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 (太湖种群和温州种群 )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在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无显著差异 ,而谷氨酸 (Glu)、胱氨酸 (Cys)和丝氨酸 (Ser)三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显著。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及温州种群流产卵的脂肪酸种类分别为 16、13和 14种。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 18 96 %— 2 3 0 9% ,单烯酸 (MUFA)占 5 1 76 %— 6 2 6 5 %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占14 2 7%— 2 8 96 %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为C16∶0、C16∶1和C18∶1。除C2 0∶1外 ,其他脂肪酸含量在三者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太湖种群受精卵的C18∶2、C18∶3显著高于温州种群受精卵 ,而温州种群流产卵的DHA要显著高于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和流产卵在C16以下的脂肪酸 ,其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此外 ,本文还讨论了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与流产的关系及脂肪酸组成对出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直额绒螯蟹Eri- 物异名.本文为直额绒螯蟹指定了新模,并对此进行了描ocheir recta(Stimpson,1858)足一有效种名,应予恢复.台述.湾绒螯蟹Eriocheir formosa Chan,Hung et Yu,1995是它的同物异名.本文为直额绒螯蟹指定了新模,并对此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3.
测定和分析了具钩竖毛螯石蛾成虫和幼虫及黄氏竖毛螯石蛾成虫的mtDNA-COⅠ、Ⅱ及tRNA-Leu基因序列,发现具钩竖毛螯石蛾成虫与幼虫的序列歧异度为1%,而具钩竖毛螯石蛾的成、幼虫与黄氏竖毛螯石蛾成虫的序列歧异度为14%和13%.对我国特有种具钩竖毛螯石蛾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壁蜂族十新种记述(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壁蜂族Osmiini 4属10新种:方角壁蜂Osmia(s.str.)quadricornuta sp.nov.,拟红壁蜂Osmia(s. str.)rufinoides sp.nov.,延边壁蜂Osmia(s.str.)yanbianense sp.nov.,陕西壁蜂Osmia(Helicosmia)shaanxiense sp.nov.,吉林壁蜂Osmia(Melanosmia)jilinense sp.nov.,新疆栉壁蜂Stenosmta xinjiangense sp. nov,脊臀裂爪蜂Chelostoma(s.str.)carinocaudata sp.nov.,长舌裂爪蜂Chelostoma(Ceriaheriades)longilabraris sp.nov.,红角拟孔蜂Hoplitis(Alcidemea)rufoatennails sp. nov.,波氏拟孔蜂Hoplitis(Megalosmia)popovi sp. nov..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5.
按Mason(1981)分类系统记述分布于福建坳头洪坑的小腹茧蜂亚科1新属1新种,即赵氏茧蜂属Chaoa gen.nov.和黄足赵氏茧蜂Chaoa flavipes sp.nov,模式标本存福建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6.
中红侧沟茧蜂对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董文霞  胡保文  张钟宁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04,24(10):2252-2256
中红侧沟茧峰 Microplitis mediator是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的主要内寄生蜂 ,是优良的蜂种 ,在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迄今 ,有关中红侧沟茧蜂的化学生态的研究甚少。利用触角电位技术 ,测定了中红侧沟茧蜂对烟草叶片粗提物和烟草中 10种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并测定了中红侧沟茧蜂的触角电位反应随日龄的变化。以嗅觉仪测定了中红侧沟茧蜂对烟草粗提物、烟草中 4种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中红侧沟茧蜂利用烟草释放的气味向烟草定向 ,进而找到其寄主——棉铃虫 ,也佐证了烟草同样是棉铃虫的重要寄主植物的论点。雌蜂对脂肪族化合物反应最强 ,对芳香族化合物和糠醛 (杂环化合物 )的反应居中 ,对萜类化合物反应较弱或者不反应。表明烟草挥发性物质在中红侧沟茧蜂寻找寄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挥发物各组分的作用存在着差异。雌性中红侧沟茧蜂对顺 - 3-己烯醇的触角电位反应随日龄的增加而变化。 1日龄的雌蜂的反应较弱 ,2日龄、3日龄的雌蜂反应较强 ,4日龄、5日龄的雌蜂的反应又减弱。这与该蜂产卵习性相符 :羽化当天的雌蜂产卵较少 ,羽化 2~ 3d之后的雌蜂产卵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7.
记述了采自四川泸定的齿扁蜂属Onycholyda Takeuchi 2新种:泸定齿扁蜂Onycholyda ludingica,sp.nov.和刻纹齿扁蜂Onycholyda microsculpturalis,sp.nov.,其中刻纹齿扁蜂右上颚具4齿,在该属中还是第一次报道。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8.
首次报道柄脉细蜂属Mischoserphus在我国发现,并记述2种,其中1新种:中华柄脉细蜂Mischoserphus sinensis,sp.nov.和1中国新记录种:佐村柄脉细蜂Mischoserphus samurai(Pschorn-Walcher)。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做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9.
研究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稻田呈随机分布,建立了Iwao m*-m回归模型、Tayor幂模型、分别为m*=0.3645+0.8608m、log(s2)=0.069+0.89751og m,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分析得出稻纵卷叶螟绒茧蜂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在所有密度下都是随机分布,且随着密度增大,分布趋于均匀.给出了不同密度、不同准确度要求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株数,为该蜂的田间密度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张广学 《昆虫学报》2004,47(6):i011-i011
茧蜂科(包括蚜茧蜂)是农林和卫生害虫的天敌昆虫,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害虫生物防治、种群数量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环境生态保护而应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和推进综合治理已日益得到重视。茧蜂科是天敌昆虫类群尤为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其进行系统分类鉴定、查明我国资源情况,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防治研究,皆是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