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以玉米(Zea mays L.)黄化苗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玉米19kDa醇溶贮藏蛋白基因(zein)起始密码子上游启动子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1~-694片段具有19kDa zein启动子特点,与同一家族中其它基因的对应区段同源性达90%以上。将此启动子插入pPKGT的GUS基因及NOS终止子上游构成表达载体。经农杆菌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cum Var.samsum),得到了转化植株。转化的烟草的PCR扩增及Southern杂交证明目的片段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的GUS活性检测表明,在叶、根中无GUS活性,GUS活性只存在于种子中。转基因植株烟草种子经冷冻切片,GUS底物Xgluc活体组织染色证明GUS活性只存在一层介于种子胚乳与种皮之间的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2.
唐友林  周玉婵  杨谦   《广西植物》1996,16(4):375-378
52±1℃热杀菌剂苯来特或TBZ等溶液浸果处理,对“留香”和“紫花”品种Mang果采后炭疽病和蒂腐病有显控制效果,改善果实外观,延长贮藏寿命,提高贮藏品质,减少病害的腐烂损失60%,获得在常温下贮藏18d的采后寿命和100%的商品率。在热杀菌剂处理后,贮藏于低温13±1℃下的Mang果,显减慢果皮转黄和后熟软化,降低呼吸速率,延长贮藏寿命2 ̄3周以上,并且,显减少病害和腐烂损失,有利于提高采  相似文献   
123.
超干贮藏杜仲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坚  郑光华 《植物学通报》1996,13(A00):58-62
杜仲种子含水量降至3.5%以下,其耐藏力增强。经50℃10天人工加速老化后,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能力。室温贮藏2年后,与5℃、-20℃条件贮藏种子相比,发芽率、根长及活力指数等均无显著性差异。超干种子比对照种子(含水量7.5%,室温贮藏)电导率降低45%;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减少;对脱氢酶活性的保持能力比常规种子增强。超干种子幼苗的吸氧量高于对照种子。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分析,超干种  相似文献   
124.
以采后"红地球"葡萄果实为试材,分别设置对照(CK)、250μL/L臭氧处理(O3)、0.3%海藻酸钠涂膜处理(M)、250μL/L臭氧+0.3%海藻酸钠涂膜处理(O3+M),在(0±0.5)℃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硬度、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以及膜脂过氧化物质丙二醛(MDA)和总酚含量等的变化,统计果实失重率与腐烂率情况,观察各处理对葡萄保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0μL/L臭氧处理、0.3%海藻酸钠涂膜及250μL/L臭氧+0.3%海藻酸钠涂膜复合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葡萄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葡萄果实的呼吸上升,延缓硬度下降,提高果实抗性相关酶(POD、SOD、GLU、CHI)的活性,减少膜脂的过氧化程度,延缓果实总酚含量下降,有效改善葡萄的贮藏品质,并以250μL/L臭氧+0.3%海藻酸钠涂膜复合处理对葡萄果实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对拟南芥菜(Arabidopsis thaliana)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积累和蛋白体的形成进行了超微结构和免疫电镜定位的研究。常规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表明,在开花后第10天(10 DAF),高电子密度的蛋白质物质开始在子叶细胞的液泡中沉积。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种子接近成熟(14 DAF),这时液泡中充满了蛋白质物质,转变成为大的蛋白体。利用了该种植物主要种子贮藏蛋白之一的12 s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探针,以蛋白质A-胶体金电镜技术对12 s种子蛋白进行了细胞内定位,证实了在液泡中积累的物质为种子贮藏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在拟南芥菜中,子叶细胞中的液泡是蛋白体的前体,肯定了蛋白体的发生起源于液泡的观点。本文还对应用胶体金电镜技术进行细胞内定位的某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6.
127.
黄瓜果实贮藏过程中某些形态,生化变化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随着其花端部位的种子的不断发育,中部及茎端逐渐萎缩变糠,花端膨大(称为“大头现象”)。花端胎座组织中蛋白质、DNA、RNA 及干重等都随着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而中部组织的上述物质的含量则急剧下降。贮藏20天,中部果皮及胎座组织中 DNase 活性分别增加了5和7倍,RNase 活性增加了5和6倍,这两种酶活性在花端组织中则几无变化。实验发现用 BA+GA,处理果实对于延迟花端膨大及中部萎缩有效,并能显著延缓果实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未授粉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不出现“大头现象”,其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在果实各部位几乎以相同的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8.
129.
可溶性酸性蔗糖酶是决定甜菜块根贮藏质量的关键酶。贮藏期间其活力的提高是由于蛋白质重新合成所致。不良的贮藏条件使块根汁液pH降低,膜透性增加,这两种因素与可溶性酸性蔗糖酶活力成正相关,与贮藏质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0.
杂交水稻和不育系种子的劣变与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交水稻和不育系种子在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比常规水稻种子下降迅速。在人工老化过程中,前者种子浸泡液的外渗氨基酸和钾离子含量均比后者高,游离的有机酸、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的速度相似,均大于常规水稻种子。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减,在易发生劣变种子与常规水稻种子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