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五种诱食剂对中华绒螯蟹诱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配合饲料诱食性、减少饲料溶失, 试验以均重为(26.4±0.17) 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 尝试用色素指示法筛选出其适用诱食剂。首先,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种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每种颜色饲料取相同颗粒数放入同一养殖箱内, 观察饲料颜色对中华绒螯蟹摄食有无影响; 然后, 以基础日粮为对照, 鱿鱼膏(Squid extract, SE)、酵母核苷酸(Yeast hydrolysate, YH)、棉粕酶解肽(Cottonseed meal proteinhydrolysate, CPH)、甜菜碱(Betaine)以及大蒜素(Allicin)5种诱食剂分别设置4个浓度梯度, 同种诱食剂不同浓度的饲料添加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每种颜色饲料取相同颗粒数放入同一养殖箱内, 筛选出每种诱食剂最适浓度; 之后, 选用5种诱食剂的最适浓度, 采用同样方法, 比较其诱食效果。结果显示: (1)不同颜色的基础日粮对中华绒螯蟹摄食无显著影响(P>0.05); (2)添加0.3%鱿鱼膏组、0.6%酵母核苷酸组、0.6%棉粕酶解肽组以及0.09%大蒜素组的诱食指数最高, 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添加1%甜菜碱组诱食指数最高,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添加0.6%棉粕酶解肽组的诱食指数显著高于除0.6%酵母核苷酸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 高于酵母核苷酸组但差异不显著; 0.3%鱿鱼膏组诱食指数略高于0.09%大蒜素组显著高于1%甜菜碱组(P<0.05)。结果表明: 饲料颜色对中华绒螯蟹摄食无影响; 鱿鱼膏、酵母核苷酸、棉粕酶解肽、甜菜碱和大蒜素的最适浓度依次为: 0.3%、0.6%、0.6%、1%和0.09%, 其诱食性为: 棉粕酶解肽>酵母核苷酸>鱿鱼膏>大蒜素>甜菜碱。其中, 0.6%棉粕酶解肽或0.6%酵母核苷酸诱食效果较好, 建议作为中华绒螯蟹诱食剂使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常见饲料原料中胆碱的生物学效价,为渔用配合饲料配制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取团头鲂[平均体重(3.5±0.1)g]990尾,以酪蛋白、明胶等原料配制4个氯化胆碱添加水平(0、1030、1230、1430 mg/kg)的纯合饲料,并在1030 mg/kg的基础上分别添加7种常见饲料原料(鱼粉、豆粕、菜粕、棉粕、次粉、麸皮、米糠),使得各组配合饲料中胆碱含量为1230 mg/kg,共11组,每组3重复,饲养8周。根据肝脏胆碱沉积量和试验鱼胆碱摄食量,评定团头鲂幼鱼对不同浓度的胆碱利用率和这7种原料中胆碱的生物学效价。结果表明:在4个纯和饲料中,肝脏胆碱沉积量和增重率随着饲料胆碱水平从0到1230 mg/kg饲料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并在饲料胆碱水平从1230到1430 mg/kg饲料的增加而差异不显著(P0.05);在同一胆碱水平(1230 mg/kg)的条件下,原料组的增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团头鲂幼鱼对鱼粉、豆粕、菜粕、棉粕、次粉、麸皮和米糠的胆碱生物学效价分别为87.42%、112.54%、76.84%、98.00%、95.91%、43.88%、91.5%。分析可知,团头鲂生产饲料中尚需要额外添加氯化胆碱方能满足其对胆碱的需要,实际添加量与饲料所使用的原料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硫胺素对团头鲂幼鱼生长、组织沉积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设计,配制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合饲料,各组硫胺素含量分别为0、0.51、0.98、1.59、2.13和2.68 mg/kg。选取团头鲂幼鱼720尾[初重为(0.30±0.01)g],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每组4重复,各重复30尾,日投饵3次,饲喂8周后采集样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98、1.59、2.13、和2.68 mg/kg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 < 0.05)。1.59和2.13 mg/kg硫胺素添加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随着饲料中硫胺素含量的升高,血浆葡萄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血浆葡萄糖水平在1.59 mg/kg时为最小值(P < 0.05)。对照组与0.51 mg/kg硫胺素组相比血浆中丙酮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 0.05)。以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和肝脏硫胺素沉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双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硫胺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48和1.84 mg/kg。  相似文献   
4.
选取滆湖、石臼湖和太湖野生黄颡鱼亲本,设计建立5个繁育家系组,分别为自交组Ⅰ(G♂×G♀)、Ⅱ(S♂×S♀)和Ⅲ(T♂×T♀),杂交组Ⅳ(G♂×S♀)和Ⅴ(S♂×T♀)。家系组苗种培育至70 d时,每个家系组取鱼600尾,设3个平行,开展养殖试验,试验时间60 d,试验结束时测量各家系组黄颡鱼体重,计算体重绝对增长率(AGRW)、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等,并测定胃肠道消化酶生化指标。试验表明:各家系组间AGRW、WGR、FCR及存活率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家系组Ⅳ的AGRW和WGR最高,分别为0.126±0.005、316.11±15.67,与其母本群体自交繁育家系组Ⅱ比较,在两个指标上均差异显著(p0.05)。家系组Ⅳ胃、肠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家系组淀粉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得出,家系组Ⅳ(G♂×S♀),在饲料蛋白利用方面优于其他各组,促进了饲料利用和鱼体生长速度的提高,具有较好的生长表型,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优势繁育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