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4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09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L-1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由Th2细胞产生,人IL-13(hIL-13)的分子量为17kd(糖量化)和12.4kD( 非糖基化);鼠IL-13(mIL-13)的分子量为14kD;二者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58%,hIL-13和mIL-13的基因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和鼠第11号染色体上,并与IL-4基因紧密连锁,二者的cDNA同源性为66%,重组IL-13(γIL-13)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刺激前髓样细胞增殖,诱导单核细胞表达MHC II类抗原和CD23,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Ig,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HIV-1的复制,抗肿瘤等,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认识IL-13在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调节免疫应答方面的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32例中p53蛋白阳性18例,阳性率56.3%,18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13例(72.2%)3而14例无转移者阳性5例(35.7%)二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MO.05)。32例中雌激素受体阳性17例,18例伴转移者阳性8例(44.4%);14例无转移者阳性9例(64.3%)。结果表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结合雌激素受体的检查,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一个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73.
地衣霉素对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抑制糖蛋白N-糖链合成的地衣霉素处理SMMC-7721人肝癌细胞,3H甘露糖掺入实验显示细胞膜表面糖蛋白N-糖链的合成受到显著抑制,但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内吞再循环的过程无显明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受体与运铁蛋白的亲和力亦无改变,但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数减少。结果提示用地衣霉素处理细胞后,在内质网合成的无N-糖链的运铁蛋白受体影响其运输到细胞膜表面表达。  相似文献   
74.
人IL-6受体是一个在各种细胞上广泛表达的跨膜糖蛋白分子,是IL-6发挥细胞效应所必需的。本文通过将IL-6RcDNA重组到痘苗病毒的TK基因中构建成重组痘苗病毒VIL6R。细胞原位杂交和APAAP染色结果表明,感染VIL6R后的Vero细胞中,IL-6R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呈现较强的表达。Westernblot分析所表达的分子量为80kD,表明所表达的产物是糖基化的。IL-6结合试验表明,表达的膜IL-6R能够结合rIL-6,说明它是有功能的。利用VIL6R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较强的抗体产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IL-6R的信号传导和构效关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通过DNA体外重组技术,以pET-3b为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6R(B)和PET-6R(B)4,分别编码28kD的hIL-6R配基结合区片段及其53kD的二联体蛋白,并为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所证实。SDS-PAGE分析表明,含有重组表达质粒的菌株可分别表达出28kD的蛋白rIL6R-28和53kD的rIL6R-53。重组蛋白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45%和29%左右。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IL-6R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76.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 《生命的化学》1994,14(2):15-18
  相似文献   
77.
朱幸  朱辉 《生理学报》1994,46(5):495-499
利用两栖类卵母细胞表达鸡视网膜mRNA,借助电压箝方法研究鸡视网膜中的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结果表明,鸡视网中存在甘氨酸受体和N型的乙酰胆碱受体。但天冬氨酸和5-HT、多巴胺未能诱导电流反应,此外还检测到电压依赖性的离子流、主要为延迟整流的外向钾电流和快速的内向钠电流。  相似文献   
78.
本文用放射性配基[3H]8-OH-DPAT的结合实验显示,自发性高血大鼠(SHR)海马、下丘脑及低位脑干的5-HT1A受体结合位点数较正常Wistar大鼠为多,其中以海马最为显著;脑干的5-HT1A受体虽较正常Wistar大鼠多,但不太明显。SHR下丘脑中5-HT1A受体除结合位点较正常Wistar鼠多外,亲和力也有增大。以上结果表明,SHR与正常Wistar大鼠之间各脑区中5-HT1A受体的差别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9.
在豚鼠腹腔神经节细胞,γ-氨基丁酸(GABA)可诱发“去极化-超极化”的双相反应,去极化伴膜电阻减小,超极化伴膜电阻增大,这种反应在低钙高镁液中仍然存在。蝇蕈醇可模拟GABA双相反应,但在诱发相同强度的去极化反应时,蝇蕈醇产生的超极化弱于GABA。荷包牡丹碱(100μmol/L)和印防已毒素(100—300μmol/L)能可逆地抑制GABA诱发的双相反应。Baclofen对神经节细胞的膜电位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GABA双相反应的去极化相由GABAA/Cl-通道受体复合物介导,而超极化相很可能由不同于经典的GABAA受体,但其药理学行为又由与之十分相近的另一种GAB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80.
烟碱对M胆碱能受体功能的调节及其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海 《生理科学进展》1994,25(3):240-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