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3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庆大霉素产生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 814(Gm~r,Km~r)和链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griseus No. 45(Sm~r,Lm~r)进行了原生质体融合。以抗性为选择标记,选出了融合体。其融合频率在10~(-3)—10~(-4)之间。在电镜条件下,观察了原生质体融合的详细过程,测定了融合体的产抗生素能力,其中一株融合体F106的抗生素产量比亲本菌株814高58%。用羧甲基纤维素薄层对发酵液层析表明,有一个融合体的发酵液比亲本菌株814多一个组份,但没有测出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2.
水稻不育花药中H_2O_2的积累与膜脂过氧化的加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7017、二九矮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的POD,CAT和SOD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单核早期时不育及可育花药的酶活性差异不明显,单核晚期、二核及三核期的不育花药显著低于可育花药。在不育花药中缺少两条Cu-Zn SOD同工酶带,而且O_2~ 产生效率为可育的4.1~5.5倍,并有H_2O_2和MDA的积累。不育花药中H_2O_2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的加剧可能与花粉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53.
几种芸苔属植物种子经过超干处理后,发芽力和活力不受影响,耐藏性大为提高。超干及老化后种子的脱氢酶、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酶系统保持完好;丙二醛和挥发性醛类物质等劣变产物相应减少;电导率测定表明,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保持完好。不同干燥方法和不同干燥剂的系列实验证实,生石灰的脱水效果并不亚于冰冻真空干燥法,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54.
人类视觉系统超视锐度现象的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超视锐度是人们熟知的奇特现象,虽然许多视觉研究领域中的专家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视觉系统究竟是如何提取超视锐度信息的却仍然是个未解决的问题.本文用简单细胞广义Gabor函数为基本功能单元,以Marr提出的计算理论为框架,建立了一个感受野重叠的,具有比较运算性质的、可解释超视锐度现象的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它在空间比较,真实运动和似动三方面较好地描述了已有的一些有关超视锐度现象的心理物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5.
小麦芽经过匀浆、沉淀、高速及超速离心、透析以及DE_(52)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纯化小麦芽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用α-鹅膏蕈碱抑制试验,证明得到RNA聚合酶Ⅱ。用此聚合酶Ⅱ组建的体外转录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烟斑驳病毒的拟病毒和卫星RNA(黄瓜花叶病毒相关RNA_3)都不能利用该体系进行转录,类病毒PSTV可进行转录,但转录效率明显低于小牛胸腺DNA;α-鹅膏簟碱可抑制类病毒的转录。绒毛烟斑驳病毒拟病毒和卫星RNA都不能被转录,表明他们的复制方法与类病毒不同。  相似文献   
56.
钟石兰 《古生物学报》1989,28(1):109-116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巴什布拉克组的时代归属长期以来说法不一(表Ⅰ),争论的实质是如何确定始新统和渐新统的界线问题。笔者曾于1980年,1982年两次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疆塔里木盆地晚白垩世及早第三纪海相地层古生物专题研究队”赴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实地考察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地  相似文献   
57.
论小石柱珊瑚类(Lithostrotionelloi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根 《古生物学报》1989,28(4):522-545
一、前言在石炭、二叠纪地层中含有一类由多角柱状或圆柱状个体所组成的块状或丛状复体珊瑚,它们具有郎士德型鳞板带和轴部构造,过去人们常将它们鉴定为Lithostrotionella Yabe et Hayasaka,1915。实际上,这类珊瑚包括Stelechophyllum,Aulostylus,Acrocyathus,Petalaxis,Huanglongophyllum,Thysanophyllum,Actinocyathus,Lonsdaleia,Kleopatrina(Porfirievella)。在广西南丹晚石炭世早期Profusulinella带下部地层中盛产lithostrotionelloid珊瑚,经鉴定共有5属24种(及亚种),它们是Acrocya-  相似文献   
58.
余启祥  高菊芳 《生理学报》1989,41(3):231-240
本文用电生理学和HRP示踪法,研究了大鼠海马-小脑皮层投射的空间分布,小脑皮层的海马投射区与其深部核团间的纤维联系。 电生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背侧海马CA_1/CA_3区,均可使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浦肯野细胞产生顺行多突触的诱发简单锋电位和复杂锋电位反应。提示背侧海马CA_1/CA_3区与小脑皮层之间有经苔状纤维和攀缘纤维的多突触投射。实验证明,大鼠的这一投射的终止区域,集中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中线外侧0.8—1.4mm的范围内;并且来自CA_1区的投射以对侧性为主,CA_3区的投射以同侧性为主。HRP示踪的实验表明,背侧海马CA_1/CA_3区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投射区是小脑纵区组构的间位区,该区皮层与间位核之间存在着交互投射关系。  相似文献   
59.
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89,41(6):529-535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34.2±18.4ms的C-CEP。在Ⅵ小叶蚓部原裂附近C-CEP以正波为主,幅值最大,并在深层位相倒转。C-CEP的潜伏期较长,频率响应较低,幅值较小,随C类纤维传入量而变化,且对镇痛剂较敏感。结果表明C-CEP是由单纯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在小脑皮层内产生,是小脑皮层对慢痛信息传入的反应。提示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皮层,引起诱发电位。当A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C-CEP不出现,可能是被A类纤维传入所抑制。  相似文献   
60.
本文对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三种进化类型大豆种子的 SOD 同工酶酶谱一致,均为7条,其中一条为 Ma-SOD,其余6条为 Cu-Zn-SOD。(2)SOD 活性表现为:野生类型明显高于中间类型,中间类型明显高于栽培类型。(3)随着大豆籽粒百粒重的增大,种胚的 SOD 活性降低。(4)种皮颜色由黑到黄,种皮的 SOD 活性降低。讨论了大豆种子 SOD 活性与 Sofa 亚属内大豆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