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动物细胞在鼓泡式生物反应器中的死亡速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测定,证明生物反应器中细胞死亡速率与气体鼓泡速率成正比而与反应器体积成反比。实验发现气泡大小对细胞死亡速率具有两种作用,一种作用在于影响气泡表面积生成速率;另一种作用则在于影响细胞在气泡表面的吸附程度,其最佳直径为5mm左右。血清和Pluronic F68能显著降低细胞死亡速率,当Pluronic F68浓度达到0.1%时,kd趋于零。所有这些实验结果均与前文提出的生物反应器设计模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3.
鸡GnRH对体外培养的鸡卵泡膜细胞合成甾类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鸡卵泡膜细胞体外无血清贴壁培养模型基础上,研究了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GnRHⅡ)对鸡卵胞膜细胞合成睾酮(T)和雌二醇(E2)的直接作用;以及在绵羊促黄体激素(oLH)或促卵泡激素(oFSH)存在时,cGnHⅡ对膜细胞合成T或E2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①在培养液中单独加入cGnRHⅡ,能促进F5、F3卵泡膜细胞合成T及E2,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而对于F1卵泡膜细胞的作用效果不明显。②cGnRHⅡ与oLH(50ng)共同处理,当cGnRHⅡ低剂量(100g)时,膜细胞T合成量明显增加,而加大剂量时,T合成量则显著降低。③cGnRHⅡ(500ng)与oFSH(50ng)共同处理对膜细胞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降低cGnRHⅡ的含量,可逐渐恢复oFSH对膜细胞E2合成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以O139死菌免疫健康家兔,经吸收去除非特异性凝集素制成的特异性诊断血清,专供诊断霍乱弧菌O139之用。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5株O139菌株及126株肠道菌进行验证,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早孕因子化学本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孕因子化学本质的研究进展杨德吉,吉传义,龚晓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南京210095)关键词早孕因子早孕因子(EPF,EarlyPregnancyFactor)是存在于早孕血清中的一种免疫抑制因子。胎儿在母体内不被当作异体抗原而受到免疫排斥,这...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高邮杂交鲫(鲫♀×白鲫♂)及其亲本血清生化组成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葡萄糖、乳酸脱氢酶、a-羟丁酸脱氢酶、a-淀粉酶和谷草转氨酶等九个生化指标中,大部分指标高邮杂交鲫与母本无显著差异,而与父本则有极显著差异。这从代谢方面论证了高邮杂交鲫是一个偏向于母本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38.
荧光法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荧光光谱法,观测了药物分子头孢菌素Ⅳ、异烟肼、维生素B_6和氟哌酸对白蛋白荧光的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了药物与白蛋白作用的离解常数。并通过Fo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药物分子氟哌酸在人血清白蛋白中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为2.55nm,由这一距离确定了药物分子可能进入的区域和位置。  相似文献   
39.
大鼠侧脑室注射精氨酸加压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由侧脑室注射精氮酸加压素(AVP)后,大鼠痛阈升高33.6%~68.5%,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加强,痛阈提高202.4%~302.7%。脑室注射抗精氨酸加压素血清,动物痛阈虽无明显变化,但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削弱,痛阈仅增加41.6%~71.0%。注射抗β-内啡肽血清和抗强啡肽A血清并不阻断AVP增强针刺镇痛效应。本工作的结果提示,脑内AVP参与针刺镇痛,这种作用与脑内内源性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关系不甚密切。  相似文献   
40.
DM891129菌株对沙土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观察由健康人分离出的肠球菌DM891129菌株的降血脂作用。本实验选42只沙土鼠(gerible),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第1组13只为正常组;第2组13只,在正常饮食中 5%胆固醇饲喂1周;第3组16只,在第2组饮食的基础上,每天以肠球菌(DM891129)菌悬液(10~9个细菌/ml)0.5ml/次,Bid灌胃一周。3组沙土鼠以眼球采血,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胆酸水平及粪便中肠球菌和肠杆菌水平。结果表明:第2组胆固醇水平较第1组明显升高(P<0.001)。第3组胆固醇水平较第2组明显降低(P<0.001)。相应的、第3组鼠粪便肠球菌水平明显高于第1、2组(P<0.05),而1、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2、3组肠杆菌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P<0.02、P<0.05),2、3组肠杆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胆酸、甘油三酯水平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见DM891129菌株对沙土鼠高胆固醇饮食所致的高胆固醇血症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对血甘油三酯、胆酸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现在对DM891129菌株体内降血胆固醇水平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