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国家库贮藏20年以上种子生活力与田间出苗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种作物1.4万多份的国家库贮存种子进行了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贮存20年后,92.9%被监测种子的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但有155份种子(占被监测份数的1.1%)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发芽率从80%以上降至70%以下)。发芽率显著下降的作物包括蚕豆、红小豆、黄麻、蓖麻、甜菜、西瓜、烟草、牧草。小麦等8种作物2078份种子的田间出苗率调查表明,所有种质均有出苗,但有8份种质的出苗率低于10%。出苗率与入库初始平均发芽率存在差别,平均出苗率最高的作物为普通菜豆86.2%,比该批入库初始发芽率平均值低9.3%;平均出苗率最低作物为谷子39.2%,比该批种子的入库初始发芽率平均值低51.3%。总体而言,国家库内保存的作物种子中,多数可安全保存20年以上,尤其是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种子,但对于蚕豆、红小豆等平均监测发芽率出现显著下降的作物种子需要增加监测频率,以确保种子的长期安全保存。  相似文献   
162.
以不同浓度水杨酸、不同浸果时间研究水杨酸对板栗果实冷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可抑制贮藏期间栗果呼吸强度,推迟呼吸跃变的到来;还可抑制VC含量和淀粉含量;水杨酸处理后栗果腐烂率和质量损失率均降低。最佳处理方式为0.5 g/L水杨酸浸果10 m in。  相似文献   
163.
百合不同杂交系品种花粉贮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花粉贮藏是解决育种过程中花期不遇以及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环节,该试验以亚洲百合、东方百合和OT杂种系列的12个品种为材料,筛选出适合大部分品种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及萌发率的观测时间,探讨花蕾发育时期[完全显色(-1级)、2/3显色(-2级)]、花粉收集后处理方式[离心管(处理Ⅰ)、离心管口加棉花(处理Ⅱ)、离心管口加棉花和管底添加干燥剂(处理Ⅲ)]、贮藏温度(常温、4℃、-20℃和-80℃)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5%蔗糖+100(150)mg/L硼酸+30(50)mg/L氯化钙为适合大部分品种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百合花粉培养24h后测定萌发率为宜。(2)-1级花粉的萌发率比-2级的高且保持生命力的时间更长,如‘Tresor’-1级新鲜花粉的萌发率可达到83.2%,但其-2级只有21%。常温条件最不利于花粉保存,20d时大部分花粉萌发率为0;4℃与-20℃下较利于花粉短期贮藏且差别不显著。(3)经过4℃、120d贮藏,亚洲百合4个品种花粉萌发率最低能保持24.7%,最高能有55.9%左右;2个东方百合品种4℃下花粉萌发率为6.8%~12.7%;花粉在-80℃条件能较长时间保持活力,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花粉萌发率分别能保持26.7%~61.9%和7.1%~16.2%。(4)各个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大部分在处理Ⅲ下花粉萌发率较其他两种处理稍高。因此,-80℃结合在离心管口加棉花和管底添加干燥剂(处理Ⅲ)适合百合花粉的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64.
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为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优势天敌之一。为了探明该蜂的贮藏条件,本研究将1日龄、3日龄的日本食蚧蚜小蜂蛹在10℃、12℃、14℃条件下分别贮藏7、9、11、13、15、17、19、21、23、25、27 d,观察其羽化率及羽化后的成蜂寿命、产卵量、寄生率等。结果表明:日本食蚧蚜小蜂的羽化率随贮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同一温度贮藏相同时间后3日龄蛹羽化率均高于1日龄蛹。贮藏时间是日本食蚧蚜小蜂蛹存活的重要影响因子,3日龄蛹10℃贮藏7 d,羽化率为96.00%,贮藏27 d,羽化率仅为44.67%;12℃贮藏7 d,羽化率为96.67%,27 d蛹羽化率达88.00%;在14℃贮藏25 d后在人工气候箱内有小蜂羽化。低温贮藏蛹羽化后的成虫寿命随贮藏温度的降低而缩短;14℃贮藏后,羽化成蜂寿命随贮藏时间增加而显著缩短,10℃、12℃降低不明显;10℃贮藏23 d后寿命仅为10.11 d。3日龄蛹12℃贮藏19、21、23、25、27 d后羽化成蜂产卵量及寄生率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贮藏27 d时最低,分别为34.33%、51.67%。综上所述,在12℃条件下短期贮藏日本食蚧蚜小蜂3日龄蛹27 d以内对其存活影响不大,12℃、3日龄蛹可作为该蜂的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165.
166.
植物遗传资源的种子基因库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物种的灭绝是与其受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威胁程度相关的。随着物种的加速绝灭,保护生物多样性受到广泛地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生物技术之一是建立种子基因库,进行迁地保护。种子库理想的贮藏条件主要取决于种子含水量、贮藏环境(如温度和湿度)和贮存种子的容器。进行种子贮藏,了解种子生命力和活力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除了种子自身的生理特征外,种子的贮藏寿命与种子成熟度、收获技术、加工处理方法也是息息相关的。即使在最适的库存条件下,种子也会随时间发生劣变。因此,必须根据种子特定的贮藏行为,加以考虑影响种子存活的3个主要方面(贮藏环境、贮藏期和植物种类)而选择有效的贮藏方案。本文试图讨论种子贮藏生理的几个重要方面及其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便更好地通过种子基因库,长期有效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7.
为了探究七星瓢虫卵的最适低温贮藏条件,本试验研究了七星瓢虫卵在5、7、9和11℃条件下,分别贮藏10、 20和30 d的孵化情况,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卵在11℃贮藏10 d条件下孵化率最高,可以达到50.67%,进一步分析最适的低温贮藏条件11℃贮藏10 d对七星瓢虫种群适合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1℃贮藏10 d对七星瓢虫化蛹率无显著影响。以豌豆修尾蚜为猎物,对其幼虫和成虫的日捕食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七星瓢虫的卵经11℃贮藏10 d后,各个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日捕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经11℃贮藏10 d后七星瓢虫的发育历期显著缩短,羽化率、产卵量以及子代孵化率显著降低。上述研究结果对利用低温环境提高七星瓢虫的贮藏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8.
169.
研究紫甘蓝色素经高压二氧化碳(HPCD)技术脱臭后,在贮藏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无异味状态。采用8 MPa、50 ℃下处理60min、迅速卸压(2 min)的HPCD处理对紫甘蓝色素中异味物质进行脱除。通过气质联用(GC-MS)色谱技术,对脱臭后不同贮藏时间(3、5、10、15d)内紫甘蓝色素中的异味物质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HPCD脱臭后的紫甘蓝色素在贮藏过程中存在返臭现象。经过15d的贮藏,对异味贡献最大的含硫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由1.48%增至46.61%,该色素中的核心异味物质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的相对百分含量由1.06%递增至31.98%,其他异味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0.
综述了玉米的贮藏特性、国内外玉米贮藏技术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玉米原粮储藏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