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78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419篇
  1996年   356篇
  1995年   428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中国的纹唇育蝽属和喙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作者在广东省梅县市发现四个吸虫新种:1.鼠丽色吸虫,新种Reesella ratta sp. nov., 2.后囊蛙蠕吸虫,新种Batrachotrema optstosacca sp. nov., 3.梅县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ixianensis sp. nov., 4.大卵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galoonos sp. nov.,它们分别归隶于蹲茎科Cathaemasiidae及蛙蠕科Bstrachotremat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33.
本文是纳草蛉属Navasius研究续报(研究Ⅰ见“动物分类学报”第15卷第3期)。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跃纳草蛉N.igneus sp.nov.,冠纳草蛉N.lophophorus sp.nov.,黑角纳草蛉N.nigricornutus sp.nov.显沟纳草蛉N.phantosulcus sp.nov.康纳草蛉N.sanus sp.nov.及三齿纳草蛉N.tridentatus sp.nov.。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道的刺肢米虾,新种Caridina spinipoda sp. nov。是采自四川绵竹泉水溪流中的二个雄性个体。其形状很似叶状米虾Caridina babaultioides Yu,但它第一腹肢内肢的结构非常特殊,因其周缘排列有既长又粗的刺而命名。  相似文献   
35.
36.
李钳   《广西植物》1990,10(3):241-243
从广西九里香根中分离到两个咔吧唑生物碱和一个甾醇,经波谱方法鉴定为九里香叶甲碱(1),九里香碱(2)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37.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省建水县岔科地区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豫鼠(Yuomys),定地层时代为晚始新世。这套地层暂称岔科组,以示滇南地区第一个含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的地点和层位。  相似文献   
38.
云南省丽蝇族二新种 (双翅目:丽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丽蝇族两新种,分别隶属于蜗蝇属(Melinda Robineau-Desvoidy,1830)和拟粉蝇属(Polleniopsis Townsend,1917),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一、小黑蜗蝇Melinda nigrella 新种(图1—3)  相似文献   
39.
柱霉属一新种——蝙蝠蛾柱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青海省化隆地区采集冬虫夏草新鲜标本,经分离培养获一纯种,并经鉴定是隶属暗色孢科Dematiaceae的柱霉属Scytalidium Pesante,其形态特征与近似种——黄棕柱霉Scytalidium fulvum进行了比较,由于分生孢子量度及生活习性与黄棕柱霉有着明显差别,故定为一新种,命名为蝙蝠蛾柱霉Scytalidium hepiali C.L.Li sp.nov.该新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迅速,25℃,培养10天菌落直径2.5cm。菌丝相互平排列成菌丝束。产孢细胞裂殖产孢,节孢子2型:(1)无色,透明,薄壁,圆柱形,桶形。(2)淡褐色,厚壁,椭圆形,桶形,亚球形。蝙蝠蛾柱霉在蛋白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深层培养,26℃,20天。发酵液用乙醇抽提,减压蒸馏,甲醇溶解,过滤,减压浓缩,蒸馏水溶解,冷冻干燥。从1升发酵液中获虫草菌素制品50~70mg。从拮抗试验表明虫草菌素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0.
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对290尾Moxostoma属3个种的胭脂鱼进行了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的研究,得到10种电泳表现型(Phenotype),由A与B两个位点控制。A位点向阳极迁移,有a、b、c、d及e5个等位基因;B位点向阴极迁移,有f及g两个等位基因。种间差异明显。 不同采集地区(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及路易斯安那)的鱼类,新鲜材料、冰冻材料及雌雄之间电泳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