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7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5193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611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922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884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1346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分泌型磷脂酶PLA2G5属于磷脂酶A2超家族的一员,在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研究表明,PLA2G5参与生物学事件的发生发展,在特定的病理条件下具有诱导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PLA2G5的来源、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和在疾病中的作用,以及现有或潜在的PLA2G5抑制剂,以期探索基于PLA2G5的治疗新靶标.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营养假说,本研究首次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幼虫期虫瘿及其着生枝条的部分营养和防御物质的含量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虫瘿中单宁和类黄酮的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枝条的含量或活性,符合营养假说;虫瘿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枝条的含量,淀粉的含量与枝条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不符合营养假说。  相似文献   
14.
重楼属植物甾体皂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层析技术,对重楼属十八个种植物的甾体皂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植物用甲醇提取,抽出物经DIAION柱,以90%甲醇洗出总甙。在HPLC上,用ODS柱先将总甙以用醇:水(9:1)洗脱分为三馏段,每馏再在ODS柱或Rp-8柱上以甲醇:水(8:2;7:3.5)洗脱,使各个皂甙成分完全分离。被分离的每个色谱峰与已知重楼皂甙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并配合HPLC的加入法,TLC分析及用HPLC制备少量样品做MS测定来加以定性鉴定。定量采用内标及校正曲线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 XAD-4憎水性吸附树脂采集墨红头香,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和 GC/MS/DS 联用方法鉴定头香的化学成份。共分离鉴定或初步鉴定了45种组份,其中含量较大的有乙酸芳樟酯(14.98%),柠檬烯(12.07%),甲基苯甲醚(9.88%),香茅醇(4.82%),乙酸巳酯(3.98%),β-石竹烯(4.55%),芳樟醇(3.18%),正巳醇(3.17%)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两种溶剂体系,用两次单向薄层层析,从小麦抗寒与不抗寒品系天然橡胶胶乳分离提纯出6种单半乳糖和双半乳糖双甘油酯。并比较了它们的疏水侧链的脂肪酸组成。小麦糖脂疏水侧链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远大于天然胶乳糖脂。抗寒品系胶乳糖脂疏水侧链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大于不抗寒品系。双半乳糖双甘油酯疏水侧链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均大于其单半乳糖糖脂。  相似文献   
17.
程菊英  唐改福   《广西植物》1987,(3):274-276
本文首次报道柚花的香气成分。作者利用憎水性树脂XAD-4吸附柚鲜花的头香,并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研究头香的化学组分,分离鉴定了17个已知化学成分。它们是芳樟醇、β-蒎烯、β-水芹烯、橙花叔醇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动物细胞超显微结构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前世界上发明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随着电镜及其样品制备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把人们的视野从宏观扩大到微观,又从微观发展到了超微观水平,当前这门新技术已经深入自然科学和工矿企业各个领域,而生物学、医学和农业方面的研究进展更为突出。 大约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超显微结构学逐渐形成,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这门新兴的基础学科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研究者已经不满足限于细胞水平,而更多地追求从分子水平去探索,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人们不再  相似文献   
19.
闽,粤,海南地区的斯氏线虫科及异小杆线虫科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对闽、粤、海南等地区27个县(市)昆虫病原线虫分布的调查结果。从1983至1987年共采集土壤样品600多个,从中分离出昆虫病原线虫39号,全部鉴定到属,少数鉴定到种。结果表明,闽、粤、海南均有斯氏线虫科及异小杆线虫科分布,该两科线虫的发现率,沿海20公里内的花生地,番薯地较高,砂土,砂壤土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