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8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92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61.
头状轮生链霉菌(Streptoverticillium caespitosus)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生物活性的最适pH为7。测活系统中必须加入Mn~(2+)或Mg~(2+),二者分别作激活离子时得到的酶的参数不同。Mn~(2+)对GS有稳定作用。一些金属离子如Ca~(2+)等强烈地抑制生物活性。GS的最适温度为50℃,对ATP、谷氨酸和NH_4Cl的Km值分别为1.75、2.78和5mmol/L。NH_4Cl的浓度小于10mmol/L时对酶有正协同效应,大于10mmol/L时对酶有负协同效应。GS可被氨阻遏,比活能被硝酸盐促进。一些代谢物对GS有累积反馈抑制作用。发酵过程中加入氨后无“氨休克”现象,高氨条件下的GS不受蛇毒磷酸二酯酶(SVPDE)的作用,所以此酶无腺苷酰化—去腺苷酰化调节。  相似文献   
62.
丝孢酵母高甲硫氨酸突变株的选育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Behr)ST851为原始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在含乙硫氨酸的双层平板上筛选到多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其中ST851-10株抗乙硫氨酸浓度达到350μg/ml,其菌体蛋白质含量由40.5%提高到44.3%,菌体甲硫氨酸含量由20.45mg/g-DCW增加到29.32mg/g-DCW。在以苹果渣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硫酸镁作硫源的最适培养条件下,固态发酵24h后,蛋白质和甲硫氨酸含量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15.8%和44.9%。培养基中C/N值低有利于甲硫氨酸的合成,C/N值高则适合于菌体生长。在苹果渣固态发酵过程中,适当补加氮源既有利于菌体生长和甲硫氨酸的合成,又可起到调节培养基pH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本文利用血小板表面外露的GMP-140为血小板分泌反应的特异性标志,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研究了细胞骨架抑制剂对凝血酶诱导血小板分泌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血酶激活使血小板表面GMP-140的外露明显增加,反应迅速,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ADP刺激则几乎不引起GMP-140外露的增加。凝血酶激活前加入不同的细胞骨架抑制剂处理可产生不同的效应:细胞松驰素B(肌动蛋白微丝抑制剂)可明显上调凝血酶诱导的GMP-140外露;而秋水仙素(微管抑制剂)则下调GMP-140的外露;两者同时处理仍呈现明显的上调作用。提示凝血酶作为一种强激活剂,不仅可通过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的途径启动血小板分泌反应,而且可能经诱导肌动蛋白微丝的形成对分泌反应起反馈性负调节作用。微管的存在则可能对凝血酶诱导的分泌反应起促进作用。虽然两种细胞骨架的作用相反,但以微丝的作用为主,两者间无相互拮抗现象。  相似文献   
64.
以菜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蛋白质分子和生物膜在体外热稳定性的变化和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热锻炼可增加细胞的耐热性,并赋予SOD、膜ATP酶和生物膜质子在体外的热稳定性;通过对可溶性蛋白热变性后的浊度分析和用ANS荧光探针探测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发现蛋白热变性的原因是疏水区的暴露和相互轩聚,^35S-Met标记分析和二维电泳谱揭示,热锻炼诱导合成的热激蛋白具有阻止蛋白质热变性和生物膜热破坏的功能。  相似文献   
65.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从影响细胞凋亡的因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其调节和细胞凋亡发生的代谢改变等几个方面,以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为重点,对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加以阐述,以期进一步阐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66.
热激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云标  黄涛 《植物学通报》1995,12(1):1-5,13
热激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费云标,黄涛,舒念红,江勇(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ADVANCESOFMOLECULARBIOLOGYONHEATSHOCKPROTEINS¥FeiYun-biao;HuangTao;ShuNian-...  相似文献   
67.
Na2SO3对热-DTT活化的游离CF1及类囊体膜上CF1-ATPase活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HCO3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a2SO3和NaHCO3的促进作用与它们解除Mg2+的抑制作用有关。从NaHCO3和Na2SO3及它们与Mg2+之间的竞争性关系,表明三者是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上。Na2SO3可明显降低热-DTT活化的游禹CF1-ATPase催化反应的活化能,这可能与促进产物AD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8.
大鼠心脏血压超负荷诱导左心室HSP70基因表达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黄生宁  杨鸿 《生理学报》1994,46(4):333-337
本工作应用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测定了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后左心室HSP70mRNA的水平。结果表明: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后4h,动脉血压已明显升高,并持续在高水平上;大鼠左心室重/体重比在第三天开始增加,然后持续升高,第4周时比对照组增加59%;左心室HSP70mRNA在腹主动脉缩窄后4h已明显升高,1d,2d,1w均维持在高水平,1w后逐渐消失。实验结果提示:大鼠心肌负荷增加早期,左心室HSP70mRNA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9.
微波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种子经微波加热激或单以热激处理后,在相同处理温度(45℃)下,微波加热激处理显著促进芽活力和根活力,而单以45℃热激仅极显著促进根活力。表明在相同升温幅度下,微波处理和常规水浴热激处理的影响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0.
植物的热激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和讨论植物热激蛋白的产生和分布、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