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曾展清 《蛇志》2001,13(4):52-5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近年来 ,中、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治疗降低致残率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于2 0 0 0年 2月~ 1 2月采用麦全冬定治疗脑卒中后遗症 ,取得理想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通过头颅 CT证实 ,经住院治疗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大脑功能障碍病人 5 7例 ,其中脑出血 1 9例 ,脑梗死 3 8例 ;病程6周以上。除外精神病、糖尿病、心、肾功能障碍及急性出血性疾病。随机分…  相似文献   
42.
麦套春棉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牟吉元  陈天业 《昆虫知识》1997,34(6):325-329
调查了麦套着棉不同时期内,棉株上、中、下部棉蚜AphisgossypiiGover、棉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和其主要天敌的数量。求得各期害虫与害虫、害虫与天敌、天敌与天敌之间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并分析了它们彼此在空间上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43.
我国素有采食野菜的传统,野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兼有营养保健双重功能,风味奇特,无污染,深受人们的青睐;但一些野菜食用的时期、部位及处理方法不当,会造成中毒。下面介绍几种野菜的食用方法、功能及应注意的问题。   1.藜 (Chenopodium album)藜科,别名灰灰菜、灰菜。最好吃嫩的茎叶,食用前要晒干,抖掉灰粉,然后用开水烫 1分钟,掺面可做干粮蒸吃,也可炒菜或凉拌,春季采嫩叶阴干后,可贮藏到淡季食用,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功能,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痢疾、腹泻、湿疹、毒虫咬伤等。因鲜菜内含有咔林…  相似文献   
44.
45.
张微微  杨劼  宋炳煜  清华 《生态学报》2016,36(21):6842-6849
在休眠期对草原化荒漠中自然生长的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ceratoides)进行不同频度的刈割处理(连年刈割、隔年刈割、对照),通过测定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分析和讨论了不同频度的刈割处理对驼绒藜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年刈割和隔年刈割都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含水量,隔年刈割使根际土壤全碳含量显著上升、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但刈割对根际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刈割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影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组成,连年刈割使真菌数量显著增加,隔年刈割使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驼绒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数量表征了土壤的贫瘠程度;(3)刈割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两种刈割处理会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而对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总之,隔年刈割对植物根际土壤养分供给及土壤分解者的活性更加有利,而且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刈割对驼绒藜根际土壤特性影响的规律性不强,可能是由于半灌木刈割利用的时间较短,根际土壤各个测量指标之间尚未形成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链格孢生于苋科植物上新种一个,Alternaria achyranthis, 新记录种一个,A. Celosiae; 生于落葵科植物上的新种一个,A. basellae;生于藜科植物上的新种一个,A. Chenopodiicola 中国新记录种一个,A.Spinaciae 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47.
48.
温博贵WEN  Bo-Gui 《遗传》1999,21(2):39-682
介绍了一种灵敏、简便、快速测定双链PCR产物或DNA片断单个碱基差异的方法。该法借助常规PAGE电泳,能区分出有单个碱基错配而发生构型改变的异双聚体与碱基互补配对的同源双聚体双链DNA分子;并判断出序列中碱基错配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49.
接穗郁李影响杏砧变异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范盛尧FAN  Sheng-rao 《遗传》1999,21(4):43-44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中学范盛尧老师通过芽接实验, 使接穗郁李影响杏砧。经过一定时间的生理变化, 先营养器官, 后生殖器官, 使杏砧蘖生植株呈现出郁李性状。作者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本刊寻求对这些现象的科学解释。现发表此文, 以引起学者的关注。本刊愿作生物教师的朋友, 欢迎大家就生物遗传的教学及科研等问题踊跃供稿; 广大读者对本文如有不同见解, 欢迎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50.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种群消长动态与麦田生物群落中主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麦双尾蚜及其它麦蚜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主要为麦蚜间的竞争和天敌的捕食压力。非生物因子的作用较小,其中较重要的因子有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在塔城小麦田中关键天敌类群为瓢虫类,寄生天敌的影响较小;在伊犁小麦田中,麦双尾蚜及其它麦蚜的关键天敌类群为蚜小蜂类,大麦田中斑腹蝇类较重要,燕麦田中瓢虫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