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报道了采自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基地的鳞翅目蝙蝠蛾科一新种,比如蝠蛾Hepialus biruensis Fu, sp.nov。该种幼虫是我国特产药材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之一。  相似文献   
62.
蝙蝠携带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蝙蝠物种丰富,分布广泛,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其中一些蝙蝠种类还有迁飞的习性,与人类接触密切.迄今为止,已在蝙蝠体内分离到80多种病毒,其中一些是多种重大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染源,给人类公共健康和蝙蝠生物保护带来威胁.近年来,一些新病毒病的暴发,老病毒病的重返都与蝙蝠有关,如1994年澳大利亚爆发的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1,2],1997年澳大利亚爆发的梅南高病毒(Menangle virus)[3],1998年马来西亚爆发的尼巴病毒(Nipah virus)[4],以及Tioman病毒(Tioman virus)[5]等;而人类在防止蝙蝠传播病毒的同时,很可能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当而对蝙蝠物种的保护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63.
精子储存是蝙蝠的生殖对策之一,有些种类的蝙蝠能将成熟精子在交配前(雄性)或交配后(雌性)储存在附睾或者输卵管及子宫内数月。采用冰冻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了6种蝙蝠的睾丸、附睾、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发现5种蝙蝠有精子储存现象。另外,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生殖对策蝙蝠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64.
首次报道了中国4种蝙蝠的G-带和C-带核型。大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二倍染色体数目(2n)为36,常染色体臂数(FN)为56;马来假吸血蝠(Megaderma spasma)2n=38,FN=70;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2n=42,FN=64;皱唇蝠(Chaerephon plicata)2n=48,FN=54。通过C-带显示,除着丝粒异染色质外,在皱唇蝠的许多染色体臂内和马来假吸血蝠染色体的端粒处也有较多的插入异染色质,大长舌果蝠的基因组中既有臂内异染色质也有端粒异染色质。  相似文献   
65.
扁颅蝠是继凹脸蝠之后的世界第二小蝙蝠,褐扁颅蝠与扁颅蝠同在一个属,扁颅蝠属就只有这两个种,世界最小的凹脸蝠体重仅为2克左右,扁颅蝠也下过3.5克左右。褐扁颅蝠也就4.3克左右,虽然打开翼膜后看起来比较大,但是它们的身体并不比我们成年人的拇指大。  相似文献   
66.
蝙蝠家族     
蝙蝠是对翼手目动物的总称,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动物类群,共18科204属1107种,分属于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蝙蝠是除人类以外,分布范围最广的哺乳类群,除南北极外,蝙蝠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包括在高纬度地区、荒凉的沙漠和孤立的岛屿上,甚至在撒哈拉大沙漠也有蝙蝠的活动。然而,大多数蝙蝠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67.
2014年7月—2015年5月,对贵州省江口县51个洞穴中蝙蝠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进行调查,发现46个洞穴中有蝙蝠栖息痕迹,其中可以确定具体栖息物种的洞穴26个。本次野外调查共观察到蝙蝠2 100余只,经鉴定隶属3科11种;综合文献记录,截至此次调查结束,江口县洞穴型蝙蝠的有效记录为4科15种,其中有7种属本次调查首次发现。该地区许多蝙蝠栖息的洞穴都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人为干扰已严重威胁蝙蝠的生存。建议对翼手目动物栖息的洞穴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加强大众对蝙蝠保护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8.
蝙蝠的寄生吸虫似蛇属一新种(吸虫纲:斜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的似蛇属一新种,小形似蛇吸虫,新种Natriodera parva sp.nov.,采自浙江省桐庐县大足蝠的小肠中。新种与大形似蛇吸虫Natriodeta verlaium相似,但体型较小。  相似文献   
69.
从云南省蝙蝠中分离基孔肯雅病毒及血清抗体调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相似文献   
70.
翼手目动物(蝙蝠)的食性多样性丰富,其食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植物果实、花、花粉、花蜜、叶片和血液等。其中,大约70%的蝙蝠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以血液为食的吸血蝙蝠只有3种,它们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的仅以血液为食的动物类群。因此,吸血蝙蝠是研究动物食性演化的重要模式动物。本文综述了吸血蝙蝠在形态学、生理学、行为学、感觉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吸血蝙蝠食性特化的适应性特征。随着普通吸血蝠高质量基因组的公布,我们将有机会探究食性相关基因在吸血蝙蝠中的功能改变,阐明动物食性转变的分子机理。本文将为吸血蝙蝠和其它动物食性转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