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裂叶苣荬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裂叶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它的植物生态特征和分布环境,预试了化学成分并进行了临床病例观察。为裂叶苣荬菜以其本名作为治疗肝炎的草药入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田昌  佟利家 《生理学报》1996,48(4):337-342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已知的体内活性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缩血管作用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但ET强大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效应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选用培养的兔胸主动脉VSMC,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ET促细胞增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ET-1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细胞摄取 ̄3H-TdR和激活MAPK,此作用可被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P),H-7和ET_A受体拮抗剂BQ123所抑制,但不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bimycinA(Herb)所抑制,用PKC激动剂PMA(Phorbolmyristateacetate)预处理VSMC,使其PKC活性下调,可显著减弱ET-1对MAPK的激活能力。本结果提示:(1)MAPK参与ET-1所致的VSMC增生;(2)ET-1促细胞增生与激活MAPK的作用是由ET_A受体和PKC介导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紫金牛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紫金牛属一新种胡启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紫金牛属;光萼紫金牛;新种ANEWSPECIESOFARDISIAFROMCHINA¥HuChiming(SouthChinaInstituteofBotany,Academ...  相似文献   
14.
齿裂菌属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齿裂菌属的两个新种一贵州齿裂菌和油杉齿裂菌。前者发生在贵州织金县华山松的枝条上,后一种见于福建省福州市油杉的落叶上。对这两个种作了汉文、拉丁文描述和图解。  相似文献   
15.
裂褶菌胞内多糖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光兰  李学信 《真菌学报》1994,13(4):267-272
裂褶菌菌丝体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逆向流水透析,得胞内多糖粗品,经SephadexA-50,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胞内多糖纯吕,称SPG。纯度经纸层析、SephadexG-20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SPG为单一均匀组分。SPG水解物经纸层析、薄层层分析证实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一种葡聚糖结构,SPG的部分水解、酶解、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6.
我国常见的海产多毛环节动物孙瑞平,杨德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266003)多毛环节动物是环节动物中以海洋物种为主的最大的一个纲。身体由头部、躯干部和尾(肛)部组成。头部的口前叶和围口节常具感觉附肢(触角、触手或触须)或具外...  相似文献   
17.
梁健英   《广西植物》1994,14(2):126-129
异裂菊属两新种梁健英(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关键词菊科;异裂菊属;新种TWONEWSPECIESOFHETEROPLEXISCHANG(COMPOSITAE)¥LiangJiangying(GuangxiInstituteofBotany...  相似文献   
18.
石铸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4):365-368
本文对作者本人在1983年《中国植物志》第76卷第一分册12l页上针对川甘亚菊处理过宽的问题,重新作出了订正。本文确认川甘亚菊、灰叶亚菊、深裂亚菊及下白亚菊分别为不同的种,并作出了这四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毛叶香茶菜素的结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安徽省黄山产的大萼香茶菜(Rabdosiamacrocalyx(Dunn)Hara)中分得一结晶,其元素分析和13C-NMR与毛叶香茶菜素[1]完全一致,故推定为毛叶香茶菜素,根据该结晶的元素分析,MS、NMR、COSY和NOESY等光谱数据,其结构应订正为(2)。表1表明:毛叶香茶菜素(2)的分子式由元素分析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为C24H36O9,毛叶香茶菜素(1)的分子式由元素分析也应确定为C24H36O9。由于赵治清等误将质谱中M+-H2O碎片离子峰m/z450当作分子离子峰(毛叶香茶菜…  相似文献   
20.
大萼香茶菜辛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萼香茶菜(Rabdosiamacrocalyx(Dunn)Hara)系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植物,民间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我们曾报道了它的具有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的7个新二萜成分:大萼香茶菜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和庚素[1—5]。进一步研究又分得3个结晶单体。其中,结晶Ⅰ鉴定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萼香茶菜辛素;结晶Ⅱ和Ⅲ鉴定为已知化合物oridonin和enmenol。大萼香茶菜辛素(Ⅰ) C22H34O8,mp230℃,[α]22D-41.8(c0.22,MeOH)。IR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