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SP)患者病原菌分布和临床结局并探讨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比值(UCR)、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UAR)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107例SP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SP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CR、UAR水平对SP患者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107例SP患者痰液标本中培养出1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61.48%),革兰阳性菌39株(31.97%),真菌8株(6.56%)。107例SP患者院内死亡率为40.19%(43/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肺外并发症≥2个和UCR、UAR升高为SP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CR、UAR联合评估SP患者临床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SP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UCR、UAR升高为SP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SP患者临床结局的辅助评估指标,且二者联合评估SP患者临床结局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9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0 mmHg<PaO2/FiO2≤300 mmHg,38例)、中度组(100 mmHg<PaO2/FiO2≤200 mmHg,42例)、重度组(≤100 mmHg,29例)。检测所有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内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69例)、死亡组(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评估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死亡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存活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高SOFA评分、高PAR及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升高是 ARDS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三项指标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75、0.727、0.776。结论: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增高与病情加重以及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六种鼠苹果酸脱氢酶,血浆蛋白质和血红蛋白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晓玲  何新霞 《兽类学报》1996,16(3):217-221
本文分析了家鼠属(Rattus)4种鼠和姬鼠属(Apodemus)2种鼠的苹果酸脱氢酶、血浆中β1区和β2区蛋白质、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以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变异。结果表明,MDH在进化上是比较保守的,其中MDHm和MDHs2带在各鼠间位于同一泳动线上,仅MDHs1带的泳动速度出现属间和种间的微小差异;血浆中β1区和β2区的蛋白质带、清蛋白带以及前清蛋白带各鼠间出现明显的变异,表现为黑线姬鼠和社鼠在β1区出现2种多态型区带,褐家鼠在β2区也有2种多态型带;各鼠间的血红蛋白变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区带数和主成分的泳动度显著不同,而且社鼠的Hb出现3种多态型,黄毛鼠出现2种多态型,其余各鼠的Hb皆为单态性。上述16项生化特性按相似和相异进行配对比较,初步表明黄毛鼠与褐家鼠亲缘上比较相近,白腹巨鼠要比其他3种鼠亲缘上更接近于黑线姬鼠,而社鼠与白腹巨鼠之间进化分歧相对地较大。  相似文献   
15.
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HAS-D3)的基因串联后,在E.coli中获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2.6%.利用TF-1体外细胞活性测定表明,GM-HSA的活性单位为1.04×10~6U/mg,虽然其比活性低于GM-CSF,但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体外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血浆激肽释放酶新底物PK┐120的研究蒲小平(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关键词血浆激肽释放酶底物1.发现补体系统由20余种血浆蛋白组成,在机体防御和炎症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989年Hammer等在用C4b-Sepharose...  相似文献   
17.
荧光法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荧光光谱法,观测了药物分子头孢菌素Ⅳ、异烟肼、维生素B_6和氟哌酸对白蛋白荧光的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了药物与白蛋白作用的离解常数。并通过Fo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药物分子氟哌酸在人血清白蛋白中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为2.55nm,由这一距离确定了药物分子可能进入的区域和位置。  相似文献   
18.
19.
杨希林  杨柳芬 《蛇志》2004,16(2):44-45
我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先后对32例高胆红素血症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胆红素血浆吸附治疗,在加快黄疸消退,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血浆载脂蛋白E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