果:(1)开启SCS后患者的疼痛、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2)所有患者在使用阿米替林治疗以后疼痛、情绪及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阿米替林能显著提高SCS对幻肢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5.
唐圆  彭买姣  肖嫩群  阳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1):1262-1265, 1272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肝气乘脾泄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肝气乘脾泄泻及中医经典药方治疗泄泻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15只,造模成功后,取正常组和模型组各5只,将剩余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和痛泻要方干预组各5只,痛泻要方干预组灌胃痛泻要方治疗3 d,分别在造模成功和治疗后取肠道内容物进行微生物培养,然后记录内容物中各种菌的数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小鼠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均有上升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只有细菌总数[(23.9±3.51)vs(1.35±0.30),108 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1,P=0.008)。治疗后,痛泻要方干预组小鼠恢复了肝气乘脾泄泻引起的肠道微生物失衡,其中与自然恢复组相比痛泻要方治疗对大肠埃希菌的影响最明显[(1.63±1.19)vs(8.47±0.84),106 CFU/g;t=8.124,P=0.001],细菌总数、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受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乘脾造模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B/E值)降低,而痛泻要方干预组的趋近于正常组。结论肝气乘脾泄泻小鼠肠道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的数量增加,B/E值降低,痛泻要方干预能够恢复肝气乘脾泄泻引起的肠道微生物失衡,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以提高B/E值来治疗泄泻。  相似文献   
106.
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产出过包括多种兽脚类恐龙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描述了一件新的采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五彩湾地区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恐龙左第四跖骨标本(IVPPV18060)。通过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第四跖骨对比,该标本可归入异特龙超科(Allosauroidea)。它与其他异特龙超科第四跖骨的相似性包括:近端关节面三角形并有一向后方延伸的舌状突出,向外侧轻微弯曲的骨干,位于骨干后方靠近外侧边的半月形肌肉凹陷,三角形骨干横截面。在异特龙超科当中,V18060与准噶尔盆地将军庙地区石树沟组中发现的董氏中华盗龙(Sinraptordongi)最为相似(除了以上相似性,V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的相似性还包括远端关节轮廓呈近梯形,骨干后部肌肉凹陷与周围边界呈半开放状态)。但是,V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V18060明显比董氏中华盗龙的第四跖骨粗壮,远端内外两髁大小差异相反。这些形态差异可能是由于个体发育或者性双形造成的,也可能代表分类学差异。对比研究和基于第四跖骨形态信息进行的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更偏向后一种解释:V18060代表一个不同于董氏中华盗龙但与后者亲缘关系很近的新的兽脚类恐龙。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中晚侏罗世石树沟动物群兽脚类恐龙的分异度。在五彩湾和将军庙地区发现不同的中华盗龙类恐龙指示了晚侏罗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中相邻地区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分异性或者地理隔离。  相似文献   
107.
晏燕花  付国良  洪炎国 《生命科学》2013,(10):1036-1040
摘要:缓激肽B1受体(bradykinin 1 receptors,B1Rs)是与Gq蛋白相偶联的受体。正常状态下,B1R除了在神经系统中(如脊髓背角浅层和感觉神经节)有少数表达外,其他机体组织中几乎不存在。在炎症或者神经受损的情况下,脊髓背角浅层和感觉神经节B1R表达量大大上升,参与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1R在糖尿病性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阻断B1R能有效抑制糖尿病诱发的热痛觉过敏和冷觉及触觉超敏。此外,B1R和癌症痛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对B1R的研究可能会为治疗这些临床顽症提供新的靶点。关键词:缓激肽B1受体;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中图分类号:Q189;Q42;R338文献标志码:A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塞来昔布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指标、炎症因子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117例R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9)、对照组(n=58)。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疾病活动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R1、CD59以及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以及白介素-6(IL-6)],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89.83%(53/59),高于对照组的72.41%(42/5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RF、CRP、ESR、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CR1、CD59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RA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活动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类有别于神经元的细胞,可表达多种神经递质或细胞因子受体,在神经系统的多种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脊髓胶质细胞大量激活,激活的胶质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胶质兴奋物质,参与病理性疼痛的产生与维持。以胶质细胞为靶点可能为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旨在探索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的多巴胺D1受体参与痛情绪反应的调节作用。第一天大鼠适应环境并记录检测指标的基础值;第二天预先在ACC给予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或激动剂SKF-38393,然后大鼠左后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 0.08 mL),与特定环境匹配后建立条件位置逃避(conditioned placeavoidance,CPA)反应;第三天同步观察大鼠在痛环境中的CPA反应与ACC脑区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随后进行旷场行为、机械痛行为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测试;在另外一组实验中,给予大鼠足底注射生理盐水(NS),ACC脑区预先给予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并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1)相比于对照组,足底注射CFA的大鼠PWL与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 <0.05);(2)注射CFA组的大鼠在“痛环境”和旷场中心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 <0.05);(3)预先在ACC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