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有20种药用苔藓植物,隶属于14科18属,其中苔类3种,藓类17种.  相似文献   
122.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祖霞  张力 《广西植物》2005,25(5):399-405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根据过去三年的调查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92属176种1亚种5变种。在石门台藓类中,种数较多的科主要有曲尾藓科、灰藓科和凤尾藓科等;种数较多的属主要有凤尾藓属、曲柄藓属和白发藓属等。石门台藓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类,其中以东亚成分(25.47%)和热带亚洲成分(17.39%)为主。另外,将石门台与8个邻近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进行比较,与石门台藓类区系最相近的是鼎湖山,最疏远的是神农架。石门台的藓类植物区系被定性为南亚热带性质,但同时东亚和热带亚洲因素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北京小龙门自然保护区四种苔藓鸟巢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8月20~22日在北京小龙门自然保护区,分别对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黄眉姬鹪(Ficedula narcissina)、白腹蓝鸫(Cyanoptila cyanomelana)和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4种鸟的鸟巢的结构和巢材进行了观察,发现他们均用藓类植物作为巢材。经过鉴定,这些藓类植物共7种,分属于4科,其中最多是小牛舌藓(Anomodon minor)。该文还对巢材中藓类植物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和鸟类取材的行为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4.
报道了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Hedw.)P.Beauv.)和仙鹤藓小形变种(Atrichum undulatum var.minus(Hedw.)Par.)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研究仙鹤藓属(Atrichum)藓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将仙鹤鲜和仙鹤藓小形变种原丝体接种在含有4%葡萄糖和0.2~2.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一个月后,成功地诱导出疏松、易碎的绿色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和常规继代培养较适合的培养基为含4%葡萄糖和1~2 mg/L6-BA的MS培养基.当将继代培养5次的脱分化藓类愈伤组织转移到含4%葡萄糖但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时,能再分化形成原丝体,而在无任何碳源的Benecke培养基上培养时,能再分化形成经原丝体阶段发育来的直立配子体.  相似文献   
125.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城市植被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韩红霞  高峻  刘广亮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301-2304
在综合国内外的城市植被生态效益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将能更有效地进行植被生态效益的评价。文中介绍了美国AMERICAN FORESTS协会在进行城市和区域的植被生态效益研究中所采用的城市生态系统分析法(UEA),以及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础上开发的City-green模块的基本特点及其应用,以期促进遥感和GIS技术在我国城市植被生态效益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6.
中国东北15种藓类植物RAPD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义龙  曹同 《植物研究》2004,24(4):477-481
本研究选用15 种东北藓类植物, 其中塔藓、赤茎藓、垂枝藓、拟垂枝藓、羽平藓、木藓、万年藓等为北半球广泛分布的大型藓类, 而褶叶藓、粗枝藓、球蒴金发藓等则是东亚特有种。在野外调查和采集的基础上, 进行RAPD 分析, 旨在从DNA 水平上对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分类问题加以研究, 为它们的分类问题和亲缘关系提供分子证据。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15 种东北藓类植物形态分类的正确性。不同种类分别聚在金发藓目(Polytrichinales), 变齿藓目(Isobryales)和灰藓目(Hypnobryales)中, 与现采用分类系统一致。东北特产属褶叶藓属(Okamuraea)和粗枝藓属(Gollania)与垂枝藓科(Hyitidiaceae)植物关系较近, 而赤茎藓(Pleurozium)与绢藓(Entodon)有一定亲缘关系。因此, 将赤茎藓置于塔藓科(Hylocomiaceae)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7.
3种藓类植物水分含量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势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acutum(Lindb.)T.Kop.〕、大羽藓〔Thuidiumcymbifolium(Dozy&Molk.)Dozy&Molk.〕和垂藓〔Chrysocladiunretrorsum(Mitt.)Fleisch.〕的水分含量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1999年5月20日到6月10日)。在这3种藓类植物中,其水分含量与光合作用速率(Pn)的关系可以分为2种类型一种类型如大羽藓和垂藓,在藓体水分含量20%~70%时,Pn随着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在80%~95%时,Pn随水分含量增加而下降,光合最适水分含量约70%~80%;另一种出现在湿地匍灯藓,水分含量20%~80%时,Pn随着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加,在80%~95%时,Pn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光合最适水分含量为80%~90%。在一个大的水分含量范围内(60%~95%),暗呼吸(Rd)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在水分含量较低时(20%~70%),Rd随着水分含量的下降而下降。在藓体水分含量与水势之间的关系方面,3种藓类植物相似,水分含量与水势对数之间的回归曲线为S形曲线。  相似文献   
128.
上海市地面藓类植物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上海市市区和西部郊区主要公园,以及吴泾化工厂和吴淞化工厂,共设立22个样点,调查发现共有7种地面藓类植物.根据Levins公式计算了7种藓类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藓类植物种数与生态位宽度符合:N=0.344×e-0.0377B,R=0.9684.大部分地面藓类植物生态位宽度很窄,68%种类生态位宽度小于0.1,因而在苔藓植物保护中应特别注意对小生境的保护.运用王刚的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了其中重要值大于0.1的39种主要藓类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值,应用主坐标排序法和最小生成树法对它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这39种藓类植物可被分成5个生态类群,与生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9.
何祖霞 《植物研究》2005,25(2):138-139
报道了湖南藓类7个新分布种:虾藓东亚亚种(Bryoxiphium norvegicum ssp. japonicum,隶属于虾藓科Bryoxiphiaceae,为湖南新记录科)、细拟合睫藓(Pseudosymblepharis duriuscula)、大叶真藓(Bryum pseudotriquetrum)、密叶匍灯藓(Plagiom niumconfertidens)、尖叶匍灯藓(P.cuspidatum)、石地青藓(Brachythecium glareosum)和毛叶梳藓(Ctenidium capillifolium,梳藓属为湖南新记录属)。并对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0.
浙江金华北山石生藓类分布与环境关系的排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浙江金华北山石生环境30个样点167个样方,共记录86种,其中,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 rachythec iaceae)、羽藓科(Thu id 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为4个大科,含的种数分别为11、11、10和8种。含种数较多的属为真藓属(Bryum)、凤尾藓属(F issidens)和青藓属(Brachythecium),分别含有7、7和6种。对86种藓类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水分条件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金华北山石生藓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海拔决定藓类植被的类型,进而影响光照、岩表温度和水分条件。石面光洁度对石生藓类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石面坡度与其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