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运用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了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在有性繁殖的3个时期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揭示其资源和繁殖投资情况。结果表明:箭叶淫羊藿在3个有性繁殖期间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显著。从回归分析的R^2指数来看,其克隆片段密度增大对3个生长时期的制约作用是由弱到强,同时在有性繁殖期间随克隆片段密度的增加其资源投资趋向于有性繁殖;从非参数检验结果来看,有性繁殖期间箭叶淫羊藿明显增加其叶数、叶宽等来获取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其繁殖能力,以取得生存。  相似文献   
92.
淫羊藿种子产量与生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南充市金城山的淫羊藿为研究对象,对小檗科淫羊藿产果数量,种子生产和种子质量与生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生境的淫羊藿植株高度和花序长度不同,单株结果率也不同,单果产种量差异较小,出种量一般在1~8粒之间,但每个生境单果主要出种量不同。对千粒重和不同果枝结果率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生境的淫羊藿种子千粒重有显著差异,不同生境的淫羊藿植株的主次果枝结果率也有显著差异。不同生境中的淫羊藿果实的虫食率也不同。淫羊藿种子的低种子数,小粒种子,而不同生境的结实率虽有差异,但是总体偏低,是导致淫羊藿种子难以收集的主要内因,也导致种群受干扰后不易恢复。  相似文献   
93.
淫羊藿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中国原产的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种质资源的观赏特点,并讨论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作者认为国产淫羊藿属植物种质资源园林应用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应将淫羊藿属植物作为新型园林植物大力开发,并通过驯化及各种常规和非常规育种方法,充实淫羊藿属可供观赏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以西洋参、发酵虫草菌多糖粉、灵芝为主要原料,研制具有调节免疫力功效的口服液保健食品。方法:研究产品配方用量、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评价产品质量,并进行安全性毒理研究及功能学评价。结果:确立了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可行、稳定,产品安全无毒,具有调节免疫力功效,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结论:成功研制出具有调节免疫力功效的口服液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淫羊藿保健酒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以淫羊藿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淫羊藿保健酒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影响的顺序为: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量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浸提时间影响最小;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3h。在此条件下,淫羊藿总黄酮提取量为95.53±1.36mg/g。  相似文献   
96.
利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苏—羟天冬氨酸(THA)制备选择性运动神经元凋亡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取出生后8天乳鼠腰段脊髓组织切成脊髓薄片,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HA,用SMI—32免疫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进行鉴定,calretinin免疫组化染色对背角中间神经元进行鉴定,测定培养液中谷氨酸(Glu)、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α运动神经元数目恒定;THA引起培养液中剂量依赖性Glu、LDH含量增高和SMI—32阳性的α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脊髓背角的中间神经元损伤相对较轻;100μmol/L THA组在体外培养4周后,细胞外Glu含量增高,SMI—32阳性的α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背角的中间神经元数目无显著变化,可以制成ALS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97.
温度胁迫下淫羊藿的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箭叶淫羊藿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发现在高温胁迫下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在低温胁迫下,POD活性,SOD活性下降,而MDA含量在0℃以上低温下降,0℃以下低温又开始上升;在25℃时,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均处于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98.
更苏被子植物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更苏植物是一类在极度干燥条件下组织会迅速脱水后遇水又能很快复苏的植物。极少数被子植物有这种能力,在双子叶植物中尤其罕见,而且脱水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完整性变化较少,称为叶绿素保持型(HDT)。该类植物的复苏机理简单,研究方便,因而得到更广泛注意。更苏被子植物光合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说明,光化学活性是研究更苏植物脱水复苏生理状态的灵敏指标。和普通植物一样,在光下,更苏被子植物的光化学活性随着叶片失水而受到抑制,但奇怪的是在失去95%以上的水分后复水仍可迅速复活。在脱水过程中叶黄素循环和抗氧化系统的上调以及光合膜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保持,可能对更苏被子植物的耐脱水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磷酸盐对复苏的影响也表现在复水阶段而且与上述两种保护机理关系不大,因此应该加强更苏被子植物复水阶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复方五味子口服液对小鼠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复方五味子口服液对小鼠学习记忆、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五味子口服液对D-gal所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具有提高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的作用,有降低小鼠自主活动的作用,能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并且改善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记忆障碍,同时可明显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网状内皮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00.
济元阳口服液主要药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济元阳口服液7g/kg、14g/kg灌胃,使小鼠性器官、副性器官重量显著增加,去势大鼠副性器官亦有增加;小鼠附睾精子数量增加,精子活率提高,并能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精子数量与活力下降,雄性小鼠及去势大鼠交配能力均有增强;肾阳虚小鼠体重、胸腺指数上升,自由活动、游泳耐力及耐寒能力均有所增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济元阳口服液有补肾壮阳、生精长力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