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古生物学报》2012,(1):137-140
(一)概况中国古生物学界两年一次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和出版等行业90余个单位以及部分国外的古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420多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2.
中国灌木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对8份辣椒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5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21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21.40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2.90%;1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09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06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8.17%。与SRAP比较,SSR检测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观测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遗传多样性参数都较大,说明SSR有更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基于SRAP的聚类与基于SSR的聚类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都能将中国灌木辣椒种质与美洲灌木辣椒种质及一年生辣椒种质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93.
运用有性杂交方法,以强辣灌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H101为母本(P1)、强辣C.chinense PI439487为父本(P2)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C.frutescens×C.chinense种间杂种。对种间杂种F12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F1在生长势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他表型性状则多介于P1与P2之间。SRAP分析显示,F1与P1、P2共有带220条,占总位点数的53.92%,与P1或P2共有带143条,占35.05%,F1特异带和特异缺失带12条,点2.95%。F1与P1遗传相似系数为0.749,大于其与P2的遗传相似系数(0.740),说明杂种在DNA水平上更趋向于母本。C.frutescens×C.chinense种间杂种的获得,为C.chinense香味和多花基因的转移及新材料创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贵州江口埃迪卡拉纪的江口庙河生物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早期后生生物群,不仅含有大量的宏观藻类化石,还发现了可靠的、重要的动物化石。宏观藻类化石数量丰富,保存完整,类型多样,提供了早期后生植物研究的极好材料。本文研究的江口庙河生物群中的大量碳质压模保存的湖南革辛娜藻Gesinella hunanensis,与产于湖南留茶坡组的模式标本相比,整体形态特征虽然一致,两者却存在一些差异,如江口的Gesinella hunanensis叶状体表面较光滑,碳膜厚度从基部向上逐渐变薄,边缘较中部厚,未见乳状突起及侧枝,但可见明显的碳膜压叠现象;叶状体周期性生长明显,一个生长周期形成的叶状体中部较宽,两端较窄;宽度从几个毫米至几十毫米,变化较大;固着结构分为须根状和盘状两种形态,固着器与叶状体之间为加厚的固着蒂,固着蒂之上的叶状体边缘呈波状。与带状棒形藻Baculiphyca taeniata明显不同,尽管整体均呈棒状,但度量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且具独特的周期性生长方式,碳膜中部薄且时有叠压现象、而端部和边缘厚的特征显示其叶状体可能是中空的囊状,与Baculiphyca taeniata的叶状体碳膜极厚乃至保存为块状的特征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Gesinella hunanensis的形态趋于多样性,证实了Gesinella hunanensis与Baculiphyca taeniata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类宏观藻类。  相似文献   
95.
吕彦 《化石》2012,(1):78-78
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囤占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于2011年10月21日-23日在贵州关岭举行。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为共同推动中国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古生物化石保护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更好地搭建古生物和地质环境保护公益平台,更加合理地发挥专家作用、有效使用社会资金、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6.
目的:旨在对不同牛种STAM1基因进行SNPs筛查,为地方牛种选种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长发育性状明显差异的务川黑牛和贵州荷斯坦奶牛2个牛种构建DNA池,设计1对引物分别扩增2个牛种STAM1基因第14外显子序列总长898bp.切胶回收后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结果:在牛STAM1基因中快速筛查到5个SNPs:A33C、C66G、C356T、T523A、T652C,其中A33C(Tyr→Ser)、C66G(Pro→Arg)、C356T(Glu→Lys)为错义突变,T523A为同义突变,T652C位于内含子区.贵州荷斯坦奶牛在T523A和T652C两个位点基因频率为1.0000,而务川黑牛分别为0.6730和0.810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突变前后STAM1的RNA二级结构和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均有明显改变.结论:DNA池结合测序技术可快速筛选SNP位点,检测到STAM1基因第14外显子5个SNPs.  相似文献   
97.
纽荷尔脐橙CCS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能国  张继红 《植物研究》2008,28(5):579-583
利用RT-PCR技术从纽荷尔脐橙果实cDNA中分离出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合成酶(Capsanthin/Capsorubin synthase,CCS)基因(Ccs)全长。该片断长为1619bp,编码503个氨基酸。BLAST比较其氨基酸同源性发现,该序列所推导的氨基酸与已知的甜橙CCS完全一致,与胡萝卜和辣椒的CCS,以及马铃薯新黄质合成酶(neoxanthin synthase,NSY)有70%的同源性。此外,与番茄和柑橘等的番茄红素环化酶也有50%~70%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cs在纽荷尔脐橙果实成熟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趋势,期间9月份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98.
描述了贵州葱属一新种--梵净山韭(Alliumfan jingshanense),它与太白韭A.prattii相似,但叶具长的叶柄,花白色,内轮花被与外轮花被近等大,花丝短于花被而不同.  相似文献   
9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干中辣椒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简便、快速的分离测定辣椒干中辣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C的条件Burospher-100 C18柱(I.D.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在上述条件下,辣椒素在1.01~121.2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γ=0.9994;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8%(n=6)以内,平均回收率为99.88%.  相似文献   
100.
7株放线菌在辣椒根部定殖及对辣椒叶片PAL与PP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盆栽接种试验、平皿涂抹法测数及常规酶活测定法研究了7株拮抗性放线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能力及接种24d对辣椒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活性(PPO)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1)供试7株放线菌单独接种均不能在辣椒根内定殖,但与辣椒疫霉P3混合接种时有5株可定殖;供试放线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能力与其体外平皿试验中产生的的拈抗圈大小基本无关;可定殖放线菌的定殖密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至40d时均无活菌检出。(2)在放线菌单接处理中,5株菌接种后可诱导辣椒叶片PAL,活性提高,全部供试菌均能诱导PPO活性提高,其中可使两种酶同步提高的有5株菌;在放线菌+P3混接处理中,有6株接种后可诱导PAL,活性提高,5株菌能诱导PPO活性提高,其中可使两种酶同步提高的有4株菌;在接入放线菌时同时混接辣椒疫霉,能增强2株供试放线菌对辣椒叶片PAL活性及6株供试放线菌对辣椒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供试放线菌的定殖能力与辣椒叶片PAL及PPO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