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蝙蝠的食果性,食蜜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食果性吃果实、花、蜜和花粉的习性存在于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骗幅中。旧大陆大骗幅亚目(Megachir0Ptera)中的食果蜗除狐幅科(PteroPodidae)外似乎都专一地食果或食蜜。管鼻果幅属(Nyctimene)和果幅属(Rousettus)可能偶尔食虫,而且在犬幅属(Cyn0Pterus)、短吻果蝇属(Penthetor)、斑翅果幅属(Balionycterls)和大长舌果幅属(Eonyteris)编幅胃中也发现了昆虫的肢节,但这也有可能是在食果、花和蜜时偶尔吞入的。在新大陆,这种以植物为食的习性在叶口幅科(Phyllostomidae)的大多数种独立进化而来。几乎无须怀疑,叶…  相似文献   
42.
蝙蝠的食肉性,食鱼性和食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食肉性食肉见于很多哺乳动物类群中。从概念上讲,食肉目是特化的适应这种食性的动物,它们介入食物链的各个水平;很多动物如狮子、虎和狠处于食物金字塔顶尖的位置。食肉性在天翼手目中似乎并不特别广泛。两种假吸血编蝠(Megadermalyra和Macrodermagigas)常捕食其它编蝠、小型啮齿类动物和小鸟,有时也吃蛙和晰蜴。研究发现新大陆叶口蝠科(Phyl-lostomidae)四种叶鼻蝙蝠(Phyllostomushasta-tus,VampyrumSpectrum,Trachopsclrrhosus和Ch。t0Pte。sauritus)也食肉。与假吸血幅科成员类似,这些偏福的食物由小型脊椎动物组成…  相似文献   
43.
王大锐 《化石》2007,(2):20-21
以前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使人们相信,蝙蝠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虽然不少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2006年,我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在内蒙古的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几乎完整的生着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十分贴切的名字——翔兽——它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早的会飞翔的哺乳动物。毫无疑问,翔兽的发现把哺乳动物的飞翔历史足足提前了7000万年!“化石宝库”里的新发现由于气候、独特的地质背景、以及尚不为人知的特殊原因使得蒙古高原成为古生物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寻找化石的“风水宝地”,那…  相似文献   
44.
2012年8月在广东省南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6只森林型蝙蝠(3♀,3♂),其鼻部呈管状,毛被厚密而柔软,后腿、翼膜和尾膜被覆有棕色绒毛。体型较大,雌雄之间有明显差异,前臂长♀48.94~52.67mm,♂44.00~46.92 mm;核型为2n=44,FN=52;超声波为调频型,主频率为78.3 kHz。经鉴定为蝙蝠科管鼻蝠亚科的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这一发现使该物种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的分布区与栖息地得以进一步核实和确认,弥补了该珍稀蝙蝠物种的分布、行为和生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45.
2021年8月分别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大托站立交桥底和昭华湘江大桥底捕获2只鼠耳蝠(2♂,标本号211521和211540),经鉴定为霍氏鼠耳蝠(Myotis horsfieldii),为湖南省蝙蝠分布新记录物种。本次捕获标本体型中等偏小,前臂长分别为36.1 mm(211521)和33.1 mm(211540),头体长为44.0 mm和41.2 mm,后足长(10.5 mm和10.4 mm)超过胫骨长(16.4 mm和16.2 mm)的一半,耳屏长(5.1 mm和3.8 mm)不及耳长(12.5 mm和10.0 mm)的一半;头骨狭长,颅全长15.5 mm和15.0 mm,脑颅宽7.8 mm和7.5 mm,颅骨纤弱,额骨处有明显倾斜,脑颅高于上颌骨,颧弓较细。与来自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霍氏鼠耳蝠标本相比,前臂长、头体长和尾长测量数据偏小,但头骨测量数据接近。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此次捕获的鼠耳蝠标本与霍氏鼠耳蝠聚类在一起,与来自香港的霍氏鼠耳蝠样本遗传距离仅为0.9%,故确定该物种为霍氏鼠耳蝠。标本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6.
Luan RH  Wu FJ  Jen PH  Sun XD 《生理学报》2005,57(2):225-232
以回声定位蝙蝠为模式动物,采用在体动物细胞外单位记录法,研究了后掩蔽效应对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部分神经元(38%,12/31)对测试声刺激的反应明显受到掩蔽声的抑制,其后掩蔽效应强弱与掩蔽声和测试声的相对强度差(inter-stimulus level difference,SLD),以及测试声与掩蔽声之间的间隔时间(inter-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有关:当掩蔽声强度升高或测试声强度降低时,后掩蔽效应增强;而SOA的缩短,亦可见后掩蔽效应增强。另外,相当数量的神经元(52%,16/31)对测试声刺激的反应并不受掩蔽声的影响,其中有的神经元只有在特定SLD和SOA时,才表现出后掩蔽效应。而少数下丘神经元(10%,3/31)在特定SLD和SOA时,掩蔽声对测试声反应有易化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部分下丘神经元参与了声认知活动中的后掩蔽形成过程,推测下丘神经元在定型声反应特性中,对掩蔽声诱导的兴奋前抑制性输入与测试声诱导的兴奋性输入之间的时相性动态整合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中国大蹄蝠9个不同地理种群头骨形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头骨大小及形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云南思茅种群与海南陵水种群差异最大。回归分析表明头骨形态的地理变化与气候因素相关。随着年均温度、年均湿度的升高以及年均降水量的增多,大蹄蝠头骨变小,上颌、齿、咬肌附着部分以及耳蜗部分的形状发生变化。此外,头骨大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头骨形状变化与纬度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对栖息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是中国大蹄蝠头骨形态地理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对香港低海拔栖息地的大蹄蝠夜晚出飞活动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蹄蝠出飞时间平均为日落后(14.6±6.1) min,出飞时间与民用曙暮光呈强正相关(r = 0.968, P < 0.0001),而出飞结束时刻同样与民用曙暮光时间呈现显着相关(r = 0. 977, P < 0. 0001)。。在一年中较冷的12月和1月则没有蝙蝠出飞记录。大蹄蝠虽然在亚洲分布广泛,但是相对于温带地区的蝙蝠物种来说, 关于该物种的基础生态学研究较少。本文对大蹄蝠的季节性出飞行为所开展研究工作,以利有关长远保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9.
2015年7~9月在贵州省兴仁县、平坝县和兴义市的五屯镇及敬南镇捕获鼠耳蝠33只,鉴定为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为贵州省新纪录物种。标本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实验室。主要特征:体型较小,前臂长(36.03±1.50)mm(32.66~38.98 mm,n=33);耳狭长;耳屏直而细长;第Ⅲ掌骨最长,第Ⅴ掌骨最短;阴茎长(4.52±0.84)mm(2.85~5.75 mm,n=21);头骨狭长,颅骨凸显;颅全长(13.87±0.74)mm(13.00~14.88 mm,n=8),颅高(6.36±0.24)mm(6.03~6.74 mm,n=8);听泡较小;矢状脊细弱;上颌第1、2门齿向中央倾斜,上颌第1门齿有1个主尖和1个附尖;上颌第2门齿较第1门齿小,且与犬齿分离;上颌第2前臼齿(P3)位于齿列中。基于Cyt b基因(1 141 bp)序列进行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此次捕获鼠耳蝠物种与高颅鼠耳蝠聚在一起,二者遗传距离最近(仅为0.03),进一步确认所采集物种为高颅鼠耳蝠。  相似文献   
50.
土壤和植物对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规模化饲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虫夏草大量人工培植的关键之一是寄主昆虫的规模化饲养,本文对西藏林芝地区冬虫夏草生境中不同土壤基质在室内对蝙蝠蛾幼虫生长的影响以及寄主幼虫对5种植物的取食行为、嗅觉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蝙蝠蛾幼虫偏好土质疏松、渗透性好的土壤,土壤因子中湿度和有机质含量与蝙蝠蛾幼虫存活率成正相关。蝙蝠蛾3龄幼虫对适生地植物的取食选择性与嗅觉反应趋性顺序为鹅绒委陵菜>珠芽蓼>小大黄>圆穗蓼>羊角天麻;进一步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幼虫对各植物的选择系数与可溶性糖(R=0.850,P<0.05)和粗蛋白(R=0.898,P<0.05)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粗纤维(R=-0.952,P<0.05)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粗灰分(R=-0.391,P=0.516)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取食鹅绒委陵菜、珠芽蓼后的幼虫单头虫重显著大于取食其他植物的幼虫。这一研究结果为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规模化饲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