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4篇
  免费   1474篇
  国内免费   4231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815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99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从石灰菌(Lactarius hysginus Fr.)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麦角甾醇(A)、硬脂酸甲脂(B)、N-苯基-2-萘胺(C)、24E-麦角甾7,22-二烯-6-酮一3β,5α-二醇(D)、庚酰胺(E)、24E-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F),其中化合物D作为天然产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43.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44.
异育淇鲫及淇亲本血清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楼允东  沈hong 《动物学研究》1991,12(2):181-185
应用Beckman 42型临床生化分析仪测定异育淇鲫(淇鲫♀×兴国红鲤♂)及其亲本血清的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血糖、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羟丁酸脱氢酶,经t检验发现异育淇鲫与其母本的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与其父本均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本文从代谢方面论证了淇鲫与兴国红鲤属间“杂交”,异源精子只起刺激作用,而并不产生生物学效应。结果与传统的雌核发育相吻合。  相似文献   
45.
利用甾体激素撤退方法造成移植在地鼠颊囊内人子宫内膜出血的动物模型,研究消炎痛和PGF_(2a)对内膜出血的作用。结果表明,注射三种不同剂量消炎痛并不能完全抑制内膜出血,但对内膜出血时间有延缓作用。用两种不同剂量的PGF_(2a)采取缓慢释放给药方法,虽然地鼠在给药后外周血液中PGF_(2a)水平比给药前显著增高,但内膜出血并不出现在撤退甾体激素之前。结果提示,PGF_(2a)对内膜血管破裂无直接作用,而纤溶活性变化可能是触子宫内膜出血更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水分胁迫对植物线粒体结构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分胁迫期间,小麦幼苗芽鞘和棉花幼苗胚轴细胞内游离脯氨酸浓度增加;但复水后又恢复正常。电镜观察发现线粒体肿大,嵴消失。胞质中出现脂肪滴。气相层析技术分析,发现水分胁迫使线粒体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明显变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也明显下降。设想水分胁迫使线粒体结构和组分发生了不利于脯氨酸氧化酶活性表达的变化,因而抑制了酶活性。  相似文献   
47.
在SO_2熏气9h过程中,小麦叶片中乙烯先上升,约6h达高峰,后下降;ACC含量则随熏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停止熏气,乙烯继续下降,ACC含量也明显降低。MACC含量从熏气3h后不断上升,脱离接触后仍继续增加。6-BA预处理对SO_2引起的乙烯和ACC上升有促进作用,但对MACC含量无明显影响。SO_2熏气提高了乙烯形成酶活性。6-BA预处理对SO_2伤害有保护作用。对逆境乙烯的产生与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光合能量代谢对C_3植物光呼吸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_3植物光呼吸与光合作用关系受光合能量代谢状况的调节。在外界无CO_2和照光条件下,贮藏性光合产物经某种转化途径能“回迁”光合与光呼吸碳循环并显著地受到光合能量代谢的影响。在无CO_2或低CO_2浓度、高光强条件下,此碳素“回迁”过程对协调光合能量代谢与光合碳素代谢平衡,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对甲型进行早期诊断,是特异敏感而实用的方法。1981年美国ABBOTT公司HAVAB—M EIA药盒问世以来,国外已广泛应用,国内也有不少单位建立了同类方法,但国内目前仍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批量生产的甲肝诊断试剂盒供应。  相似文献   
50.
Steven A.Rosenberg在1985年12月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采用Cetus公司重组IL-2(连锁-2)所进行的适应免疫疗法临床实验结果,对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25个晚期癌症(黑色素紫瘤、肠癌等等)患者,施以适应免疫疗法,注射IL-2,癌体积缩小了一半以上的11人(其中1人的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