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一雄性灰鹤胃的血液供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血管铸型法对一只因伤致死的雄性灰鹤胃的血供进行铸型观察,结果显示,灰鹤的胃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分出,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和肌胃背侧动脉供应营养。腺胃的静脉有腺胃腹侧静脉、胃凹腹侧静脉和腺胃背侧静脉,分别经左(腺胃腹侧静脉和胃凹腹侧静脉)、右(腺胃背侧静脉)肝门静脉回流;肌胃的静脉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和胃背侧静脉,分别经左(胃左静脉)、右(胃右静脉和肌胃背侧静脉)肝门静脉回流。此外本文将灰鹤胃的血供与其它动物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33.
青霉酸对尼西鸡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染毒的方法,观察或检测了青霉酸(penicillic acid)中毒60d内尼西鸡的病理组织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血清酶活性和青霉酸在脏器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1)青霉酸中毒尼西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肝细胞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心肌细胞颗粒变性;(2)红细胞平均压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谷丙转氨酶(SGP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等血清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3)青霉酸在各脏器中含量分布依次为肝>肾>心,表明青霉酸的分布与各脏器的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肝脏是青霉酸作用的靶器官。其结果为家禽青霉酸中毒疾病的防治和青霉酸的中毒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4.
吴祖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潜心研究造血干细胞 ,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率先发表于国际专业杂志 ,并被广为引用。他开创了用胎肝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成功的世界先例。吴教授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 ,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以及长期坚持亲自实践的精神 ,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935.
动物舌温与血液灌注率的关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中医舌诊机理而进行的生物传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多种先进仪器和手段,在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动物造模改变猪舌的血液灌注率,测试相应条件下的舌面温度,得到舌表面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与血液灌注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舌表面温度随血液灌注率的增加而升高,但血液灌注率增大到一定值后,舌面温度将维持不变,血液灌注率值也不再增长。通过实验得到的温度与血液灌注率间的变化规律,将为建立适合于舌体传热特性的生物传热模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36.
血液流变学及其临床检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子钧 《蛇志》2002,14(4):1-6
血液流变学是物理力学的分支科学——流变学与生物学和医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或跨学科。1 流变学的概念  流变学 (Rheologly)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简称“流变学”。从宏观上来看 ,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流动的物体有液体和气体 ,因此 ,液体和气体又统称为“流体”,即具有流动性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的物体有固体 ,特别是其中的弹性体 ,它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是我们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然而 ,从微观上来看 ,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也是由构成流体的分子、原子或“微单元”在…  相似文献   
937.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患者30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瑛珉 《蛇志》2002,14(4):38-38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5月采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患者 3 0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0例中毒患者男 1 3例 ,女 1 7例 ,年龄 1 6~ 5 5岁。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 1 7例 ,安定类药物中毒 5例 ,灭鼠药 (毒鼠强 ) +有机磷农药中毒 2例。中毒后到血液灌流时间为 1 .5~ 1 8h。3 0例中毒病人有 2 1例呈深昏迷 ,呼吸衰竭气管插管5例 ,抽搐 8例 ,其余表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 ,烦躁及嗜睡。1 .2 治疗方法  (1 )血路的准备 :采用河北廊坊产爱尔牌炭肾及 FB130 透析…  相似文献   
938.
939.
为研究硫胺素对团头鲂幼鱼生长、组织沉积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设计,配制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合饲料,各组硫胺素含量分别为0、0.51、0.98、1.59、2.13和2.68 mg/kg。选取团头鲂幼鱼720尾[初重为(0.30±0.01)g],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每组4重复,各重复30尾,日投饵3次,饲喂8周后采集样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98、1.59、2.13、和2.68 mg/kg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 < 0.05)。1.59和2.13 mg/kg硫胺素添加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随着饲料中硫胺素含量的升高,血浆葡萄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血浆葡萄糖水平在1.59 mg/kg时为最小值(P < 0.05)。对照组与0.51 mg/kg硫胺素组相比血浆中丙酮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5)。以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肝脏硫胺素沉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双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硫胺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48和1.84 mg/kg。  相似文献   
940.
利用肥胖患者血液和肥胖动物模型研究Fas凋亡抑制分子FAIM 1与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揭示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分子机理和诊治肥胖提供新的实验基础。检测4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和17例正常者血液白细胞的FAIM 1蛋白的表达量,分析FAIM 1与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FAIM 1与单纯性肥胖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利用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并测定肥胖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造模成功的肥胖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禁食12h,麻醉心脏取血,分析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取肥胖组和对照组大鼠的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分析重量变化;取肥胖组和对照组大鼠,利用Western-blot检测FAIM 1及胰岛素受体β(IRβ)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者相比,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白细胞的FAIM 1表达量平均减少36.4%;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分别增加37.1%、25.6%和39.1%,而HDL-C则降低33.3%;肥胖组大鼠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分别是对照组的1.85倍和2.24倍;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肝脏FAIM 1、IRβ的表达量分别降低45.9%和32.6%,与临床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FAIM 1表达与单纯性肥胖发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FAIM 1可成为单纯性肥胖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