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马飞  丁宗泽  沈龙元  程遐年 《生态学报》2001,21(9):1542-1558
利用我国长江流域的吴县1979-1990年及太湖地区农科所1986-1998年6-11月份褐飞虱田间发生时间序列资料,将褐飞虱发生的一维时间序列拓展到多维相空间中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长江流域短期褐飞虱发生演化,在相空间中存在吸引子,并具有分维结构,其维数分别是1.6和0.68,为混沌吸引子(或奇异吸子);(2)就我国长江流域褐飞虱发生的短期变化而言,为了能在维相空间支撑上述奇怪吸引了,最好选取4个变量或建立最低为4阶的动力学模型式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33.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基本特性、生态学功能及释放机制   总被引:79,自引:10,他引:69  
娄永根  程家安 《生态学报》2000,20(6):1097-1106
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攻击时,能通过释放挥发物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而防御植食性昆虫。主要就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基本特性、生态学功能及其释放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形态和光合特性对磷营养的响应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生长、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磷营养的可塑性反应,及与其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入侵植物对磷营养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低磷时,两种植物的根生物量比增大,利于养分吸收;高磷时,两种植物的比叶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大,同化面积和同化能力增强,利于碳积累.相比之下,紫茎泽兰对磷的适应性更强.随供磷量的增加,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相对生长速率、总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增大,过量磷素对上述参数抑制较小,表明两种入侵植物偏好较高的磷环境,土壤磷含量升高有利于其入侵,并在高磷时,通过增大株高、分枝数和叶面积指数荫蔽排挤本地种.在本地种基本停止生长的干季,紫茎泽兰和飞机草仍维持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这也与其入侵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马荣全 《化石》1996,(1):25-26
多种多样的生物技术灭虫马荣全近年来,在国际上,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利用生物技术灭虫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研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技术灭虫将取代化学杀虫剂,前景极其广阔诱人。利用昆虫信息素灭虫许多昆虫都能分泌一些特殊气味的化合物。利用这些...  相似文献   
36.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害虫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娟  姬兰柱 《生态学杂志》2007,26(5):673-677
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6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筛选出影响虫害发生面积的7个气象因子,并分别对其做相关分析,研究了气象因子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模拟虫害发生面积预测方程.结果表明:与虫害发生面积密切相关的因子有年积温(≥10℃)、年降水量和干燥度;虫害发生面积同三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01、-0.814和0.937;通过分析极端气候现象对虫害面积的影响,发现春季阴雨和虫害面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冻和春寒对虫害发生面积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明确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羽化出孔位置及受吸引时的降落位置,为监测和诱捕等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受害油松的干基部及周边地面进行分区采集,统计红脂大小蠹的出孔位置;统计扬飞期受引诱剂吸引的红脂大小蠹的降落位置。【结果】红脂大小蠹多在寄主树木根部越冬,成虫出蛰伏后咬破根皮向上挖穿土层到达地表;受害树干基及周围地表不同区域出孔的红脂大小蠹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在距受害树干基0-50 cm的地表区域内捕获的红脂大小蠹最多,占79.90%±16.99%,其次为距受害树干基50-100 cm的区域,捕获比例为17.77%±14.12%,在树干上捕获的红脂大小蠹的比例较低。明确了红脂大小蠹寻找寄主时的降落位置,在不同区域的降落比例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在树干距地表0-50 cm高处降落的红脂大小蠹最多,占比为41.09%±4.25%,其次是树干50-100 cm的区域,占27.47%±4.31%,此外树干100-150 cm的区域、地面距干基0-150 cm范围内也均有红脂大小蠹降落。【结论】在黑里河地区,红脂大小蠹多在根部越冬,翌年多在距干基0-50 cm的地表区域内出孔并扩散。在使用熏蒸法防治时,建议以受害树为中心覆盖50 cm的地面,如有条件可覆盖到距干基100 cm;红脂大小蠹在寻找寄主时,多降落在树干距地面0-50 cm的高度,建议在较低的高度悬挂诱捕器。  相似文献   
38.
近几十年以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大气氮沉降持续增加。这种外源氮输入会影响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进而影响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动态。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 menyuanensis)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地的主要植食性昆虫,种群数量爆发时会造成巨大的生态经济损失。为了探明草原毛虫种群密度如何响应氮沉降加剧,依托青海海北高寒草地“外源氮添加梯度”控制实验平台(0、25、50、100 kg N hm-2 a-1),详细调查了门源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及其相关的食物数量、质量和栖息地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外源氮添加显著影响门源草原毛虫的虫口密度(ANOVA:F=3.29,P=0.04),且草原毛虫虫口密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R~2=0.31,P=0.005)。(2)外源氮添加梯度下,食物质量(叶片氮含量),而非食物数量(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禾草地上生物量)和栖息地环境(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是草原毛虫虫口密度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结果,可以预测:未来氮沉降的加剧可能促进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门源草原毛虫的虫害爆发。研究将为全球变化背...  相似文献   
39.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晓玲  高宇  陈宗懋 《昆虫知识》2012,49(6):1413-1422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erbivore 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具有植物种类、品种、生育期和部位的特异性,也具有植食性昆虫种类、虫龄、为害程度、为害方式和其他一些环境因子的特异性。由于其释放量明显大于健康植株,因此更易被天敌、害虫以及邻近的植物等所利用,从而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与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增强植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能力。本文对HIPVs在植食性昆虫寄主定位行为中的作用、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种群调控功能及其应用现状2个方面加以综述,并在展望中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虫水稻进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水稻抗病、虫育种的研究得到广泛开展。人们利用转基因手段,已获得一批对病、虫害有一定抗性的水稻植株。并利用这些抗性植株转育得到了一批具有应用潜力的籼、粳稻栽培品系。但要将这些品系真正应用于商品化生产仍有一段距离。针对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并就水稻抗虫、抗病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同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