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芦笋茎基部施药对芦笋木蠹蛾幼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为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上的一种蛀茎性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在芦笋茎基部给药(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该虫的最佳化学防治方法,相对防治效果为92.5%,在所有处理中其加权Borda值最高(2.9)。调整芦笋播期,可使定植当年最易受害的笋苗免于虫害。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赤拟谷盗种群的遗传结构,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不同地理种群共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提取基因组DNA,用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分析、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结果表明CB337218、DN648427、DN647734、EB754173、EB750288这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4、3、6和3, 4个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的遗传杂合度平均值为0.4379,4个不同地理种群赤拟谷盗间的多态信息含量各在0.3771~0.5089之间,都达到中度多态性或高度多态性水平.为进一步研究赤拟谷盗的成灾机理提供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来源于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中的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α-amino acid ester acyltransferase, SAET),是目前发现的丙谷二肽催化合成能力最高的酶之一,能够以非保护的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L-谷氨酰胺合成L-丙氨酰-L-谷氨酰胺[即丙谷二肽(L-alanyl-L-glutamine, Ala-Gln)]。为了解决其在催化过程中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在水相体系中采用“一步法”快速制备固定化细胞(SAET@ZIF-8),在构筑金属有机沸石咪唑骨架结构(ZIF-8)的同时,将表达有SAET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包裹在其内部空间中。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及储存稳定性等催化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的SAET@ZIF-8纳米颗粒与文献报道的ZIF-8材料的形貌基本相同,细胞的引入没有明显改变ZIF-8的形貌。重复使用7次后,SAET@ZIF-8仍能保持67%左右的初始酶活;室温下放置4d时,固定化酶还保留有50%左右的初始酶活,表明SAET@ZIF-8具有较好的重...  相似文献   
104.
【背景】松树的内生真菌会影响红脂大小蠹及其伴生真菌的生长及扩散,从而影响红脂大小蠹的入侵。【目的】掌握赤峰地区红脂大小蠹寄主树种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筛选对其伴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为红脂大小蠹的生物防治提供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鉴定和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脂大小蠹寄主树种油松、樟子松和潜在寄主落叶松进行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并用两点对峙法进行拮抗菌株筛选。【结果】松树内生真菌鉴定为2门6纲10目18科19属,其中落叶松韧皮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数量最多,为39株,隶属于9属12种,真菌检出率为43.33%;油松次之,为30株,隶属于7属8种,真菌检出率为33.33%;樟子松最少,为29株,隶属于10属13种,真菌检出率为32.22%。3个树种的内生真菌相似性较低,无共有的菌种,青霉属(Penicillium)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是唯二的共有菌属,且青霉属在3个树种中均为优势菌属。平板对峙结果表明90%以上的树木内生真菌均能够与伴生真菌形成稳定的对峙,抑制率在50%-86%之间,且Phialocephala sp.和Pochonia bulbillosa对伴生菌的抑制率能高达93.7%。【结论】松树韧皮部的内生真菌具有较高的生防潜力,Phialocephala sp.和P. bulbillosa对红脂大小蠹伴生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红脂大小蠹的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105.
张劳  王雅春 《遗传学报》1994,21(6):441-446
本实验用实验昆虫赤拟谷盗两个世代各30个家系的859和726只桶的23日龄蛹长和肾宽作为选择性状模拟种公畜选择,对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进行比较。以Henderson方法III和综合指数作为常规方法,用约束最大似然法和BLUP估计方差组分和育种值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法估计遗传参数在两世代中不稳定,而改进方法弥补此缺点,对两世代个体和家系育种值排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前几名无差别,说明在选择强度大  相似文献   
106.
2022年2月1日起,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松木进口,只能通过我国江苏(南京、连云港)、福建(福州港)等17个指定口岸进境。美国、加拿大进境松木携带疫情复杂,将给指定口岸带来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2022年1月,连云港海关在进口美国原木中截获了美东最小齿小蠹。该小蠹在我国无分布,为国内首次截获。其形态特征与近似种主要区别为:该齿小蠹体型相对较小,一般为2.1~2.8 mm,侧缘4齿各自独立,其中第2齿和第3齿着生在共同的基部。通过初步风险分析,其通过指定口岸入侵我国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成功入侵定殖,将对我国的林业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各相关指定口岸应加强对北美进境原木的检疫。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明确茶谷蛾成虫触角上感器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形态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上各类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茶谷蛾触角上共分布8种感器,类型分别为Bhm氏鬃毛(2种亚型)、鳞形感器、刺形感器(2种亚型)、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4种亚型)、舌形感器。【结论】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性,雌雄蛾感器种类相同,但在感器亚型和数量上,雄蛾多于雌蛾。研究结果将为茶谷蛾通讯及行为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秀山  王钢 《昆虫知识》1992,29(2):104-105
<正> 松纵坑切梢小蠹 Tomicus piniperda(L.)是为害云南松的一种重要害虫。1985~1989年在蒙自芷村林场对该虫进行观察和防治,挽救受害林分2.7万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葛根素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对缺氧缺糖(OGD)、谷氨酸钠(Glu)或反式-氨基-环戊基- 1,3-二羧酸(trans-ACPD)引起的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细胞LDH漏出,用3-氧-甲基[1-^3H]-D-葡萄糖摄取法测定细胞体积。结果:缺氧缺糖5h、Glu 0.5mmol/L或trans-ACPD 1mmol/L作用星形胶质细胞1h,细胞体积及LDH漏出明显增加;当细胞在缺氧缺糖、Glu或trans-ACPD损伤的同时,加Pue 0.1mmol/L,能明显减少细胞的体积及LDH的漏出。结论:Pue对OGD、谷氨酸或trans-ACPD致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对外来松树害虫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的信息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通过GC-MS测定,鉴定出红脂大小蠹后肠挥发性物质中除了含有松树挥发性物质α-蒎烯、β-蒎烯、3-蒈烯、月桂烯和柠檬烯外,还含有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酮;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对马鞭草烯醇、马鞭草烯酮以及在林间引诱效果最好的3-(+)-蒈烯进行了触角电生理测试;利用Y-型双向选择嗅觉仪对这些物质进行了室内趋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1 μg的马鞭草烯醇、马鞭草烯酮和3-(+)-蒈烯引起雌雄触角的电位反应分别达416 μV/470 μV、597 μV/630 μV和926 μV/1 099 μV。浓度为1 μL/mL的马鞭草烯酮引起红脂大小蠹的正趋向反应,而在100 μL/mL浓度下引起红脂大小蠹的负趋向反应;在1 μL/mL的浓度下,3-(+ )-蒈烯引起了红脂大小蠹正趋向反应,而马鞭草烯醇则对红脂大小蠹具有驱避作用,说明这些物质在红脂大小蠹搜寻寄主和调节虫口密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