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6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β-拘留蛋白2(β-arrestin2)是arrestins家族的一个成员,广泛表达于全身组织,其不仅可以调节大多数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脱敏、内化,还能调节多种非GPCRs的内化,或作为支架蛋白质参与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β-arrestin2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纤维化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进展过程中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在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β-arrestin2功能的发挥不仅与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有关,更依赖于对其活性的调控。但对于β-arrestin2的活性如何被调控,以及其活性如何影响其生物学功能的关注较少。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报道了β-arrestin2可发生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S-亚硝基化等翻译后修饰,探讨了其翻译后修饰的可能位点,并发现翻译后修饰可影响β-arrestin2的细胞定位、调节受体内吞的作用、β-arrestin2与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及下游信号通路,对了解β-arrestin2活性调控在细胞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β-arrestin2的结构特征及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β-arrestin2的翻译后修饰等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以β-arrestin2为可能靶点的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乙基多杀菌素和联苯肼酯对地熊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徐希莲 《昆虫学报》2019,62(3):334-342
【目的】明确乙基多杀菌素和联苯肼酯对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毒性, 探讨这两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地熊蜂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 3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饲喂法测定60 g a.i./L乙基多杀菌素和43%联苯肼酯对地熊蜂采集蜂的急性经口毒性,依据农药对蜜蜂生态风险的危害熵(hazard quotient, HQ)值评估这两种农药对地熊蜂的风险。同时测定了这两种农药亚致死剂量(LD50和LD80)处理后地熊蜂AchE, GST和CarE的活性变化。【结果】60 g a.i./L乙基多杀菌素和43%联苯肼酯对地熊蜂采集蜂的急性经口毒性测定48 h时LD50值分别为3.590和1 447 μg a.i./蜂,其中60 g a.i./L乙基多杀菌素表现为中毒,43%联苯肼酯表现为低毒。两种农药对地熊蜂采集蜂的HQ值均低于50,表现为低风险。LD50和LD80剂量的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3 h时地熊蜂AchE活性被激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1.45和1.23倍,24 h后活性受到抑制,两个剂量处理组Ach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rE活性3 h时同样被激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D50和LD80剂量处理组CarE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24和1.53倍, 24 h后活性受到抑制,其中LD50剂量处理组Car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D80剂量处理组CarE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D50和LD80剂量处理组GST活性3 h被激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2.24和2.58倍,24 h后活性降低,但两个剂量处理组GST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3%联苯肼酯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3 h时LD50和LD80剂量处理组AchE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4 h后AchE活性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75%和80%;CarE活性3 h时被抑制,LD50剂量处理组Car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D80剂量处理组CarE活性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4 h后CarE活性被激活,其中LD50剂量处理组CarE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LD80剂量处理组CarE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D50剂量处理组GST活性3 h时被激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 h后活性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h和24 h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04和1.72倍,LD80剂量处理组3 h的GST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4 h后活性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和联苯肼酯对地熊蜂的HQ 评估均表现为低风险,其中联苯肼酯对地熊蜂的安全性较高,在熊蜂授粉过程中可以按照推荐剂量应用,但过量施用或者长期施用可能会造成熊蜂体内药剂积累引起生理或者行为的变化,乙基多杀菌素在温室及大田授粉期的使用剂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8kDa GS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锷  杨冠珍 《动物学报》1996,42(4):421-427
在大肠杆菌TB1中表达含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8kDa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表达产物是融合蛋白,分子量来33kDa。采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2,4-二硝基氯苯/谷胱甘肽分光光度测定法和琼脂糖-淀粉凝胶电泳显示重组抗原具有较高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4.
105.
针刺对去卵巢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ian SJ  Yin L  Sun JP  Tian QH  Zu YQ  Zheng Y  Li Y  Li YR 《生理学报》2004,56(4):498-502
本工作旨在探讨雌激素对脑内乙酰胆碱生成的影响和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去卵巢大鼠脑内乙酰胆碱生成的调整作用。实验选用成年Wistar雌性大鼠,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INT)、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针刺组(OVX AC)。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中雌二醇含量,采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的逆转录表达产物——c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并通过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ChAT mRN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然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去卵巢组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脑内ChAT mRNA的RT-PCR产物和海马ChAT mRNA阳性表达产物的平均面积、平均积分光度值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和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去卵巢针刺“足三里”穴组与去卵巢组相比,大鼠血中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脑内ChAT mRNA RT-PCR产物明显增多,海马的ChAT 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增多。以上结果提示:脑内ChAT基因表达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去卵巢后针刺“足三里”穴对ChAT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针刺增强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6.
2000a间,中国境内野生稻分布区域由2495575km2缩减至1371094km2,减少了45.06%;分布纬度北界由38°3′N南移至28°14′N,南移9°49′、1140km;中国境内栽培稻分布区域由4081860km2增加至9600000km2,增加了135.00%;分布北界由38°N北移至53°29′N,北移15°29′、1700km。人口分布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对该区域野生稻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而促进栽培稻的发展,必须建立野生稻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7.
脑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钙调蛋白结合区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法克隆出nNOS的CaM结合区基因(nNOS 2455~2988bp),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效表达。经金属离子螯合亲和层析得到纯度为90%以上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为22kDa,CaM Oveday assay证实该蛋白具有CaM的结合活性。由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既具有序列特异性又具有CaM的结合活性.因此。可将它作为筛选nNOS特异性抑制肽的靶蛋白,亦可用于特异性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8.
葡萄糖苷转移酶生产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甲基葡萄糖及麦芽糖为底物,对50多株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对这二类底物之水解能力并不一致,甲基葡萄糖水解活性高的,其麦芽糖水解能力未必也高。通过TLC测定这些菌株生成异麦芽低聚糖之能力,结果表明甲基葡萄糖和麦芽糖为底物的水解能力并不能正常反映转苷反应的能力。酶活力高的,生成异麦芽低聚糖的能力未必比活性低的为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或许是胞外酶中存在着仅有水解作用的α-葡  相似文献   
109.
在人肝癌细胞7721中研究了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和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剂[分别为表皮生长因子(EGF)和佛波酯(PMA)]和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活力的影响,以探讨TPK和PKC对GnT-V的调节。结果发现,EGF或PMA处理细胞48h后,GnT-V的活力明显增高;蛋白激酶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槲皮素和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在抑制TPK和PKC的同时,抑制GnT-V的基础活力,并完全阻断EGF或PMA对GnT-V的增高作用;TPK的特异性抑制剂Tyrphostin-25和PKC的特异性抑制剂D-鞘氨醇分别应用时,各自只能部分地取消EGF或PMA对GnT-V的诱导。但当Tyrphostin-25和D-鞘氨醇同时加入培养基中则可完全阻断EGF或PMA对GnT-V的诱导激活。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亚胺和蛋白激酶抑制剂作用相仿,不但可抑制GnT-V的基础活力,也可完全消除EGF或PMA对GnT-V的激活。以上结果提示EGF或PMA通过蛋白激酶调节GnT-V的酶蛋白合成,并且GnT-V受到膜性TPK和PKC的双重调节,其中m-TPK较m-PKC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0.
把一段取自TMV RNA的靶cDNA序列连接在一个体内表达转录载体内的报道基因CAT起译密码子ATG的下游组成了读码框不改变的CAT融合基因,通过测定载体在大肠杆菌内表达的CAT活力变化,观察了与CAT同时表达的核酶在体内对靶序列的作用。当专一核酶RZ1、RZ1A或RZ1表达时,CAT的酶活力下降了30%,但非专一核酶RZ3的表达并不改变CAT活力。凝胶电泳和引物延伸结果表明CAT活力的下降是由于这些核酶对融合CAT mRNA在5’靶序列区发生了专一切割从而影响了蛋白的合成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