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12.
白鲢,东北地区又称胖头,在黑龙江流域内分布很广。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嫩江等干流中都很丰盛,黑龙江上游呼玛以上的水体中,则尚未见其棲息。  相似文献   
13.
14.
长耳鸮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耳鸮(Asio otus)是重要的森林益鸟,是鼠类的天敌。1988年和1989年两年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山地阔叶林中对其繁殖习性作了研究,简报如下。 一、数量变化及活动规律 长耳鸮为留鸟。我们在 30公顷和 10公顷的样地中,采用 50×50米的方格法(Holmes and Sturges,1975;Holmes et al.,1979a)对数量的年度变化作了调查。繁殖季节(3—7月),1988年为1.5只/公顷,1989年为2.0只/公顷;非繁殖季节(8—2月)由于样地内繁殖的长耳鸮雏鸟出飞,井活动分散而范围较广,因此数量较低,1988年为0.5只/公顷,1989年为0.75只/公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结实规律与长短枝习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5月,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实属世界罕见,火灾面积达1.0×10~6ha 多。大量的火烧迹地亟待更新、无论是人工更新还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其中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种子的来源,在大兴安岭地区,兴  相似文献   
16.
树鹨数量及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6—1988年的4—10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树鹨(Anthus hodgsoni)的数量和繁殖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工作地点和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其植被、气候等资料已有报导〔1〕。将全区划为4个植被类型即:一、八水沟农作疏林灌丛区,海拔1600—1900米。二、大路峁针阔混交林区,海拔1900—2000米。三、罗板沟针叶落叶林区,海拔2200—2600米。四、云顶山亚高山草甸区,海拔2600—2800米。在上述4个植被带中,选定一条长2000米的固定路…  相似文献   
17.
万中一  全初 《蛇志》1990,2(2):18-19
湖南猛洞河是全国旅游名胜风景区之一,它在武陵山脉怀抱之中。风景独特,气候温和,沃野无垠。适宜各种蛇类繁殖生存。近几年来本地区有很多养蛇专业户,进行人工孵化饲养。现将近十年来本地区银环蛇的情况叙述如下: 银环蛇为眼镜蛇科毒蛇,是我地区六大毒蛇之一,蛇毒为神经毒素,成蛇长达1—2米,重100—800克,雄蛇最重达1公斤。体鳞光滑,黑质白纹,头部末端均黑色,中间白黑相间,全身有白色节纹35节、37节、39节、61节。黑白相间共123节。  相似文献   
18.
棘胸蛙的生态习性与人工养殖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我们在福建省邵武市将石自然保护区开展棘胸蛙人工养殖研究过程中多次野外调查结合人工养殖条件下的观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对棘胸蛙的生态习性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和天敌等三方面作一补充报道,并着重从准备工作、饲养管理工作和繁殖管理工作等三方面,介绍我们养殖棘胸蛙获得初步成功的经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黑盲蝽的寄主植物和越冬场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典志  杜国忠 《昆虫知识》1996,33(5):264-266
  相似文献   
20.
在长白山地区以红皮云杉、樟子松为材料,研究其冬季光合能力的变化,探讨了除红松外的其它针叶树是否在冬季也存在光合抑制以及遮荫是否可减轻抑制等问题,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樟子松有与红松相似的冬季光合抑制,但程度较轻;遮荫对减轻光合抑制非常有效,可以推测,在长白山地区或冬季气候与之相似的地区,常绿针叶树在冬季均可能表现光合抑制,遭受冬季光氧化伤害,并且其释放的CO2(光越强,释放量越大)是空气中CO2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