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直接镜检法是浅部真菌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也是最简单、快速、实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1].传统的方法是用10% KOH做浮载液直接镜检,本实验用乳酸酚棉蓝染液和KOH溶液对同一患者的同一部位标本同时进行镜检,比较这两种方法的镜检阳性率.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取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者.其中男245例,女182例,共427例.取材部位:甲部52例,头部28例,手足部163例,躯干、四肢及股部184例.  相似文献   
102.
利用人工培养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多羽实蕨(Bolbitis angustipinna(Hayata)H.Ito)胚胎发育过程。合子第一次分裂面垂直于原叶体纵轴且平行于颈卵器颈部;第二次分裂面平行于原叶体纵轴且垂直于颈卵器颈部;第三次分裂面同时平行于原叶体纵轴和颈卵器颈部。经多次分裂形成球形胚胎,球形胚胎的外上和外下区域几乎同时分别发育出第一叶顶端细胞和第一根顶端细胞,继而分别斜向分裂产生第一叶原基和第一根原基。随后,第一叶原基迅速分裂,最早突破帽状体形成第一幼叶;第一根原基的分裂速度稍慢,晚于第一叶突破帽状体形成第一根。并讨论了胚胎发育的系统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3.
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是蓝藻和红藻藻胆体的组成部分,是光合作用集光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一般由α和β亚基构成,每个亚基含1~4个辅基色素,从而使藻胆蛋白具有特定的光谱吸收性质。根据这些吸收光谱性质,可以将藻胆蛋白分为:别藻蓝蛋白(APC)、藻蓝蛋白(PC)和藻红蛋白(PE)等,在某些缺乏PE而有异形胞的蓝藻中存在充当PE天线捕光功能的藻红蓝蛋白(PEC)〔1〕。藻胆蛋白可用于天然食用色素、化妆品色素和制药行业,还可作为免疫检测、荧光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荧光测定法技术方面的荧光探针。特别是本工作研究的层理鞭枝藻(简称M.laminosu…  相似文献   
104.
用RT-PCR扩增我国蓝舌病毒Z1株的VP7基因,直接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中,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分析经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的重组质粒,用DIG标记克隆片段制成探针与病毒基因组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证明插入片段为BTV VP7基因特异性片段。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将这一序列与国外已发表的9株蓝舌病毒及相关的环状病毒的VP7基因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105.
中国鹤类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中国有9种鹤类,其中灰鹤(Grus grus)、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枕鹤(Grus vipio)、赤颈鹤(Grus antigone)、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在中国进行繁殖。中国政府为保护鹤类采取了大量有效措施。本文在结合当前鹤类数量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鹤类的保护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6.
蓝猪儿组织培养和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有利于蓝猪儿(Torenia fournieri)种子的萌发。上胚轴转接在生芽培养基(MS+0.1 mg/L 4PU+2 mg/L NAA)上,25℃,光暗16/8h培养18d,芽发生,25d不定芽数目达7~8个。叶或茎形成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0.05 mg/L 2,4-D+0.2 mg/L NAA,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的能力较弱。1/2 MS培养基无论是否添加萘乙酸,蓝猪儿试管苗都能发生不定根,萘乙酸使不定根的数目增多,分布密集。  相似文献   
10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离了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的色素-蛋白复合物,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AGE分离得到7条色素-蛋白复合物带,分别是CPⅠa1、CPⅠa2、CPⅠ、LHCP1、LHCP2、CPa、LHCP3+3,和2条游离色素(free pigment,FP)FCa、FC。用改进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到五条带。区带Ⅰ是FP;区带Ⅱ主要是小分子量的PSⅡ捕光复合物LHCP3+3;区带Ⅲ以PSⅡ捕光复合物的聚集体LHCP1为主,区带Ⅱ和Ⅲ的吸收光谱中除了Chla外,还含有大量的Chlb和管藻黄素,是管藻黄素-Chla/b-蛋白质复合物;区带Ⅳ在PAGE中只显示一条带,光谱中有Chlb吸收肩峰,含有66和56kDa两种多肽,是较小的PSⅠ复合物CPⅠa。  相似文献   
108.
109.
应用RACE技术克隆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大亚基基因, 并通过攻毒实验揭示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基因的先天免疫防御作用, 为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免疫防治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研究成功克隆了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大亚基基因全长cDNA序列, 该大亚基cDNA全长 2192 bp, 开放式阅读框长 2034 bp, 5′非编码区长 21 bp, 3′非编码区长 137 bp, 将该基因命名为 EcHcL。EcHcL编码 667 个氨基酸, 前 21 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 推测成熟肽的分子量为 78.5 kD。Blast比对结果显示, 由脊尾白虾血蓝蛋白EcHcL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沼虾、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 87%、73%, 其M结构域氨基酸序列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物种同源性性高达 90% 左右, 由此推断该cDNA序列属于血蓝蛋白家族。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 EcHcL基因在脊尾白虾鳃、卵巢、肝胰腺、心脏、肠、肌肉、胃、腹神经节、眼柄、血细胞中均有表达, 肝胰腺中相对表达量最高。Real-time PCR分析发现EcHcL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和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脊尾白虾肝胰腺和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 并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 推测脊尾白虾EcHcL基因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蓝盆花Scabiosa comosa作为重要的野生花卉和传统的蒙药材,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和生理学两方面,关于其他研究的报道较少。文中从生物学特性、药理学、生理学、繁殖技术、胚胎学及细胞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