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2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酪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酪蛋白酶解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同时用还原法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酪蛋白酶解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和胃蛋白酶酶解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胰凝乳蛋白酶酶解物和胰蛋白酶酶解物.胰凝乳蛋白酶酶解物和胰蛋白酶酶解物的还原能力强于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和胃蛋白酶酶解物.  相似文献   
992.
 该研究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及退化群落的凋落物特征为内容,探讨了养分归还和土壤养分动态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常绿阔叶林退化显 著降低了凋落物的年凋落量,从成熟常绿阔叶林的13.03 Mg·hm-2下降到灌丛的6.38 Mg·hm-2。2)凋落物氮含量在成熟群落至灌丛阶段下降显 著,而磷含量无明显递减规律;氮磷归还量均随常绿阔叶林退化显著下降。 3)凋落物特征(年均值)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氮磷含 量与凋落物凋落量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氮含量与凋落物氮含量间无显著线性关系,而与氮归还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土壤总磷 含量与凋落物磷含量和磷归还量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磷含量:p<0.01; 磷归还量: p<0.001);土壤无机氮含量与凋落物各特征间无显著相关 关系;土壤氮素硝化速率与凋落物凋落量和氮归还量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凋落物凋落量:p<0.01; 氮归还量: p<0.005),而与凋落物氮含量无 显著线性关系,与之相比,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与凋落物特征间均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可以认为,在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植物在 养分归还特征上的差异,导致了养分归还量的下降,从而使土壤养分库的物质来源减少,但是,群落结构简化而导致的非生物要素的改变,对 控制土壤生物过程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帽儿山、凉水、根河的主要森林类型中设置27个样地, 连续3年(2004~2006年)观测森林凋落物的生产量, 以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森林凋落物产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针阔叶混交林显著高于落叶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 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 337、2 472、3 130和4 146 kg&;#8226;hm–2; 树叶、枝条、繁殖器官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平均比例为71%、22%、6%和1%, 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组分的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凋落物产量主要受温度限制, 降水、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无显著影响。不同组分凋落物量的影响因素不同: 树叶凋落量主要受温度和森林类型的影响; 枝条凋落量主要受降水和蓄积量的影响; 而繁殖器官凋落量则与树种的繁殖特性以及年降水有关。各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主要受降水影响, 树叶占凋落物比例随降水增加而下降, 枝条所占比例很小, 表现出与叶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4.
应用分解网袋法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内分布较为优势的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五角枫(Acermono)、蒙椴(Tilia mongolica)、糠椴(T.mandshurica)等4种植物叶片凋落物第一年的分解速率损失过程基本符合Olson的指数降解模型。4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凋落物的年重量损失)依次为五角枫>糠椴>蒙椴>辽乐栎。N、P、Na、Fe、Cu、Mn在几种凋落物残留物中各自有不同程度的富集。C、K含量显著单调下降,其它几种元素含量变化不太规律。可以看出,元素的初始含量对其释放速率有很大影响,当微生物固持作用使C与其它元素比升高到某一阈值时,元素开始释放;初始含量较高的元素则从最初开始释放。高含量的木质素对元素的净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在凋落物分解初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5.
鼎湖山马尾松林凋落物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处理(根据当地习惯收割凋落物和林下层)和保护(无任何人类活动)样地的比较,在3年时间里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凋落物,养分动态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处理和保护样地年平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2.388和2.342t/hm^-2.a^-1,它们主要由针叶组成(45.4%-78.8%),皮+枝占12.4%-14.4%,杂物8.6%-40.2%,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年,季和月变化规律。尽管为人工起源的马尾松林,但其凋落物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变异系数>22%),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浓度因组分和季节不同而异,但总的趋势以杂物和春季的浓度最高。凋落物主要营养元素的归还量亦随季节和组分不同而异,其年平均归还总量为:处理样地N15.85kg.hm^-2.a^-1.P0.63kg.hm^-2.a^-1,K2.86kg.hm^-2.a^-1,Ca6.04kg.hm^-2.a^-1和Mg1.77kg.hm^-2.a^-1;保护样地N16.24kg.hm^-2.a^-1,P0.67kg.hm^-2.a^-1,k2.61kg.hm^-2.a^-1,Ca5.41kg.hm^-2.a^-1和Mg2.09kg.hm^-2.a^-1,当停止人为干扰后,凋落物产量及其养分归还量相对于继续受干扰的松林趋向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996.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生长及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动力学特性.测得细胞产率系数1.573mgVS(mmolNH4+)-1;细胞衰减常数0.052mgVS(g@VS@d)-1.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最大氨氧化速率1.320~2.761mmol(gVS@d)-1,最大亚硝酸盐转化(反硝化)速率14.497mmol(gVS@d)-1.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利用氨的Km值1.801~4.215mmol@L-1,利用亚硝酸盐的Km值0.468mmol@L-1.氨自身的抑制常数38.018~98.465mmol@L,实际最大氨氧化速率的氨浓度16.656mmol@L-1.亚硝酸盐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常数5.401~11.995mmol@L-1.厌氧氨氧化的最适pH7.605.厌氧氨氧化的最适温度30℃.Vmaxa、Kma、Kia和Kin的活化能依次为37.316、30.239、33.695和30.473kJ@mol-1.  相似文献   
997.
分析了马占相思与湿地松人工林枯落物的蓄积量、年凋落量及凋落动态、枯落物层对大气降水的截留、以及枯落物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阻滞径流的效应。结果表明:①15龄的马占相思林枯落物蓄积量32.3t/hm^2,年凋落量11.14t/hm^2,最大持水率253.7%,最大持水量28.26t/hm^2;15龄的湿地松林枯落物蓄积量18.7t/hm^2,年凋落量7.30t/hm^2,最大持水率216.7%,量大持水量15.82hm^2;②2种林分对大气降水的截留率分别为15.9%和11.7%,截留率随1次降水降水量(>10mm)的增加而减少;③2-4cm枯落物覆盖下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水分蒸发比无覆盖的土壤减少18.2%-78.3%,枯落物层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效应随枯落物层厚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加;④2种枯落物对径流流出时间的阻滞效应随径流深(<3mm)和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枯落物层厚度的增加呈直线增加。通过与部分其它森林类型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比较,认为马占相思与湿地松林枯落物层具有较为优越的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98.
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了解枯落物分解对大大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的反应,对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物形成和碳的固化能力(Carbonh sequestration)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业已发表的文献,实验室根系分解实验和美国西北部针叶林叶片的分解实验,旨在评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候变暖和降水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可能影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可通过降低枯落物质量和增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水分间接地影响枯落物分离,根据17项研究结果,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可导致木本和草本枯落物平均氮含量降低19.6%和9.4%;木质素/氮化值增高36.3%和5.5%,枯落物质地的降低通常导致枯落物分解减慢。气候变暖一般加速枯落物的分解,但是用于表示这种促进作用的Q10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全球降水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不但取决于现有水分条件而且还以决于降水变的程度。以美国西北部地的针叶林为例,降水改变对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将是 多元的,有的增加,有的降低,而有的相对不变,最后,指出了今后 在方该领域有待加强的几个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999.
气调(CA)对储藏物害虫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伟霞  丁伟  赵志模 《昆虫知识》2001,38(5):330-33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气调措施对储藏物害虫的作用机制。在气调环境中 ,高CO2 和低O2 迫使昆虫的气门开启 ,导致体内水分过多散失和神经麻痹 ;吸入昆虫体内的CO2 能抑制昆虫的有氧代谢 ,导致昆虫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和有毒物质的积累。此外 ,气调还可导致储藏物害虫一些行为习性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00.
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家族由PPARα、PPARβ/δ和PPARγ三种核受体组成。PPARs是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与另外一种核受体视黄醛衍生物X受体(RXR)形成异二聚体,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特异反应元件(PPRE)上,从而发挥重要的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现在已知有多种天然及合成的PPARs配体,其中,合成药物fibrates(PPARα配体)及thiazolidinediones(PPARγ配体)分别能有效地治疗血脂异常及2型糖尿病。利用这些配体对PPARs进行研究,揭示了PPARs在脂肪形成、脂质代谢、糖稳态、胰岛素敏感性、细胞生长及分化、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肿瘤等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PPARs的结构、组织分布、主要配体,以及它们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